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问吉专利>正文

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460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外套,外套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泵接通,外套内安装有内芯,所述内芯内贯穿式设置有通道,通道内安装有漩流件,漩流件由两倾斜板和中间分隔板组成,两倾斜板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分隔,且两倾斜板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每个倾斜板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喷雾口;水流进入内芯的通道后挤压形成水柱撞击漩流件上的倾斜板,再形成各个倾斜方向的折射到通道内壁,然后再回到倾斜板上,如此往复形成漩流,并将水分子打散、分解,形成起雾状,其气泡直径达到0.003‑0.008mm范围,由喷雾口喷出至外套外,与喷漆房排出的废气接触后,能够有效抓捕废气中的颗粒体并沉淀到沉箱中,达到环保要求。

A nanoscale bubble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cro bubble generator, including a nano coat, jacket and high-pressure pump connected through pipe jacket is installed in the inner core type provided with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e inner core, the channel is arranged in the swirling, swirling piece is composed of two inclined plate and the middle partition plate, inclined plate is two symmetric set and separated by a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two inclined plate respectively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clined, each inclined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clined spray mouth; the water flows into the inner core of the channel after the extrusion of a water column impinging on the inclined plate swirling, refraction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passage to form each tilt direction, and then return to the the inclined plate, and so forth the formation of swirl flow, the water molecule scattering, decomposition, formation of fog, the bubble diameter reached 0.003 0.008mm range by spray sprayed to the outer mouth, and spray After the exhaust gas contact of the lacquer room, the particles in the exhaust gas can be captured and precipitated into the caisson, so as to mee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气泡发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
技术介绍
现有废气收集用的气泡发生器,用于对吹出气泡来抓捕废气等杂质,再将杂质沉淀到水里面回收,目前现有的工艺以及设备较难满足气泡发生器吹出的气泡尺寸在0.003-0.008mm范围内,造成捕捉不够充分,过滤效果差,无法达到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是解决现有泡沫不够细腻、捕捉能力差的缺陷,提出一种奈米(即纳米)微气泡发生器,时吹出的气泡达到0.003-0.008mm奈米级别,更细腻,捕捉废气中的杂质能力强,能有效实现废气排放的捕捉,来回收废气颗粒物、残渣,达到环保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外套,外套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泵接通,外套内安装有内芯,其特征是,所述内芯内贯穿式设置有通道,通道内安装有漩流件,漩流件由两倾斜板和中间分隔板组成,两倾斜板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分隔,且两倾斜板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每个倾斜板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喷雾口。采用该结构的奈米微气泡发生器,水流由高压水泵高压、高速通过管道打入外套内,并进入内芯,水流进入内芯的通道后挤压形成水柱撞击漩流件上的倾斜板,再形成各个倾斜方向的折射到通道内壁,然后再回到倾斜板上,如此往复形成漩流,并将水分子打散、分解,形成起雾状,其气泡直径达到0.003-0.008mm范围,由喷雾口喷出至外套外,与喷漆房排出的废气接触后,能够有效抓捕废气中的颗粒体并沉淀到沉箱中,有效保证喷漆房排出的废气能被有效过滤,达到环保要求。上述两倾斜板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分隔,且两倾斜板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其设计巧妙,能有效使水柱撞击后形成漩流,快速将水分子分解成雾状,分解成极细腻的水分子,有效提高捕捉、吸附能力。优选地,两倾斜板上的两喷雾口呈对称式倾斜设置,且两喷雾口的出口左右相邻设置;能够再雾气再次碰撞分解,进一步细化水分子。优选地,两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两定位平面,对应通道两侧设置有与两定位平面相抵的两定位平台;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方便安装。优选地,每个倾斜板的外围端面为圆弧状;适应与通道内壁配合,通道一般是圆形通道。优选地,分隔板的顶面有两个对称的倾斜面组成;使水柱撞击两倾斜面后,能快速折射到通道内壁分散。优选地,通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组成,第一通道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为直筒状,且第三通道的内径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第四通道为椭圆状,两定位平台设置在第四通道内,第四通道内还设置有与分隔板相抵的限位平台,第五通道为直筒状;通道由五节不同形状、尺寸的空间贯穿组成,能有效形成高速水柱,加速水流进入到漩流件上,而第四通道内通过两定位平台和两限位平台对漩流件进行安装定位。倾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0°-3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水流由高压水泵高压、高速通过管道打入外套内,并进入内芯,水流进入内芯的通道后挤压形成水柱撞击漩流件上的倾斜板,再形成各个倾斜方向的折射到通道内壁,然后再回到倾斜板上,如此往复形成漩流,并将水分子打散、分解,形成起雾状,其气泡直径达到0.003-0.008mm范围,由喷雾口喷出至外套外,与喷漆房排出的废气接触后,能够有效抓捕废气中的颗粒体并沉淀到沉箱中,有效保证喷漆房排出的废气能被有效过滤,达到环保要求。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与管道和高压水泵连接的系统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漩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漩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漩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漩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外套1,外套1通过管道2与高压水泵3接通,外套1内安装有内芯4,其特征是,所述内芯4内贯穿式设置有通道401,通道401内安装有漩流件5,漩流件5由两倾斜板501和中间分隔板502组成,两倾斜板501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502分隔,且两倾斜板501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每个倾斜板501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喷雾口501-1。所述每个喷雾口501-1倾斜是贯穿倾斜板501。采用该结构的奈米微气泡发生器,水流由高压水泵3高压、高速通过管道2打入外套1内,并进入内芯4,水流进入内芯4的通道后挤压形成水柱撞击漩流件5上的倾斜板501,再形成各个倾斜方向的折射到通道401内壁,然后再回到倾斜板501上,如此往复形成漩流,并将水分子打散、分解,形成起雾状,其气泡直径达到0.003-0.008mm范围,由喷雾口501-1喷出至外套外,与喷漆房排出的废气接触后,能够有效抓捕废气中的颗粒体并沉淀到沉箱中,有效保证喷漆房排出的废气能被有效过滤,达到环保要求。上述两倾斜板501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502分隔,且两倾斜板501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其设计巧妙,能有效使水柱撞击后形成漩流,快速将水分子分解成雾状,分解成极细腻的水分子,有效提高捕捉、吸附能力。进一步地,两倾斜板501上的两喷雾口501-1呈对称式倾斜设置,且两喷雾口501-1的出口左右相邻设置;能够再雾气再次碰撞分解,进一步细化水分子。进一步地,两倾斜板501的底部设置有两定位平面501-2,对应通道401两侧设置有与两定位平面501-2相抵的两定位平台401-1;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方便安装。进一步地,每个倾斜板501的外围端面501-3为圆弧状;适应与通道401内壁配合,通道一般是圆形通道。进一步地,分隔板502的顶面有两个对称的倾斜面502-1组成;使水柱撞击两倾斜面502-1后,能快速折射到通道401内壁分散。进一步地,通道401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通道401-2、第二通道401-3、第三通道401-4、第四通道401-5以及第五通道401-6组成,第一通道401-2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第二通道401-3和第三通道401-4为直筒状,且第三通道401-4的内径大于第二通道401-3的内径,第四通道401-5为椭圆状,两定位平台401-1设置在第四通道401-5内,第四通道401-5内还设置有与分隔板502相抵的限位平台401-7,第五通道401-6为直筒状;通道401由五节不同形状、尺寸的空间贯穿组成,能有效形成高速水柱,加速水流进入到漩流件的倾斜板501上,而第四通道401-5内通过两定位平台401-1和两限位平台401-7对漩流件5进行安装定位。进一步地,倾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0°-35°;优选的方案是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外套,外套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泵接通,外套内安装有内芯,其特征是,所述内芯内贯穿式设置有通道,通道内安装有漩流件,漩流件由两倾斜板和中间分隔板组成,两倾斜板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分隔,且两倾斜板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每个倾斜板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喷雾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外套,外套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泵接通,外套内安装有内芯,其特征是,所述内芯内贯穿式设置有通道,通道内安装有漩流件,漩流件由两倾斜板和中间分隔板组成,两倾斜板呈对称式设置并由分隔板分隔,且两倾斜板分别往相反方向倾斜设置,每个倾斜板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喷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倾斜板上的两喷雾口呈对称式倾斜设置,且两喷雾口的出口左右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奈米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两定位平面,对应通道两侧设置有与两定位平面相抵的两定位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奈米微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问吉陈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黄问吉陈俊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