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97033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调查测量确定泥石流体与未发生泥石流的斜坡坡度α与泥石流体面积A、上部坡度β与上部面积Au、横向左侧坡度θ1、横向右侧坡度θ2、横向左侧面积AL、横向右侧面积AR及是否有临空面,确定调查对象的年平均降雨量R0、1h降雨变差系数CV,实时测量前期降雨量B、激发小时降雨量I;b、以预报因子P为监测值,通过式1计算确定预报因子P;c、根据监测值大小划分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引发坡面泥石流的地形、降雨两大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无需大量历史观测数据,能够作出最快的预警反应,极大的提高了防灾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红层地区由红色砂岩、砂砾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泥岩等交互组成,属典型的层状岩体。红层地区的坡面泥石流一般的厚度都在1毫米左右,该类斜坡坡度一般大于20°,坡表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在强降雨条件下,雨水渗入坡体表面,土体在自身重力和冲刷力的共同作用下失稳,与水混合形成泥石流。申请号为201510036831.9,申请日为2015年01月2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泥石流监测现场进行钻探,测量能够产生位移的物源的表面积、深度,计算物源体积,测量物源所在山体的坡度角和泥石流可能行进的泻出坡面的倾斜角,对物源进行取样,实验测定物源摩擦角;步骤2,在符合泥石流发生条件的监测现场设置硬件网络监测系统,在坡面或坡顶设置雨量传感器,在物源内钻纵横网孔,所述网孔形成立体网格,每个孔洞内均埋设有次声波发生器和/或电磁波发生器;步骤3,泥石流监测现场数据采集和传输:雨量计实时实地记录坡面内的雨强、雨量,以电信号形式远程传输至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红层地区已发生的坡面泥石流及周围在地形上有利于发生但却没有发生的斜坡为调查对象,调查测量确定泥石流体与未发生泥石流的斜坡坡度α与泥石流体面积A、上部坡度β与上部面积Au、横向左侧坡度θ1、横向右侧坡度θ2、横向左侧面积AL、横向右侧面积AR及是否有临空面,查阅水文手册确定调查对象的年平均降雨量R0、1h降雨变差系数CV,布置雨量计,实时测量前期降雨量B、激发小时降雨量I;b、以预报因子P为监测值,通过式1计算确定预报因子P;P=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层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红层地区已发生的坡面泥石流及周围在地形上有利于发生但却没有发生的斜坡为调查对象,调查测量确定泥石流体与未发生泥石流的斜坡坡度α与泥石流体面积A、上部坡度β与上部面积Au、横向左侧坡度θ1、横向右侧坡度θ2、横向左侧面积AL、横向右侧面积AR及是否有临空面,查阅水文手册确定调查对象的年平均降雨量R0、1h降雨变差系数CV,布置雨量计,实时测量前期降雨量B、激发小时降雨量I;b、以预报因子P为监测值,通过式1计算确定预报因子P;P=R*(S+1.8U+0.8C+F)1.5/(R0Cv)≥Cr式1式中:Cr——红层地区诱发坡面泥石流的临界值,不同红层地区临界值不同,与地质条件有关;S——坡度因子,是泥石流的主要动力因素,坡度在0-30°之间,依式2确定;U——上侧面因子,由于降雨入渗的作用,为泥石流形成提供水源,缓坡、较大汇水面积更有利于泥石流发生,依式3确定;C——两侧因子,横向中间凹陷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斌赵怀宝刘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