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450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包括随动模板、喷浆机以及输送管组,随动模板上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输送管组包括至少一组输送单件,输送单件包括一根套管以及扩大喷嘴。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1)结构精简,便于制作和施工;(2)输送单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实用性强;(3)随动模板的设计,既无需架立模板,又可保证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滑度,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质量;(4)随动模板结合扩大喷嘴的组合设计,能同时解决喷射混凝土存在表面不平整和回弹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湿喷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或加固措施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目前,在进行湿喷混凝土施工时,采用的设备是喷浆机直接喷成所需形状的构建,也有通过喷浆机和随动模板的组合进行施工的,但是,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存在以下缺陷:(1)喷射混凝土质量存在表面平整和回弹料问题;(2)需要重新制作模板以及单个施工完后进行拆除模板,费时实力。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精简、便于施工且能确保施工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且不存在回弹料等特点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施工后的混凝土质量好且施工效率高的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包括随动模板、喷浆机以及连接所述随动模板和所述喷浆机的输送管组;所述随动模板上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所述输送管组包括至少一组输送单件,所述输送单件包括一根套管以及扩大喷嘴,所述套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上的喷头连通,所述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连通,且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二端的内径为其第一端的内径的1.2-5.0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之间均为焊接连接;所述套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上的喷头之间为螺纹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随动模板为圆环形模板。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随动模板中大圆半径为0.8m-1.2m,其小圆半径为0.2m-0.4m。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随动模板中大圆半径为1.0m,其小圆半径为0.3m。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扩大喷嘴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随动模板、套管以及扩大喷嘴的材质均为钢材。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长度为1.0-1.5米。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长度为1.2米。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包括随动模板、喷浆机以及输送管组,结构精简;所述输送管组包括至少一组输送单件,输送单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实用性强;随动模板的设计,有几个作用:a、省去架立模板和拆除模板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b、随动模板与所需浇筑构件的外形轮廓相匹配,用于保证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滑度,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扩大喷口用于排出混凝土,扩大喷口结合随动模板的设计,能有效解决喷射混凝土存在表面不平整和回弹料的问题。(2)本技术中所述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扩大喷嘴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之间均为焊接连接;所述套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上的喷头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拆开和组装,且施工过程中各部件之间的牢固性好。或者是,所述随动模板、套管以及扩大喷嘴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加工,且能满足施工的强度需求。(3)本技术中所述随动模板、套管的规格设计,满足现实需求。(4)本技术中所述扩大喷嘴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便于制作。(5)本技术中所述随动模板、套管以及扩大喷嘴的材质均为钢材,部件容易获得,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轻质高强度的材质,满足实际需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使用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连接模板和扩大喷嘴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随动模板,2、喷浆机,2.1、喷头,3、输送管组,3.1、套管,3.2、扩大喷嘴,4、浇筑好部位,5、待浇筑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包括随动模板1、喷浆机2以及连接所述随动模板1和所述喷浆机2的输送管组3。所述随动模板1上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最好是,所述随动模板1为圆环形模板其大圆半径为0.8m-1.2m(优选1.0m),其小圆半径为0.2m-0.4m(优选0.3m)。此处的灌浆口即为圆环形模板的内环形成的中空部位。所述输送管组3包括至少一组输送单件(图示一组),所述输送单件包括一根套管3.1以及扩大喷嘴3.2,所述套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2上的喷头2.1连通,所述套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连通,且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的内径为其第一端的内径的1.2-5.0倍。所述套管3.1的长度为1.0-1.5米(优选1.2米)所述扩大喷嘴3.2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所述随动模板1、套管3.1以及扩大喷嘴3.2的材质均为钢材。所述套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之间均为焊接连接;所述套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2上的喷头2.1之间为螺纹连接。除此之外,所述随动模板、扩大喷嘴以及套管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应用本实施例的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具体是:1、组装喷浆装置,具体是:先将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与所述随动模板上的灌浆口进行焊接,并将套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一端进行焊接;再将套管3.1的第一端和喷浆机2中的喷头2.1通过螺纹连接,即完成整个装置的组装。2、施工,具体是:从隧道端墙底部开始施工,缓慢向上挪动(下部为浇筑好部位4,上部为待浇筑部位5,如图1),依次经过拱顶到另一端端墙底部,所经过位置即已成型。应用本实施例的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简单,原理清晰,操作简单,易于应用;(2)与传统做法相比,省去架立模板和拆除模板的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3)施工步骤简单,安全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模板(1)、喷浆机(2)以及连接所述随动模板(1)和所述喷浆机(2)的输送管组(3);所述随动模板(1)上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所述输送管组(3)包括至少一组输送单件,所述输送单件包括一根套管(3.1)以及扩大喷嘴(3.2),所述套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2)上的喷头(2.1)连通,所述套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连通,且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的内径为其第一端的内径的1.2‑5.0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模板(1)、喷浆机(2)以及连接所述随动模板(1)和所述喷浆机(2)的输送管组(3);所述随动模板(1)上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所述输送管组(3)包括至少一组输送单件,所述输送单件包括一根套管(3.1)以及扩大喷嘴(3.2),所述套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2)上的喷头(2.1)连通,所述套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连通,且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的内径为其第一端的内径的1.2-5.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扩大喷嘴(3.2)的第二端与所述灌浆口之间均为焊接连接;所述套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浆机(2)上的喷头(2.1)之间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喷混凝土的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乃金付浩毛金龙刘永恒杨光张学民冯涵付世祥郭鸿杰刘骁凡袁立陈磊赵虎王红王树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