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42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上用于门内外空气流通的引风通道、分别设置在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引风通道包括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的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的截面大于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为两个,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第二引风通道为两个,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空调或采暖的能耗,同时也起到优化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温度,有效进行空气滤尘、防蚊虫和防窥视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具体涉及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的住宅外保温门,关闭时不能通风,开启时住宅的防盗和隐私性又得不到保障,且通风量又不好控制,因此用门来进行室内通风很难形成常态。而一些通风门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通风作用,但设计过于复杂,通风效果并不理想,对室内的温度环境很难起到改善作用,也没有针对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进行常态通风时的保温设计,而且大多也不能同时具备保温、滤尘、防蚊虫和防窥视等功能。例如专利公告号CN101356338B,通风管路设计过于复杂,风量难以调控,且保温和通风本身需要耗能来加热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可以针对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在不开门的情况下进行常态通风换气,有效降低空调或采暖的能耗,同时也起到优化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温度,有效进行室内保温、空气滤尘、防蚊虫和防窥视的作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上用于门内外空气流通的引风通道、分别设置在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引风通道包括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的截面大于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第二引风通道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优选地,第一引风通道的截面为第二引风通道的1-3倍。优选地,电动保温百叶结构的引风路径呈弧线形。优选地,电动保温百叶结构包括Z型百叶结构及扇形断面的百叶保温层。优选地,第一引风通道位于门板的同侧,第二引风通道位于门板的另一侧。优选地,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上下错开设置。优选地,电动保温百叶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防尘网结构,包括防尘网框架,防尘网框架上设有防尘网。优选地,门板的内外两侧各设置一个温度感应器。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利用空气热压进行自然对流的原理,通过不同百叶结构的开启或关闭,可在不同季节、不同室内工况下对房间进行常态通风,大幅度降低了夏季和冬季因通风所产生的空调能耗和采暖能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温度环境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2、本技术在通风的过程中同时具有滤尘、防蚊虫和防窥视的功能;3、本技术无需维护,与普通保温门造价相当,所需能耗极小,仅为温度感应器提供微量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室外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室内立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方案一中第一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方案一中第二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工作方案二第一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工作方案二第二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工作方案三第二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工作方案三第一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工作方案四第一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工作方案四第二引风通道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保温百叶结构和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引风通道;1A、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B、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2、第二引风通道;2A、门板上侧的第二引风通道;2B、门板下侧的第二引风通道;3、防尘网结构;3A、防尘网;3B、防尘网框架;4、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A、百叶结构;4B、百叶保温层;5、门板外侧温度感应器;6、门板内侧温度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上用于门内外空气流通的引风通道、分别设置在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引风通道包括第一引风通道1和第二引风通道2,第一引风通道1的截面大于第二引风通道2,第一引风通道的截面为第二引风通道的1-3倍,在本实施例中,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包括Z型百叶结构4A及扇形断面的百叶保温层4B,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的引风路径呈弧线形,以利于导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风通道1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A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B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第二引风通道2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二引风通道2A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二引风通道2B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第一引风通道1位于门板的同侧,第二引风通道2位于门板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上下错开设置且结构相反,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A和第二引风通道2A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分别与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B和第二引风通道2B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互相水平对称,起到导风和防窥视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2所示,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的外侧均设置有防尘网结构3,包括防尘网框架3B,防尘网框架3B上设有防尘网3A,此处防尘网3A可以利用尼龙搭扣安装在防尘网框架3B上,起到滤尘和防蚊虫的作用,当防尘网3A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从防尘网框架3B之上取下,并进行清洗,此处防尘网结构3具体设置为矩形。在本实施例中,门板的内外两侧各设置一个温度感应器,门板外侧温度感应器5和门板内侧温度感应器6,可以根据内外温度用电动控制器对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进行遥控。本技术根据门内外温度的不同,提供四种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一:如附图4、5所示,不需要在通风的时候,关闭第一引风通道1A和1B和第二引风通道2A和2B两端部处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门呈现全封闭状态,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工作方案二:如附图6、7所示,当温度感应器5、6感应到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温度的时候,例如夏季傍晚非空调的工况和冬季有供暖的工况下,利用遥控器接受温度感应器的信号,并在开启通风时发射信号给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的控制系统,开启第一引风通道1A和1B两端部处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关闭第二引风通道2A和2B两端部处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空气在热压作用下,在室内外形成循环式流动,从而实现通风效果。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A处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顺时针转动,从而将由室内环境加热过的空气自室内由下而上引到室外,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的引风路径呈弧线形,以利于导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1B处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逆时针转动,从而将较冷的空气自室外由下而上引到室内,电动保温百叶结构4的引风路径呈弧线形,以利于导风。夏季傍晚通风保温门在非空调的工况下对常态通风的需求较高,因此,将引风通道设计成大截面的引风通道,可提高进风量,降低室内较高的温度。在冬季有供暖的工况下,大截面的引风通道也可促进进风量,迅速实现室内通风效果,但因为一般不会进行长时间的常态通风,大截面的引风通道的设计并不会导致过多的供热能耗损失。工作方案三:如附图8、9所示,当温度感应器5、6感应到室内温度明显低于室外温度的时候,例如夏季制冷工况,利用遥控器接受温度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上用于门内外空气流通的引风通道、分别设置在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所述引风通道包括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的截面大于第二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引风通道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所述第二引风通道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上用于门内外空气流通的引风通道、分别设置在引风通道两端部的电动保温百叶结构,所述引风通道包括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的截面大于第二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引风通道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一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所述第二引风通道为两个,分别位于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门板上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下而上向门内倾斜,位于门板下侧的第二引风通道由门外自上而下向门内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式通风保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保温百叶结构的引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