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35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包括喷码器本体、喷头及前传送带,所述前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夹送机构,所述夹送机构包括呈平行设置的两组输送带,两所述输送带之间形成有夹隙,两所述输送带之间设有调节机构和止动机构,所述喷头位于夹隙的正下方,所述喷码器本体上固定有红外感应器一,所述前传送带与夹送机构过度处设有用于防止瓶子偏斜的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红外感应器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喷码效果好、喷码质量稳定且作业效率较高的一种瓶底喷码装置。

A bottle bottom je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ttle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printing machine body, nozzle and prequel conveyer, the prequel to send bel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gripping mechanism, the grip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arallel set of two group two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is formed between the clamping gap, two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locking mechanism, just below the nozzle in the clip gap, the printing machine body is fixed on the infrared sensor, the prequel to send belt and pinch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ctive mechanism to prevent excessive deflection of the bottle, the error correcting mechanism of infrared sensors two.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ottle bottom jetting device with good spray code effect, stable quality of spray code and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底喷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产品喷码设备,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瓶底喷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实现规范生产和明确产品质量责任,生产企业通常会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明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的产品标识。针对瓶类包装的产品,例如饮料、药品、化妆品等,厂家往往会在瓶底的位置用喷码器打上产品条码及生产日期等信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厂家通常会在由输送带等组成的流水线上配备若干名工人,让工人在产品输送至该工艺流程时,手持喷码器的喷头,对瓶底完成喷码作业;由于采用人工喷码,喷码质量不够稳定,经常会出现条码歪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利用夹持机构、纠偏机构配合固定设置的喷头,避免了条码歪斜等问题的出现,提高了喷码的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包括喷码器本体、喷头及用于输送瓶子的前传送带,所述前传送带设置于机台上,所述前传送带的末端设有用于夹持和输送瓶子的夹送机构,所述夹送机构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瓶子的夹隙,所述喷头位于夹隙的正下方,且所述前传送带与夹送机构过度处设有用于防止瓶子偏斜的纠偏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子被前传送带传送至夹隙的入口处时,会首先在纠偏机构的作用下以直立的状态进入夹隙中,并在夹隙的夹持下被夹送机构输送至喷头的正上方,夹送机构稍作停顿待喷头对瓶底完成喷码后,夹送机构沿着其前进方向继续输送瓶子;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所有的瓶子都是以直立的状态并在其底部相同的位置被喷头打上产品标识,避免了条码歪斜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喷码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送机构包括呈平行设置的两组输送带,两所述输送带之间形成夹隙,且两所述输送带各连接有一个用于驱动输送带同步运转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平行设置的两个输送带之间形成的夹隙对瓶子进行夹持,同时通过两个同步转动的电机带动两个输送带同步输送;理想的情况下,两输送带的运转速度应该恰好一致,才能保证瓶子在被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转动,从而保证喷头能够恰好对瓶底相同的位置进行喷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输送带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夹隙大小的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两输送带下方的调节机构,实现对夹隙大小的精确控制,便于本技术对各种直径尺寸的瓶子进行喷码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输送带的两个支撑架,两所述支撑架中穿设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同时与两支撑架螺纹连接,且所述双向螺杆与喷码器本体呈转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起到了支撑两输送带的作用,同时借助于同时与两支撑架螺纹连接的双向螺杆,当操作者转动双向螺杆时,两输送带能够实现同步背向或相向运动,从而确保在不调整喷头位置的情况下,保证瓶子的型号改变后喷头还能恰好对准瓶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夹隙大小改变的止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利用调节机构改变夹隙的大小后,为保证夹隙对瓶子的夹持效果,使得瓶子不至于出现滑落的情况,可在两输送带的位置确定后,借助止动机构对两支撑架进行限位,限制两支撑架的继续运动,保证了夹隙的大小不再改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两支撑架固定连接的两根立杆,两所述立杆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且两所述立杆的上端抵接有横条,横条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锁止螺栓穿设于所述滑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拧紧穿设于滑槽中的锁止螺栓后,横条与两立杆之间可看作固定连接,此时在横条的限制下,两根立杆无法沿着滑槽的延伸方向继续运动,又因为两立杆分别与两支撑架固定连接,从而意味着两支撑架的间距不再改变,即夹隙的大小确定不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码器本体上固定有用于感应瓶子的红外感应器一,所述红外感应器一位于夹隙的正下方,并与所述喷码器本体及电机呈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子恰好运动至红外感应器一的正上方时,红外感应器一发出的红外线受到瓶子的反射,从而使得红外感应器一向喷码器本体及电机发出电信号,使得输送带暂停运转,并且喷码器本体上的喷头开始对瓶底进行喷码,从而提高了喷码作业的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随之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纠偏机构包括用于抵接瓶身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所述气缸与机台呈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子被前传送带输送至夹隙入口处之前,瓶子受到它与前传送带之间的沿着瓶子前进方向的静摩擦力,并在该静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平稳直立状态;当瓶子进入夹隙的瞬间,瓶身被两输送带夹持并继续向前运动,而瓶底在脱离前传送带的瞬间,由于受到其与前传送带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瓶底相对瓶身会出现滞后的情况,从而导致整个瓶子发生倾斜,即意味着瓶底无法继续正对喷头。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夹隙入口处设置纠偏机构,当瓶子开始进入夹隙时,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并带动挡板与瓶身抵接,使得瓶身由倾斜状态变为直立状态,从而保证了瓶子在被夹送机构输送的过程中能够恰好正对喷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台上的红外感应器二,所述红外感应器二与气缸呈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上述红外感应器一类似,当红外感应器二感应到瓶子时,红外感应器二发出电信号自动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并使得挡板恰好挡住瓶子,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台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输送喷码完成的瓶子的后传送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子喷码完成并从夹隙中脱离后,后传送带会将完成喷码的瓶子输送至下一个工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同步运转的两个输送带之间所形成的夹隙来完成对瓶子的夹持和输送,并配合设置于夹隙正下方的喷头以及红外感应器一,当瓶子恰好运动至喷头上方时,喷头自动对瓶底完成喷码,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喷码作业的效率,而且喷码质量也随之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喷码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止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台;101、台面一;102、台面二;2、前传送带;3、后传送带;4、喷码器本体;5、输送带;6、夹隙;7、喷头;8、支撑架;9、电机;10、纠偏机构;1001、气缸;1002、挡板;1003、红外感应器二;11、红外感应器一;12、双向螺杆;13、手轮;14、止动机构;141、立杆;142、横条;1421、滑槽;143、锁止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包括了机台1,机台1包括台面一101和台面二102两部分,台面一101和台面二102上分别设置有前传送带2和后传送带3,前传送带2和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均沿着机台1的长度方向;台面一101和台面二102之间设置喷码器本体4。参见附图1-2,上述喷码器本体4的上表面上平行设有两个环形输送带5,两输送带5呈直立设置,且两输送带5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瓶身的夹隙6,夹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瓶底喷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包括喷码器本体(4)、喷头(7)及用于输送瓶子的前传送带(2),所述前传送带(2)设置于机台(1)上,其特征是:所述前传送带(2)的末端设有用于夹持和输送瓶子的夹送机构,所述夹送机构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瓶子的夹隙(6),所述喷头(7)位于夹隙(6)的正下方,且所述前传送带(2)与夹送机构过度处设有用于防止瓶子偏斜的纠偏机构(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包括喷码器本体(4)、喷头(7)及用于输送瓶子的前传送带(2),所述前传送带(2)设置于机台(1)上,其特征是:所述前传送带(2)的末端设有用于夹持和输送瓶子的夹送机构,所述夹送机构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瓶子的夹隙(6),所述喷头(7)位于夹隙(6)的正下方,且所述前传送带(2)与夹送机构过度处设有用于防止瓶子偏斜的纠偏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送机构包括呈平行设置的两组输送带(5),两所述输送带(5)之间形成夹隙(6),且两所述输送带(5)各连接有一个用于驱动输送带(5)同步运转的电机(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其特征是:两所述输送带(5)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夹隙(6)大小的调节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输送带(5)的两个支撑架(8),两所述支撑架(8)中穿设有双向螺杆(12),所述双向螺杆(12)同时与两支撑架(8)螺纹连接,且所述双向螺杆(12)与喷码器本体(4)呈转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底喷码装置,其特征是:两所述输送带(5)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夹隙(6)大小改变的止动机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山祐树刘奇志卢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爱乐星丽化妆品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