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1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包括顶端开设有收容口且内腔中空的阀体、轴向收容于阀体内腔的且内嵌有圆柱体内腔的第一内筒,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的第二内筒;第一内筒的外侧壁与阀体内腔的腔壁之间存在适于介质流通的空隙;该第一内筒的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一组贯通侧壁的斜向排列的出液孔;第二内筒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第二内筒的相对的两侧面上纵向分布有若干适于与出液孔配合贯通的适于使介质流入出液孔的排液孔;第二内筒的顶端配置有一适于驱动第二内筒在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转动的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可调整出水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等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对于阀门的出水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时通常需要不同额定流量的阀门来完成。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很多流量控制使用的阀门,内部大多有许多零件,包括转子,定子等,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以解决结构简单且可调整出水量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包括顶端开设有收容口且内腔中空的阀体、轴向收容于阀体内腔的且内嵌有圆柱体内腔的第一内筒,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的第二内筒;其中所述第一内筒的外侧壁与阀体内腔的腔壁之间存在适于介质流通的空隙;该第一内筒的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一组贯通侧壁的斜向排列的出液孔;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以及该第二内筒的相对的两侧面上纵向分布有若干适于与所述的出液孔配合贯通的适于使介质流入出液孔的排液孔;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配置有一适于驱动第二内筒在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转动的把手;以及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开设有收容口且内腔中空的阀体、轴向收容于阀体内腔的且内嵌有圆柱体内腔的第一内筒,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的第二内筒;其中所述第一内筒的外侧壁与阀体内腔的腔壁之间存在适于介质流通的空隙;该第一内筒的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一组贯通侧壁的斜向排列的出液孔;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以及该第二内筒的相对的两侧面上纵向分布有若干适于与所述的出液孔配合贯通的适于使介质流入出液孔的排液孔;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配置有一适于驱动第二内筒在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转动的把手;以及所述第二内筒的底部设有适于介质排出的排液口,且所述排液口配置有一可拆卸的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开设有收容口且内腔中空的阀体、轴向收容于阀体内腔的且内嵌有圆柱体内腔的第一内筒,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的第二内筒;其中所述第一内筒的外侧壁与阀体内腔的腔壁之间存在适于介质流通的空隙;该第一内筒的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一组贯通侧壁的斜向排列的出液孔;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以及该第二内筒的相对的两侧面上纵向分布有若干适于与所述的出液孔配合贯通的适于使介质流入出液孔的排液孔;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配置有一适于驱动第二内筒在第一内筒的圆柱体内腔转动的把手;以及所述第二内筒的底部设有适于介质排出的排液口,且所述排液口配置有一可拆卸的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控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的轴线与第一内筒的底端面所在的平面呈40°-50°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控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的数量至少三个;所述出液孔按照孔径依次增大的顺序分布;所述排液孔的数量至少三个;若干所述排液孔沿着第二内筒的轴向设置并且孔径从下往上依次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缪军翔陈森健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