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675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它的纵向主管和多个横向支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个横向支管的一端分别连通纵向主管上对应的支管连接口,每个横向支管的另一端均设有堵头,纵向主管的一端通过竖向导管连接水泵的输出端,纵向主管的另一端均设有堵头,所述每个横向支管的一端均设有电控阀门,每个横向支管上设有多个喷水口,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在水槽内;马路渍水模拟平台包括模拟路面、模拟路肩,模拟路面上设有通向水槽的模拟下水道,模拟下水道内设置有水流速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直观地看出渍水区域渍涝范围、渍涝形成过程及洪水走向,为研究与治理渍涝提供了方便的实验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排水性能下降后果,对城市雨洪设计的方法研究不断向前推进。最初的推理公式法,被运用于我国传统城市雨洪设计中。该方法利用最大设计暴雨强度来设计雨水管道。最新的XP-SWMM软件设计方法,通过一维和二维模拟功能为城市排水系统的模拟机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但是,都不能直观清晰的反应渍涝区域渍涝范围、渍涝形成过程及洪水走向,同时也不能形成系统的实验数据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该系统能直观地看出渍水区域渍涝范围、渍涝形成过程及洪水走向,为研究与治理渍涝提供了方便的实验环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设计的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底部的水槽、设置在框架顶部的模拟下雨管路、设置在框架中部的马路渍水模拟平台、设置在框架上的水泵和控制器以及中心控制板,其中,所述模拟下雨管路包括竖向导管、纵向主管和多个横向支管,纵向主管和多个横向支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个横向支管的一端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1)、设置在框架(1)底部的水槽(2)、设置在框架(1)顶部的模拟下雨管路(3)、设置在框架(1)中部的马路渍水模拟平台(4)、设置在框架(1)上的水泵(5)和控制器(6)以及中心控制板(7),其中,所述模拟下雨管路(3)包括竖向导管(3.3)、纵向主管(3.1)和多个横向支管(3.2),纵向主管(3.1)和多个横向支管(3.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个横向支管(3.2)的一端分别连通纵向主管(3.1)上对应的支管连接口,每个横向支管(3.2)的另一端均设有堵头(3.5),纵向主管(3.1)的一端通过竖向导管(3.3)连接水泵(5)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渍水点模拟与数据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1)、设置在框架(1)底部的水槽(2)、设置在框架(1)顶部的模拟下雨管路(3)、设置在框架(1)中部的马路渍水模拟平台(4)、设置在框架(1)上的水泵(5)和控制器(6)以及中心控制板(7),其中,所述模拟下雨管路(3)包括竖向导管(3.3)、纵向主管(3.1)和多个横向支管(3.2),纵向主管(3.1)和多个横向支管(3.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个横向支管(3.2)的一端分别连通纵向主管(3.1)上对应的支管连接口,每个横向支管(3.2)的另一端均设有堵头(3.5),纵向主管(3.1)的一端通过竖向导管(3.3)连接水泵(5)的输出端,纵向主管(3.1)的另一端设有堵头(3.5),所述每个横向支管(3.2)的一端均设有电控阀门(8),每个横向支管(3.2)上设有多个喷水口(3.4),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设置在水槽(2)内;所述马路渍水模拟平台(4)包括模拟路面(4.1)、位于模拟路面(4.1)两侧的模拟路肩(4.2),所述模拟路面(4.1)上设有通向水槽(2)的模拟下水道(4.4),模拟下水道(4.4)内设置有水流速传感器(4.5);所述中心控制板(7)的控制指令通信端连接控制器(6)的控制指令通信端,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欢胡威刘丹黄先绵王悦唐玉馨马梦冬张凯刘小明郭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