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振波专利>正文

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2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所述塑料内芯体包括密封盖、设于密封盖上方的进出水横管,设于出水横管两侧上方的出水阀座组件及阀芯安装套组件,进水横管两侧面封闭,出水阀座组件包括出水阀座及设于出水阀座下方一侧的第一冷水进水管,出水阀座下方还设有第一混合水出水管,混合水出水管与出水阀座的出水孔要连通,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设于进出水横管内,阀芯安装套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另一侧上方的阀芯安装管,阀芯安装管位于冷水进水口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冷水进水管,第二冷水进水管与第一冷水进水管相互密封对接,阀芯安装管位于混合水出水口的下方设有第二混合水出水管,第二混合水出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密封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
本技术涉及龙头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
技术介绍
公知,如图1及图2所示,公开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龙头壳体1、混水阀芯、阀芯定位套3及塑料内芯体,所述塑料内芯体包括密封盖4及出水管座8,所述密封盖4设于龙头壳体1下部,所述密封盖4的外侧间隔设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凸条41,所述龙头壳体1下部对应对各定位凸条的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卡槽。所述龙头壳体1为食品级塑质外壳体,所述龙头壳体1的表面设有金属电镀层(图中末示出)。所述龙头壳体1上方横向两侧分别设有阀芯安装管11及出水管筒12,所述阀芯安装管11上部具有第一上开口,所述出水管筒12的上部具有第二上开口,所述密封盖4下部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冷水进水管42与热水进水管43,所述密封盖4的上表面设有进水管道44与出水管道45,所述进水管道44分别与冷水进水管42及热水进水管43相连通,所述进水管道的44上部对应阀芯安装管11的位置还设有阀芯安装座5,所述混水阀芯设于阀芯安装座5上所述阀芯安装管11内,所述阀芯定位套3设于阀芯安装座5上方所述阀芯安装管11内用于定位混水阀芯及密封盖4,阀芯定位套3包括塑料内套31及设于塑料内套31上方的可防止混合阀芯2向上运动的金属定位套33,所述金属定位套33的上方设有与外部启闭手把相连接的螺纹,金属定位套33的上方设有六角凸起331,六角凸起331的中部设有供混水阀芯的阀杆伸出的通孔332。所述出水管座8设于出水管道45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筒12内并与出水管道45相连通,阀芯安装座5上设有冷水进口51、热水进口52及混合水出口53,所述冷水进口51与热水进口52分别连通进水管道44,所述混合水出口53连通出水管道45。所述龙头壳体1与塑料内芯体之间灌满可使龙头壳体与塑料内芯体结合为一体的粘合浆料(图中末示出)。所述龙头壳体或密封盖上设有注浆孔(图中末示出),所述注浆孔上设有密封堵盖。该种两联脚壳体在铸造时,为了实现进水管道44’的中空结构,需要从进水管道44的两侧的侧壁抽芯,该种制造方法抽芯后会在进水管道44上留下抽芯孔9‘,实际使用时只能采用密封盖封住,使用久了会造成其介质泄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包括龙头壳体及设于龙头壳体内的塑料内芯体,所述塑料内芯体包括设于龙头壳体底部的密封盖、设于密封盖上方的进出水横管,设于出水横管两侧上方的出水阀座组件及阀芯安装套组件,所述进水横管两侧面封闭,所述出水阀座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一侧上方的出水阀座及设于出水阀座下方一侧的第一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冷水进水管一体连接的冷水进水管接,所述出水阀座下方位于第一冷水进水管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混合水出水管与出水阀座的出水孔要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设于进出水横管内,所述阀芯安装套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另一侧上方的阀芯安装管,所述阀芯安装管具有冷水进水口与热水进水口及混合水出水口,所述阀芯安装管位于冷水进水口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管与第一冷水进水管相互密封对接,所述阀芯安装管位于混合水出水口的下方设有第二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混合水出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密封对接,所述阀芯安装管位于热水进水口的下方设有热水进水管接,所述密封盖设有冷水进水孔与热水进水孔,所述热水进水管接与冷水进水管接分别伸出密封盖的热水进水孔与冷水进水孔。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热水进水管接与冷水进水管接下部分别连接有螺管。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可避免一体铸造成型,抽芯时在进出水横管两侧留下抽芯孔,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介质泄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面盆混合龙头成型时需两次铸造,第一次先成型阀芯安装管组件及出水阀座组件,然后再用成型后的阀芯安装管组件及出水阀座组件做为进出水横管的芯体再次铸造成型进出水横管与密封盖,该结构的面盆混合龙降低了生产工艺要求,简化了加工工艺与成型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用阀芯安装管组件及出水阀座组件直接做为进出水横管的芯体,使进出水横管横管在铸造时直接成型中空结构,无需抽芯步骤,不会在进出水横管一侧留下抽芯孔,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介质泄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面盆龙头拆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现有技术面盆龙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面盆龙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塑料内芯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塑料内芯体拆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考图3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本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包括龙头壳体1及设于龙头壳体1内的塑料内芯体,所述塑料内芯体包括设于龙头壳体1底部的密封盖21、设于密封盖21上方的进出水横管22,设于出水横管22两侧上方的出水阀座组件23及阀芯安装套组件24,所述进水横管22两侧面封闭,所述密封盖21的外侧间隔设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凸条211,所述龙头壳体1下部对应对各定位凸条的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出水阀座组件23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22一侧上方的出水阀座241及设于出水阀座241下方一侧的第一冷水进水管242,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242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冷水进水管242一体连接的冷水进水管接243,所述出水阀座24下方位于第一冷水进水管242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混合水出水管244,所述第一混合水出水管244与出水阀座24的出水孔要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242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244设于进出水横管22内,所述阀芯安装套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22另一侧上方的阀芯安装管231,所述阀芯安装管上方设有阀芯安装套232,所述阀芯安装管231具有冷水进水口233与热水进水口234及混合水出水口235,所述阀芯安装管231位于冷水进水口233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冷水进水管236,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管236与第一冷水进水管242相互密封对接,所述阀芯安装管231位于混合水出水口235的下方设有第二混合水出水管237,所述第二混合水出水管237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244密封对接,所述阀芯安装管231位于热水进水口234的下方设有热水进水管接238,所述密封盖21设有冷水进水孔与热水进水孔,所述热水进水管接238与冷水进水管243接分别伸出密封盖21的热水进水孔与冷水进水孔。所述热水进水管接238与冷水进水管接243下部分别连接有螺管3。本新型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可避免一体铸造成型,抽芯时在进出水横管两侧留下抽芯孔,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介质泄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面盆混合龙头成型时需两次铸造,第一次先成型阀芯安装管组件及出水阀座组件,然后再用成型后的阀芯安装管组件的第一冷水进水管242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244及出水阀座组件的第二冷水进水管236及第二混合水出水管237做为进出水横管的芯体再次铸造成型进出水横管与密封盖,该结构的面盆混合龙降低了生产工艺要求,简化了加工工艺与成型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用阀芯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 包括龙头壳体及设于龙头壳体内的塑料内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内芯体包括设于龙头壳体底部的密封盖、设于密封盖上方的进出水横管,设于出水横管两侧上方的出水阀座组件及阀芯安装套组件,所述进水横管两侧面封闭,所述出水阀座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一侧上方的出水阀座及设于出水阀座下方一侧的第一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冷水进水管一体连接的冷水进水管接,所述出水阀座下方位于第一冷水进水管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混合水出水管与出水阀座的出水孔要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设于进出水横管内,所述阀芯安装套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另一侧上方的阀芯安装管,所述阀芯安装管具有冷水进水口与热水进水口及混合水出水口,所述阀芯安装管位于冷水进水口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管与第一冷水进水管相互密封对接,所述阀芯安装管位于混合水出水口的下方设有第二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混合水出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密封对接,所述阀芯安装管位于热水进水口的下方设有热水进水管接,所述密封盖设有冷水进水孔与热水进水孔,所述热水进水管接与冷水进水管接分别伸出密封盖的热水进水孔与冷水进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面盆混合龙头,包括龙头壳体及设于龙头壳体内的塑料内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内芯体包括设于龙头壳体底部的密封盖、设于密封盖上方的进出水横管,设于出水横管两侧上方的出水阀座组件及阀芯安装套组件,所述进水横管两侧面封闭,所述出水阀座组件包括设于进出水横管一侧上方的出水阀座及设于出水阀座下方一侧的第一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冷水进水管一体连接的冷水进水管接,所述出水阀座下方位于第一冷水进水管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混合水出水管与出水阀座的出水孔要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一混合水出水管设于进出水横管内,所述阀芯安装套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振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