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6325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包括:将吸湿发热纤维、棉纤维分别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并条混合,得到织物,其中棉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的混纺比为90‑60:10‑40,支数为20s‑40s;或将吸湿发热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进行棉箱混合,得到织物;其中吸湿发热纤维、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20‑50:80‑50,支数为20s‑40s。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纺纱过程中一些步骤的参数,弥补纤维本身的缺陷(如纤维强力低、卷曲度低、纤维线密度高、回潮率过高等),达到提高产品实际体验效果的目的。

Spinning method of a kind of hygroscopic and hot fiber

Including the spinn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bsorbent fiber: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heating fiber and cotton fiber were performed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n by drawing mixed, textile, the cotton fiber heat and moisture fiber blending ratio is 90 60:10 40, count 20s 40s; or the absorbent fiber and fever cellulose fiber cotton mixed fabric box, get the moisture; fever fiber, cellulose fiber blended ratio of 20 50:80 50, count 20s 40s. By improving the parameters of some steps in the spinn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can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of the fiber itself, such as low fiber strength, low crimp, high fiber density and high moisture regain, so as to improve the actual experience effect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纺丝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此吸湿发热纤维学名: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全新结构的高分子纤维材料,以腈纶为基体,在分子链中引入大量-OH、-NH3、-COOH、-CONH等亲水基团。吸湿发热纤维是高技术纤维的重点产品之一。吸湿发热纤维是一种吸水后可自行发热的纤维材料。其发热性是利用吸收人体的皮肤户型产生的湿气来达到发热的效果,能防止人体出汗后的冷感。此外纤维拥有的高亲水基团使纤维具有平衡pH值的功能,消除人体异味。吸湿发热纤维的用途十分广泛,内衣、被子填充、服装填充、面膜、时装面料等织物。吸湿发热纺织品可以明显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时尚健康环保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很大。此吸湿发热纤维除了吸湿发热的功能外还兼具消臭抗菌的功能,是多种功能符合的高科技纤维。但目前吸湿发热纤维在纺纱过程中的缺陷(如纤维强力低、卷曲度低、纤维线密度高、回潮率过高等)要通过纺纱技术来弥补,达到提高产品实际体验效果的目的。因此致力于将此吸湿发热纤维加工技术不断完善、优化,克服纺纱这道坎,使之所具备的优势得到后道加工领域应用、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最佳工艺路线及配置最佳工艺参数纺好吸湿发热纤维,从而获得稳定而良好品质的成品;经过大量的试纺和正交试验,建立了一个以吸湿发热纤维为主的试验模块,在其与各类纤维混纺的特性与共性中找到最佳点,这个点所包含的是用具有最佳质量的纱所织的布的质量、保暖的效果及市场认同度。经过上述的反复试样,经过各工序行家的评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包括:将吸湿发热纤维、棉纤维分别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并条混合,得到织物,其中棉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的混纺比为90-60:10-40,支数为20s-40s;或将吸湿发热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进行棉箱混合,得到织物;其中吸湿发热纤维、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20-50:80-50,支数为20s-40s。所述吸湿发热纤维进行前处理具体为: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预并。所述抓棉机具体为FA002D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预并具体为FA306型并条机。所述棉纤维进行前处理具体为: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条卷机、精梳机。所述抓棉机具体为FA002D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并条机具体为E32型条并卷联合机;条卷机具体为E32型条并卷联合机;精梳机具体为A201E型精梳机。所述采用并条混合具体为:混头并、混二并、混三并、粗纱、细纱。所述混头并具体为6根棉条+2根吸湿发热纤维生条;混二并具体为6根进行合并牵伸;混三并具体为6根进行合并牵伸;粗纱具体为棉条喂入、牵伸、加捻、卷绕;细纱具体为棉条喂入、牵伸、加捻、卷绕。所述纤维素纤维为粘胶、Modal、Lyocell、天丝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棉箱混合具体为: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头并、二并、粗纱、细纱。所述抓棉机具体为FA102A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头并具体为6根棉条+2根吸湿发热纤维生条;二并具体为6根进行合并牵伸;粗纱具体为棉条喂入、牵伸、加捻、卷绕;细纱具体为棉条喂入、牵伸、加捻、卷绕。吸湿发热短纤与棉混纺:a、与精梳棉混纺采用并条混合的方式。对吸湿发热短纤来讲要求前纺的清花打手形式以梳针为最佳,减少打击点,降低打击的速度,清花的相对湿度要偏低。梳棉的针布状态要保持良好,针布型号以能充分释放纤维为上佳选择,同时降级刺棍和锡林的速度,采用高的速比,并使纤维迅速转移。对生条棉结进行强监控,以确保成纱棉结的控制。粗纱的定量以轻掌握(比常规的粗纱定量轻20%为好),混并根数以6根为好。本专利技术中的JC/吸湿发热混纺比为:90-60:10-40。支数在20s-40s。这类混纺纱在织成织物后能保持棉的细腻而色泽,而舒适性上更胜纯棉的产品。b、吸湿发热短纤与粘胶、Modal、Lyocell、天丝等纤维素纤维混纺:与这类纤维素纤维混纺原则上采用棉箱混合,纺纱的着重点在于做好对棉结的控制问题。牵伸皮辊建议用软质皮辊,加强握持。考虑到吸湿发热的强力偏低,各道的张力要尽可能偏小掌握,各工序的通道要始终保持光洁。吸湿发热与此类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20-50:80-50,支数范围20s-50s。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纺纱过程中一些步骤的参数,弥补纤维本身的缺陷(如纤维强力低、卷曲度低、纤维线密度高、回潮率过高等),达到提高产品实际体验效果的目的;按照此方法制得的纱线吸湿发热纤维在纱线中分布均匀,纱线条干均匀度好,千米细纱中出现棉结数少,断裂强度满足后续织造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以32sJC90/吸湿发热纤维10光洁纱针织用纱为例:原料:1、吸湿发热纤维:10%,2.78dtex*38mm;2、JC:90%,等级为2.2,主体长度29mm。工艺路线:吸湿发热纤维: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预并。抓棉机具体为FA002D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预并具体为FA306型并条机。前纺开清棉过程中,清花打手形式使用梳针,打手转速:940r/min。梳棉过程中,针布选择遵循针齿:矮、浅、薄、尖的原则进行选择,锡林针布由2525-01865型改成2030-2040型;盖板针布由H52型改为JPT42型前疏后密型。锡林转速为300r/min;刺辊转速为630r/min;道夫转速为:20r/min;盖板转速为:196mm/min。在预并过程中,对生条棉结进行强监控,以确保成纱棉结的控制。棉纤维JC:进行前处理,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条卷机、精梳机。抓棉机具体为FA002D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并条机具体为E32型条并卷联合机;条卷机具体为E32型条并卷联合机;精梳机具体为A201E型精梳机。将上述处理后的吸湿发热纤维和棉纤维进行并条混合:混头并具体为(6根棉条+2根吸湿发热纤维生条);混二并具体为(6根);混三并具体为(6根)。粗纱干定量3.8g/10m,比常规的粗纱定量轻10%为好。捻系数:310-340。成纱质量指标:断强:(14.5cN/tex);条干均匀度:15;黑板棉结粒数:25粒/g。该织物显示的是棉的舒适与精细和吸湿发热纤维的性能,给传统的纯棉内衣赋予了强烈的保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包括:将吸湿发热纤维、棉纤维分别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并条混合,得到织物,其中棉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的混纺比为90‑60:10‑40,支数为20s‑40s;或将吸湿发热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进行棉箱混合,得到织物;其中吸湿发热纤维、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20‑50:80‑50,支数为20s‑40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包括:将吸湿发热纤维、棉纤维分别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并条混合,得到织物,其中棉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的混纺比为90-60:10-40,支数为20s-40s;或将吸湿发热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进行棉箱混合,得到织物;其中吸湿发热纤维、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20-50:80-50,支数为20s-40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发热纤维进行前处理具体为: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预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机具体为FA002D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预并具体为FA306型并条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进行前处理具体为:依次经过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条卷机、精梳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机具体为FA002D型自动抓棉机;开棉机具体为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成卷机具体为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具体为FA201B型梳棉机;并条机具体为E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灏杨文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