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482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4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包括:若干瓣包层模块,所述包层模块拼接包裹在聚变靶室外而形成360°的包层系统,所述包层系统的顶部设有换靶机构安装口,底部设有堆芯余氚回收口,每瓣包层模块包括若干连接的产氚模块、若干连接的燃料模块及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有朝向聚变靶室中心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内表面覆盖有产氚模块及燃料模块,所述产氚模块设于燃料模块的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

A cladding system for a fusion fission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dding system, a fusion fission reacto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lap cladding cladding system module, the cladding module wrapped in fusion target and the formation of 360 degrees outside, the top of the cladding system with target exchange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mouth, core residual tritium recovery the mouth, each valve blanket modul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ritium production module,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the fuel module and support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device has a concave portion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fusion target chamber, the inner concave inner surface covered with tritium fuel module and the module, the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tritium fuel module the. The technical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cladding system for a modular structure of fusion fission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
本技术涉及核聚变裂变反应堆
,特别涉及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是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局势,我国大力提倡节能降耗,并不断提高现有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效率。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不仅煤炭的供给能力面临极大压力,煤炭大量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资源回采率低、烟尘、粉尘、NOx以及CO2排放量都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可见,要实现建设“低碳”社会的目标,我国需要大力改善能源结构。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指出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同时,将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转变为“积极发展”。核能的大规模部署,需协调解决好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乏燃料后处理等问题。热中子堆的铀资源利用效率仅有1%,中长期持续大规模发展受到铀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限制。快中子反应堆可将铀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0%,目前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有望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瓣包层模块,所述包层模块拼接包裹在聚变靶室外而形成360°的包层系统,每瓣包层模块包括若干连接的产氚模块(1)、若干连接的燃料模块(2)及支承装置(4),所述支承装置(4)具有朝向聚变靶室中心的内凹部(401),所述内凹部(401)内表面覆盖有产氚模块(1)及燃料模块(2),所述产氚模块(1)设于燃料模块(2)的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瓣包层模块,所述包层模块拼接包裹在聚变靶室外而形成360°的包层系统,每瓣包层模块包括若干连接的产氚模块(1)、若干连接的燃料模块(2)及支承装置(4),所述支承装置(4)具有朝向聚变靶室中心的内凹部(401),所述内凹部(401)内表面覆盖有产氚模块(1)及燃料模块(2),所述产氚模块(1)设于燃料模块(2)的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氚模块(1)与燃料模块(2)之间还设有工程通道(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模块为18瓣,所述包层系统沿纵轴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六边形沿纵轴对称,所述支承装置(4)包括横向筋骨(402)和极向纵骨(403),横向筋骨(402)将极向纵骨(403)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模块(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燃料模块(9)、中部燃料模块(8)和下部燃料模块(7),上部燃料模块(9)与下部燃料模块(7)为梯形结构,中部燃料模块(8)为矩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变裂变反应堆的包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模块(2)包括锆材质的外壳、设于外壳内的裂变燃料和嵌入裂变燃料内的冷却剂压力管(201),所述上部燃料模块(9)与下部燃料模块(7)内均嵌有2~6层冷却剂压力管(201),每层冷却剂压力管回折形布置在上部燃料模块(9)与下部燃料模块(7)内,所述中部燃料模块(8)内的冷却剂压力管(201)纵向布置,所述上部燃料模块(9)、中部燃料模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黄洪文曾和荣郭海兵马纪敏王少华丁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