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732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7
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涉及地震观测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包括地磁台站仪器室、地磁台站观测室和观测装置;地磁台站仪器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其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无底桶,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其底面中部设置有大理石观测墩和观测装置;地磁台站观测室的结构为:其与地磁台站仪器室的结构相同;观测装置的结构为电源与避雷器、电源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控制装置分别与磁通门主机A、B、协议转换器连接,磁通门主机A、B分别与磁力探头A、B连接,协议转换器通过磁力仪主机与磁力探头C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最先能够探测地球磁场变化,能为地震的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An observation device for geomagnetic station

A geomagnetic station observation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ismic observation, the structure is as follows: including the geomagnetic observatory instrument room, geomagnetic station observation room and observation device structure; instrument room: geomagnetic stations are arranged in the concrete backfill soil cushion is arranged in the glass steel circular bottomless barrel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glass steel cover, the middle part is provided a threading hole signal line, with observation pier and observa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arble structure; observation of geomagnetic observatory room for the instrument room and geomagnetic stations with same structure; structure observation device for power and arrester, the power control device is connected, the power control devic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host A, fluxgate B, protocol converter, fluxgate host A, B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agnetic probe A, B protocol converter connected by a magnetometer and magnetic probe C hos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first can detect the change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can make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judgment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earthqu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震观测
,具体涉及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青海省幅员辽阔,面积约69.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地震活动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截止二十世纪末,我省地震活动水平位居全国前4位。全省93%以上的国土位于Ⅶ度(0.1g)地震高烈度区,全省51个县级行政区域中有34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1900年以来,全省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5次,5级以上地震214次,仅2000年至今,已发生5级以上地震32次,其中,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是半个世纪来发生在我国大陆的最大地震。地磁基本数据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对地震预测、地球科学、资源探测、航空航天、交通通讯、国防建设、环境监测、空间天气、卫星通讯以及太阳活动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广泛的应用。地磁观测是地球物理和天文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地磁台是连续记录地磁场总强度、水平强度和垂直强度的绝对值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磁偏角、水平强度和垂直强度随时间的相对变化,并定期地同国际标准磁力仪进行比测,是观测、研究地球磁场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机构。而地震磁力探头,最先能够探测地球磁场变化,能够为地震的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损失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包括地磁台站仪器室、地磁台站观测室和观测装置(7);其中,所述地磁台站仪器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盖(6)边沿设置有边沿(4),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底面中部设置有大理石观测墩(8),大理石观测墩(8)底部边沿铺设有橡塑保温材料(9),大理石观测墩(8)上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地磁台站观测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桶(5-1),玻璃钢圆形桶(5-1)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圆形桶(5-1)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桶(5-1)内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玻璃钢圆形桶(5-1)为玻璃钢一体成型圆形桶;所述观测装置(7)的结构为观测装置电源与避雷器连接,避雷器与电源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控制装置分别与磁通门主机A、磁通门主机B、协议转换器连接,磁通门主机A与磁力探头A连接,磁通门主机B与磁力探头B连接,协议转换器通过磁力仪主机与磁力探头C连接;所述的三合土垫层(2)为白水泥、石英砂、白石灰的混合物,厚度为50mm。所述的信号线穿线孔(3)的直径50cm。所述的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和玻璃钢圆形桶(5-1)的直径为150cm,高度为300cm所述的大理石观测墩(8)的规格为70cm×70cm×80cm。所述的观测装置电源、避雷器、电源控制装置、磁通门主机A、磁通门主机B、协议转换器连接、磁力仪主机设置在地磁台站观测室内;所述的磁力探头A、磁力探头B、磁力探头C设置在地磁台站仪器室内。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将本技术的磁力探头A、磁力探头B、磁力探头C设置在地磁台站仪器室内,将观测装置电源、避雷器、电源控制装置、磁通门主机A、磁通门主机B、协议转换器连接、磁力仪主机设置在地磁台站观测室内,然后按照图2的连接关系通过导线将地磁台站仪器室和地磁台站仪器室的器件连接好,通过磁力探头采集到的地球磁场数据传递给磁通门主机,磁通门主机将数据传递给地震台网中心进行实时分析,做出地震信息预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玻璃钢材料的地磁地埋式观测系统,设备观测洞体温度变化日温差不超过0.3℃,年温差<10.0℃,仪器墩建筑材料的磁化率小于4π×10-6SI,玻璃钢材料的磁化率远远小于4π×10-5SI,整个设计实现了,观测设备对温度的要求,玻璃钢盖很方便开启,方便设备维修、标定,防盗、防阴雨天气,观测数据稳定。电源为智能电源,供电采用A、B组电池隔离供电模式,A组电池供电时,B组电池进行充电,A组电池放电到截止电压22.0V左右时,自动切换到B组电池供电,A组电池再进行充电;具备温湿度设备接入接口,并配备温湿度检测模块,可实时检测并远程记录观测室温湿度变化情况。采用玻璃钢材料的地磁地埋式观测系统采用了太阳能供电、智能电源、远程监控、3G无线传输等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台网的运行率和观测质量;减轻了地磁观测台的运行维护难度,降低了仪器维修维护成本,提高了运行维护效率;同时,地磁监测系统采用高精度的三分量地震传感器、记录器有效的获取地球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磁偏角的数据。通过引入GPS定位及授时器,可保台站时间精度高,以及与其它地磁台时间精确同步,有地磁监测数据与其它台站地磁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处理。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可实时将台站监测数据传输至地震台网中心,为地震震情监视、趋势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地震磁力探头,最先能够探测地球磁场变化,能够为地震的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损失非常有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磁台站仪器室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观测装置电器元件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地磁台站观测室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回填土层,2、三合土垫层,3、信号线穿线孔,4、边沿,5、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1、玻璃钢圆形桶,6、玻璃钢盖,7、观测装置,8、大理石观测墩,9、橡塑保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包括地磁台站仪器室、地磁台站观测室和观测装置(7);其中,所述地磁台站仪器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盖(6)边沿设置有边沿(4),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底面中部设置有大理石观测墩(8),大理石观测墩(8)底部边沿铺设有橡塑保温材料(9),大理石观测墩(8)上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地磁台站观测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桶(5-1),玻璃钢圆形桶(5-1)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圆形桶(5-1)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桶(5-1)内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玻璃钢圆形桶(5-1)为玻璃钢一体成型圆形桶;所述观测装置(7)的结构为观测装置电源与避雷器连接,避雷器与电源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控制装置分别与磁通门主机A、磁通门主机B、协议转换器连接,磁通门主机A与磁力探头A连接,磁通门主机B与磁力探头B连接,协议转换器通过磁力仪主机与磁力探头C连接;所述的三合土垫层(2)为白水泥、石英砂、白石灰的混合物,厚度为50mm。所述的信号线穿线孔(3)的直径50cm。所述的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和玻璃钢圆形桶(5-1)的直径为150cm,高度为300cm所述的大理石观测墩(8)的规格为70cm×70cm×80cm。所述的观测装置电源、避雷器、电源控制装置、磁通门主机A、磁通门主机B、协议转换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包括地磁台站仪器室、地磁台站观测室和观测装置(7);其中,所述地磁台站仪器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盖(6)边沿设置有边沿(4),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底面中部设置有大理石观测墩(8),大理石观测墩(8)底部边沿铺设有橡塑保温材料(9),大理石观测墩(8)上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地磁台站观测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桶(5‑1),玻璃钢圆形桶(5‑1)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圆形桶(5‑1)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桶(5‑1)内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玻璃钢圆形桶(5‑1)为玻璃钢一体成型圆形桶;所述观测装置(7)的结构为观测装置电源与避雷器连接,避雷器与电源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控制装置分别与磁通门主机A、磁通门主机B、协议转换器连接,磁通门主机A与磁力探头A连接,磁通门主机B与磁力探头B连接,协议转换器通过磁力仪主机与磁力探头C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磁台站观测装置包括地磁台站仪器室、地磁台站观测室和观测装置(7);其中,所述地磁台站仪器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盖(6)边沿设置有边沿(4),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无底桶(5)底面中部设置有大理石观测墩(8),大理石观测墩(8)底部边沿铺设有橡塑保温材料(9),大理石观测墩(8)上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地磁台站观测室的结构为:回填土层(1)内设置有三合土垫层(2),三合土垫层(2)内设置玻璃钢圆形桶(5-1),玻璃钢圆形桶(5-1)顶部设置有玻璃钢盖(6),玻璃钢圆形桶(5-1)中部设置有信号线穿线孔(3),玻璃钢圆形桶(5-1)内设置有观测装置(7),所述玻璃钢圆形桶(5-1)为玻璃钢一体成型圆形桶;所述观测装置(7)的结构为观测装置电源与避雷器连接,避雷器与电源控制装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春吴哲李延峰文勇张兴孟凡博李玉丽孙春玲汪发耀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地震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