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23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动转台,电动转台上方连接垂直运动电缸,垂直运动电缸上固定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方连接电动夹爪,转动装置带动电动夹爪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电动夹爪进行开盖上盖夹取牢固,不打滑,成功率高,同时设有空心导电滑环,防止了导线缠绕和扭伤问题,可使本装置机械部分无限制自由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样本试管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整个检验医学技术的提升,微生物学检验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微生物检验所体现的价值主要惠及到病人,即运用微生物检测结果,第一时间让病人获得最有效的治疗,病原微生物送检是感染控制的基础,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样本采取,将采取的样本盛放在样本试管中,在对样本试管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样本试管进行开盖取样以及上盖的操作,人工手动操作样本试管的开盖上盖不仅效率低、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操作人员易感染病菌,给操作人员健康带来危害,同时人工操作会增加污染样本的可能性,影响培养结果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针对这个问题,市面上也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的检验接种装置,比如,公布号为CN104444983A,名称为《样本试管自动去盖上盖以及搬运装置》的一篇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对样本试管自动去盖上盖的装置,通过旋盖器对样本试管进行去盖上盖,其不足之处在于旋盖器受样本试管形状和大小的限制,不能通用于所有的样本试管,另外通过旋盖器包覆住样本试管进行旋紧或旋松,在旋动的过程中,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旋盖器与样本试管盖之间容易打滑,造成去盖上盖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包括放置在试管固定装置旁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动转台,电动转台上方连接垂直运动电缸,垂直运动电缸上固定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方连接电动夹爪,转动装置带动电动夹爪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夹爪的抓手内侧面设有与样本试管盖匹配的螺纹。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和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皮带传动装置一端与旋转电机相连,皮带传动装置另一端与电动夹爪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传动装置与电动夹爪连接端安装有空心导电滑环,空心导电滑环与电动夹爪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夹爪的抓手为三个。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运动电缸设有断电自锁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转台内设有精密传动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精密传动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并记忆点位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用电动夹爪进行开盖上盖,且电动夹爪设有与盖匹配的螺纹,使得夹取牢固,不打滑,成功率高;2、设有空心导电滑环,防止了导线缠绕和扭伤问题,可使本装置机械部分无限制自由旋转;3、电动夹爪可设置夹持力大小,既保证了开盖上盖的成功率又避免了夹持力过大对样本试管及盖造成损伤;4、垂直运动电缸设有断电自锁功能,避免在出现意外情况时的错误操作,同时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动夹爪抓手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动转台,3抓手,4垂直运动电缸,5支架,6空心导电滑环,7电动夹爪,8旋转电机,9皮带传动装置,10样本试管,11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该实施例包括放置在试管固定装置旁的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有电动转台2,电动转台2可以在底座1所在的平面上自由旋转,所述电动转台2内设有精密传动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精密传动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并记忆点位位置,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准确度和精度。在电动转台2上方连接一垂直运动电缸4,垂直运动电缸4上固定连接一支架5,支架5随垂直运动电缸4上下运动。在支架5上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的下方连接一电动夹爪7,电动夹爪7位于支架5下方并与支架5垂直,电动夹爪7的抓手3向下,转动装置的作用为带动电动夹爪7在平面内旋转,用于旋转转动样本试管10的盖,现有转动装置的结构有很多种,只要能实现此功能的转动装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优选转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为:转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8和皮带传动装置9,皮带传动装置9安装在支架5上,其中皮带传动装置9的一端下方与旋转电机8相连,旋转电机8提供动力源,带动皮带传动装置9转动,皮带传动装置9的另一端下方与电动夹爪7相连,电动夹爪7垂直向下,电动夹爪7的抓手3向下抓取,皮带传动装置9转动带动电动夹爪7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使得电动夹爪7对样本试管10盖进行旋紧旋松的动作。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使电动夹爪7抓取的更加牢固,提高开盖上盖成功率,本实施例优选的在电动夹爪7的抓手3内侧面设有与样本试管10盖匹配的螺纹,样本试管10盖外侧面上本身具有一定的螺纹11设计,当电动夹爪7的抓手3内侧面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后,抓手3就会与样本试管10的盖结合更加紧密,在旋动样本试管10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或拧不开的情况,大大增加了开盖上盖的成功率,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作的优选方案如下:电动夹爪7的抓手3为三个,三个抓手3可以将样本试管10的盖全方位包裹,使得夹持更加牢固;垂直运动电缸4设有断电自锁功能,避免在出现意外情况时的错误操作,同时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旋转电机8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电动夹爪7的夹持力,保证开盖动作的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夹持力过大对样本试管10及盖造成损伤。由于皮带传动装置9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旋转,这样会带动皮带传动装置9与电动夹爪7之间的连接导线也会随之旋转,不断旋转导致导线缠绕在一起,鉴于此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优选在皮带传动装置9与电动夹爪7的连接端安装有空心导电滑环6,空心导电滑环6与电动夹爪7连接,这样可以保证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导线缠绕问题,可以无限制连续旋转,并且还避免了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扭伤。空心导电滑环6是一种常见常用的公知器件,关于它的结构、原理以及安装方式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开盖动作:底座1上的电动转台2转动带动垂直运动电缸4转动,从而带动电动夹爪7转动,将电动夹爪7转至盛放有样本试管10的样本试管盘的上方,然后垂直运动电缸4下降带动电动夹爪7下降夹取样本试管10,电动夹爪7夹取到样本试管10后,然后电动转台2转动带动电动夹爪7将夹取的样本试管10放置于底座1旁的试管固定装置处将样本试管10固定,试管固定装置用于将样本试管10固定住,便于上方盖的旋动,试管固定装置为公知结构,本实施例中未画出,在此也不对其结构原理进行赘述,这时旋转电机8电机轴转动,旋转电机8带动皮带传动装置9转动,从而带动电动夹爪7逆时针旋转,同时伴随着垂直运动电缸4向上运动,即电动夹爪7逆时针旋转同时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样本试管10的开盖动作。上盖动作:上盖时,垂直运动电缸4向下运动,旋转电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9带动电动夹爪7顺时针旋转,即夹持有样本试管10盖的电动夹爪7向下运动至样本试管10上方,这时电动夹爪7边向下运动边顺时针旋转,将盖旋紧在样本试管10上,从而实现对样本试管10的上盖动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包括放置在试管固定装置旁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动转台(2),电动转台(2)上方连接垂直运动电缸(4),垂直运动电缸(4)上固定连接一支架(5),支架(5)上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方连接电动夹爪(7),转动装置带动电动夹爪(7)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包括放置在试管固定装置旁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动转台(2),电动转台(2)上方连接垂直运动电缸(4),垂直运动电缸(4)上固定连接一支架(5),支架(5)上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方连接电动夹爪(7),转动装置带动电动夹爪(7)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爪(7)的抓手(3)内侧面设有与样本试管(10)盖匹配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试管开盖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8)和皮带传动装置(9),所述皮带传动装置(9)一端与旋转电机(8)相连,皮带传动装置(9)另一端与电动夹爪(7)相连。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晖宁春华鲁颖周晓彤靳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