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38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带沿窗户上檐从而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和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板部,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上表面相对应;纵向板部,从第一横向板部的外端部向下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侧面相对应;第二横向板部,从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往内侧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下表面相对应;以及收边部,从第一横向板部的内端部向上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上方墙面相对应,其中,第一横向板部、纵向板部、第二横向板部以及收边部为一体成型。由于该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为一体成型,因此其上不存在任何让雨水侵入的缝隙,保证了其使用寿命,能够减少维护及管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保温装饰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
技术介绍
建筑物窗户中有一类是带沿窗,即窗户上下方的墙面分别设置一个突出的边檐。例如,这类窗户上方的边檐就是带沿窗户上檐。为了达到保温的目的,建筑物的外部通常会粘贴保温层。通常做法是将整块的保温片材裁剪成与建筑物外部相适应的形状及大小,然后依次粘贴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上。由于建筑物的外墙面长时间承受雨水及日照,因此保温片材之间的粘合剂容易老化,使得雨水侵入保温层和墙面之间,进一步使保温材料层与墙面之间的粘合剂老化,最终导致保温层剥落。另外,在雨水和日照的影响下,保温片材自身也容易发生老化,导致失去保温效果。由于这样的保温层使用寿命较短,建筑物管理方需要经常对保温层进行更换维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于粘贴在带沿窗户上檐的保温层,由于需要与上檐的突出形状相配合,因此保温层也不得不切割为多个长条并在转角处进行粘合。一方面,这样的切割、拼接的方式将导致粘合线更长、雨水更容易侵入,使得上述易剥落、易老化的问题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保温层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切割保温片材的操作必然会产生边角料和碎屑,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又容易污染环境,同时还会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带沿窗户上檐从而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和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板部,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上表面相对应;纵向板部,从第一横向板部的外端部向下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侧面相对应;第二横向板部,从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往内侧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下表面相对应;以及收边部,从第一横向板部的内端部向上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的上方墙面相对应,其中,第一横向板部、纵向板部、第二横向板部以及收边部为一体成型。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第一横向板部的上表面具有从该第一横向板部的内端部向外端部的向下倾斜的坡度,该坡度的值为1%~5%。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坡度的值为3%。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引水凸条,沿着纵向板部以及第二横向板部的连接线设置在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并且与纵向板部是一体的。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引水凸条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引水凸条的一个直角边所在面和纵向板部的外侧表面平齐,另一个直角边所在面和第二横向板部外侧表面重合。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引水凸条的斜边所在面与纵向板部的外侧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坡度,该斜边的长度为10mm~40mm。引水凸条也称为“鹰嘴”,用于引导雨水的流向。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引水凸条的斜边所在面与纵向板部的外侧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坡度,该斜边的长度为25mm。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第一横向板部、纵向板部、第二横向板部以及收边部的厚度范围为30mm~150mm。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第一横向板部、纵向板部、第二横向板部以及收边部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由墙面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保温层、加固层以及砂浆层。本技术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保温层为发泡聚氨酯保温板、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和膨胀珍珠岩保温板中的任意一种,加固层为抹面胶浆复合耐碱网格布层。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由于该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为一体成型,因此,一方面该构件上不存在任何让雨水侵入的缝隙,保证了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在安装施工现场进行切割操作,减少浪费及污染,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100用于通过粘合剂粘贴而覆盖带沿窗户上檐200,从而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和装饰。如图2所示,带沿窗户上檐200位于建筑物的带沿窗户300的上部,从墙面突出形成,具有上表面、侧面以及下表面。以下说明中,内侧为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外侧为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如图1及图2所示,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100包括第一横向板部1、纵向板部2、第二横向板部3、收边部4以及引水凸条5。该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100为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横向板部1、纵向板部2、第二横向板部3、收边部4以及引水凸条5为一体成型。第一横向板部1与带沿窗户上檐200的上表面相对应。第一横向板部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即该第一横向板部1的上表面具有从该第一横向板部1的内端部向外端部的向下倾斜的坡度,其坡度的值为1%~5%。在本实施例中,该坡度的值为3%。纵向板部2从第一横向板部1的外端部向下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200的侧面相对应。第二横向板部3从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往内侧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200的下表面相对应。收边部4从第一横向板部1的内端部向上延伸,与带沿窗户上檐200的上方墙面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板部1、纵向板部2、第二横向板部3以及收边部4的厚度范围为30mm~150mm。引水凸条5沿着纵向板部2以及第二横向板部3的连接线设置在纵向板部2的下端部,并且与纵向板部2是一体的。其中,引水凸条5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一个直角边所在面和纵向板部2的外侧表面平齐,另一个直角边所在面和第二横向板部3的外侧表面重合,斜边所在面与纵向板部2的外侧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坡度并且该斜边的长度为10mm~40mm。在本实施例中,引水凸条5的斜边所在面与纵向板部2的外侧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坡度,并且该斜边的长度为25mm。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100为多层结构,即第一横向板部1、纵向板部2、第二横向板部3以及收边部4均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由墙面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保温层、加固层以及砂浆层。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为发泡聚氨酯保温板、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和膨胀珍珠岩保温板中的任意一种,加固层为抹面胶浆复合耐碱网格布层。实施例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由于该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为一体成型,因此,一方面该构件上不存在任何让雨水侵入的缝隙,保证了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在安装施工现场进行切割操作,减少浪费及污染,更加环保。进一步,上述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可以由制造工厂预先加工好再运往施工现场进行粘贴安装,容易实现标准化生产,适合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带沿窗户上檐从而对所述建筑物进行保温和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板部,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上表面相对应;纵向板部,从所述第一横向板部的外端部向下延伸,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侧面相对应;第二横向板部,从所述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往内侧延伸,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下表面相对应;以及收边部,从所述第一横向板部的内端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上方墙面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板部、所述纵向板部、所述第二横向板部以及所述收边部为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带沿窗户上檐从而对所述建筑物进行保温和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板部,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上表面相对应;纵向板部,从所述第一横向板部的外端部向下延伸,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侧面相对应;第二横向板部,从所述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往内侧延伸,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下表面相对应;以及收边部,从所述第一横向板部的内端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带沿窗户上檐的上方墙面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板部、所述纵向板部、所述第二横向板部以及所述收边部为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板部的上表面具有从该第一横向板部的内端部向外端部的向下倾斜的坡度,该坡度的值为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坡度的值为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水凸条,沿着所述纵向板部以及所述第二横向板部的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纵向板部的下端部,并且与所述纵向板部是一体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沿窗户上檐保温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引水凸条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陈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中涂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