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548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腔、涡轮丝杆升降机构、活塞、电机、单向阀、管道,其中所述的活塞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的涡轮连接,所述的活塞安装在调压腔内,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的蜗杆与所述的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的单向阀与管道并联,管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的电机分别跟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水循环系统中,因水温的高、低导致热胀冷缩,致使管线的压力变化很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水的压力,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
技术介绍
水循环系统中,常因为水温的高低导致热胀冷缩,致使管线的压力变化很大,这样会影响很多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腔、涡轮丝杆升降机构、活塞、电机、单向阀、管道,其中所述的活塞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的涡轮连接,所述的活塞安装在调压腔内,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的蜗杆与所述的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的单向阀与管道并联,管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的电机分别跟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调压腔为铸铁材质。进一步,所述的电机安装在调压腔的外壁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水的压力,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调压腔2.涡轮丝杆升降机构3.活塞4.电机5.单向阀6.管道7.控制器8.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腔1、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活塞3、电机4、单向阀5、管道6,其中所述的活塞3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涡轮连接,所述的活塞3安装在调压腔1内,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蜗杆与所述的电机4同轴连接,所述的单向阀5与管道6并联,管道6上安装压力传感器8,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和所述的电机4分别跟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的调压腔1为铸铁材质;所述的电机4安装在调压腔1的外壁上。当压力有变化时,压力传感器8将信号传给控制器7,控制器7可预设压力值,当压力过大时,控制器7控制电机4正向转动,电机4中轴转动带动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向上运动,活塞3向上运动释放调压腔1与管道6内的压力;反之当压力过小时,控制器7控制电机4反向转动,电机4中轴转动带动涡轮丝杆升降机构向下运动,活塞3向下运动增加调压腔与管道6内的压力,这样通过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上、下移动使水循环压力值始终保持在预设值范围内。单向阀5与补水泵连接,控制器7与补水泵的电机电连接,当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已经移到下止点而压力过小时,控制器7控制补水泵开启补水。还可以在管道6上安装一个电磁阀,当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移到上止点而压力过大时,则控制电磁阀打开进行泄水。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上止点开关与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下止点开关与控制器7连接。未提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公知常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腔(1)、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活塞(3)、电机(4)、单向阀(5)、管道(6),其中所述的活塞(3)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涡轮连接,所述的活塞(3)安装在调压腔(1)内,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蜗杆与所述的电机(4)同轴连接,所述的单向阀(5)与管道(6)并联,管道(6)上安装压力传感器(8),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和所述的电机(4)分别跟控制器(7)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循环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腔(1)、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活塞(3)、电机(4)、单向阀(5)、管道(6),其中所述的活塞(3)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涡轮连接,所述的活塞(3)安装在调压腔(1)内,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构(2)的蜗杆与所述的电机(4)同轴连接,所述的单向阀(5)与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刚郭培德于雷韩涛胡建琦兰登军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