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试验桩无效段侧阻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建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消除试验桩无效段侧阻的装置。
技术介绍
试桩的设计是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桩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所选桩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桩机全面进场后发现该桩型不适合本场地施工或发现桩基承载力远小于地质报告提供的计算值,此时再改桩型就会拖工期且增加费用。二是根据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于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往往偏于保守,且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杂填土不能及时外运,所以根据静载报告进一步确定地基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场地环境、地质以及施工工艺等的影响,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普遍存在高差,使得实际桩长大于设计桩长,而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桩长与地基接触会产生摩擦阻力,而这部分摩擦阻力并不包含在单桩竖向承载力中,且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高差越大,桩顶标高位置以上的侧阻力对整个试桩侧阻力的贡献越大,此时正确估算出实际的侧阻力难度也越大。桩位处上部存在的砖渣等建筑垃圾孔隙率大,易出现塌孔,可能会出现扩径现象,造成承载力大幅提高。故在施工中如果能排除桩顶标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试验桩无效段侧阻的装置,包括有护筒(1),其特征在于,部分钢筋笼(4)外圆周面缠绕有柔性膜(2)形成覆膜段,所述护筒(1)内壁涂有润滑剂,且套装在所述覆膜段外侧,所述护筒(1)的长度与试验桩无效段(6)的长度相等,所述护筒(1)靠近试验桩有效段(5)之末端的内端口设置有斜倒角,所述覆膜段的长度等于试验桩无效段(6)的长度,所述覆膜段靠近试验桩有效段(5)的末端设置有防扰流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试验桩无效段侧阻的装置,包括有护筒(1),其特征在于,部分钢筋笼(4)外圆周面缠绕有柔性膜(2)形成覆膜段,所述护筒(1)内壁涂有润滑剂,且套装在所述覆膜段外侧,所述护筒(1)的长度与试验桩无效段(6)的长度相等,所述护筒(1)靠近试验桩有效段(5)之末端的内端口设置有斜倒角,所述覆膜段的长度等于试验桩无效段(6)的长度,所述覆膜段靠近试验桩有效段(5)的末端设置有防扰流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扰流部(3)为裙状,所述防扰流部(3)外侧与所述斜倒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缠绕在钢筋笼(4)外圆周面上的所述柔性膜(2)向所述护筒(1)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贵生,刘继龙,邹登亮,孟雷,沈元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