一种制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5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热机组,该机组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换向机构和两个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换向机构,依次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之间的冷媒循环回路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分别经所述换向机构,适配连接至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用于通过所述换向机构的换向,实现两个制热模式的切换化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制热稳定性差、化霜难度大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实现制热稳定性好、化霜难度小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热机组
本技术属于制热
,具体涉及一种制热机组,尤其涉及一种供暖恒定的热泵热水机组或制热空调机组、以及该机组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能够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冷煤,吸取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压缩机的作功,生产出生活热水。热泵热水机组的外机(即室外蒸发器)的化霜方式,总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旁通化霜;二是换向化霜。其中,旁通化霜就是绕过节流这个环节,将冷媒直接送入待化霜的蒸发器,此时蒸发器是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媒经汽液分离器流回压缩机;因此,冷媒就没有经过蒸发。由于旁通化霜过程中,冷媒没有经过蒸发换热,所以回液风险大、化霜效率低,已逐步淘汰。换向化霜是主流,但换向化霜过程中,需从供暖侧吸热,会引起供暖侧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雾霾严重,机组结霜加剧,化霜更频繁,供暖温度也就波动更大。现有技术中,存在制热稳定性差、化霜难度大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制热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向化霜过程中需从供暖侧吸热导致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达到提升制热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制热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换向机构和两个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换向机构,依次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之间的冷媒循环回路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分别经所述换向机构,适配连接至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用于通过所述换向机构的换向,实现两个制热模式的切换化霜。可选地,还包括: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适配连接于两个所述蒸发器中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以实现任一所述制热模式下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节流。可选地,还包括: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与两个所述蒸发器一一适配设置;其中,每个所述风机,用于当与其适配的所述蒸发器化霜时关闭,或当与其适配的所述蒸发器未化霜时运行。可选地,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所述换向机构之间。可选地,其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或,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四通阀;和/或,当该机组还包括节流元件时,所述节流元件,包括: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中的至少之一;和/或,当该机组还包括两个风机时,两个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选地,所述四通阀的一个换向管,适配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四通阀的另一个换向管,适配连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或,所述节流元件,适配连接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中;和/或,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适配设置,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蒸发器适配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布局结构,包括:分体式独立结构,和/或,上下分层式结构、左右分层式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一体式集成结构。可选地,所述一体式集成结构的出风方式,包括:侧出风、上出风、下出风中的至少之一。可选地,所述制热机组,包括:热泵热水机组、制热空调机组中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冷凝器、每个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之一,包括:翅片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的方案,通过调整四通阀的连接方式,使四通阀的E管和四通阀的C管分别接一个换热器(例如:翅片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等),化霜时通过更改冷媒流经两个翅片的顺序,实现化霜过程中制热量恒定(例如:实现化霜过程中热泵热水机组的水温恒定)。进一步,本技术的方案,通过调整四通阀的位置、增加一个翅片换热器(若为侧出风双风机壳体,则不需要增加翅片换热器),解决化霜过程引起的水温波动,提升供暖舒适性;同时降低节流前的温度,有利于冷媒液化,降低节流后的干度和温度,提升蒸发换热量。由此,本技术的方案,通过将换向机构调整至冷凝器之后,使压缩机的排气优先经过冷凝器放热,并通过换向机构实现两个制热模式切换化霜,实现化霜过程中制热量恒定,解决现有技术中换向化霜过程中需从供暖侧吸热导致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制热稳定性差、化霜难度大和用户体验差的缺陷,实现制热稳定性好、化霜难度小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制热机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中两个蒸发器的侧出风上下结构(例如:两个蒸发器上下分层布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置中两个蒸发器的侧出风左右结构或上出风结构(例如:两个蒸发器左右分层布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装置中两个蒸发器的分体结构(例如:两个蒸发器分体独立布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制热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结合附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压缩机;2-冷凝器;3-四通阀;4-第一蒸发器;5-第一风机;6-节流元件;7-第二蒸发器;8-第二风机;9-气液分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热机组,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机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制热机组可以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换向机构和两个蒸发器。可选地,所述制热机组,可以包括:热泵热水机组、制热空调机组中的至少之一。例如:也适用单热空调。由此,通过多种适用场合的制热机组,可以使得制热机组的制热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换向机构(例如:所述换向机构的排气管和所述换向机构的吸气管),依次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之间的冷媒循环回路中。例如: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经所述冷凝器2后,适配连接至所述换向机构的排气管;所述换向机构的吸气管,适配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可选地,所述换向机构,可以包括:四通阀3。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所述四通阀3的排气管(即D管),经所述冷凝器2适配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所述四通阀3的吸气管(即S管),适配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由此,通过四通阀进行换向,控制方式简便,换向可靠性高。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当两个所述蒸发器可以包括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7时,所述四通阀3的一个换向管(例如:E管),适配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4。所述四通阀3的另一个换向管(例如:C管),适配连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7。例如:在四通阀的四个连接管(即D管、E管、S管、C管)中,四个连接管不是两两随意相连的,结构决定了,四通阀的D管只能与四通阀的E管或四通阀的C管连接,因此两个换热器(例如:两个翅片换热器)只能与分别和四通阀的E管、四通阀的C管相连。由此,通过四通阀的换向管与蒸发器适配连接,使得换向更加方便,且安装结构简单。在一个可选例子中,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制热机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换向机构和两个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换向机构,依次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之间的冷媒循环回路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分别经所述换向机构,适配连接至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用于通过所述换向机构的换向,实现两个制热模式的切换化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换向机构和两个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换向机构,依次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之间的冷媒循环回路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分别经所述换向机构,适配连接至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用于通过所述换向机构的换向,实现两个制热模式的切换化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元件(6);所述节流元件(6),适配连接于两个所述蒸发器中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以实现任一所述制热模式下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节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与两个所述蒸发器一一适配设置;其中,每个所述风机,用于当与其适配的所述蒸发器化霜时关闭,或当与其适配的所述蒸发器未化霜时运行。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9);所述气液分离器(9),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与所述换向机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7);和/或,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四通阀(3);和/或,当该机组还包括节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扬袁明征邓伟彬张勇杨文军熊月忠郑潇涵李敬泉周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