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92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上设有轨迹槽;直线驱动机构,该直线驱动机构位于第二支架内,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或者抓取铰接工件的机构,直线驱动机构上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二支架上的轨迹槽中,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地对铰接的工件进行旋转。

Rotating mechanism of articulated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mechanism for articulated workpie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racket; one end of the support bracket second, seco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cket, the second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track groove; a linear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straight stent, linear drive the power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hinged workpiece or grab mechanism hinged workpiece mechanism, linear driv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mechanism, one end of the guide mechanism with clearance track groove on the second support in the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traight lin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rotate the articulated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桩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管桩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圆周面上设有上法兰边,在下模圆周面上设有下法兰边,上法兰边和下法兰边上均设有多个凹口,在下模上设有位于凹口相对两侧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轴与螺栓(由螺母和螺杆组成)铰接,上模与下模合模后,将下模上的螺栓进行旋转,使螺栓的螺杆嵌入下上法兰边和下法兰边的凹口中,然后通过风炮将每一个螺栓上的螺母拧紧,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紧固为一体。在上模和下模的圆周面上均设有轴向布置的加强筋,以及沿周向布置的跑轮。对于上模和下模合时拧紧螺栓的方法,早期的方式是人工手持风炮(风炮是一种气动工具,因为它工作的时候噪音比较大如炮声,故而得名,也称作气动扳手。它的动力来源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进入风炮气缸之后带动里面的叶轮转动而产生旋转动力,叶轮再带动相连接的打击部位进行类似锤打的运动,在每一次敲击之后,把螺丝拧紧或者卸下来。它的力量通常跟空压机的压力是成正比的,压力大产生的力量大,反之则小),按顺序拧紧每个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先用手或脚将下模上的螺栓进行旋转以嵌入到上法兰边和下法兰边的凹口中,然后再用风炮机拧紧。由于管桩模具的长度较长,一台管桩模具上至少有几十颗螺栓,这对手持风炮机的操作人员来说,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公开号为CN105583612A公开了一种用于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合模机中的风炮机构,其工作原理是,风炮座有若干个,固定在风炮架上,风炮架固定在机架上,在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输出端与风炮架固定连接,当气缸动作时,风炮架能上下升降从而带动风炮座升降,风炮座升降带动风炮座内的风炮升降,风炮下降到对应于螺栓的位置时,即将进行螺栓的拧紧工作。虽然,上述风炮机构解决了人工拧紧螺栓费时费力的问题,但是,风炮机构在拧螺栓之前,还是需要通过人工将螺栓进行旋转并嵌入到上法兰边和下法兰边的凹口中,而且,由于风炉的位置是固定的,两个相邻风炮之间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这种风炮机构只适用于与螺栓间距与风炮等距的管桩模具的紧固,比如,两个风炮之间的间距为100mm,那么上模或下模上相邻两个螺栓以及凹口之间的间距也必须是100mm,这样每个风炮才能对应于各自需要拧紧的螺栓。然而,随着管桩模具的变化,上模和下模上的相邻两个螺栓以及凹口之间的间距也出现了变化,即螺栓和凹口之间的间距是非等距的,例如,当前螺栓与下一个螺栓之间的间距为100mm,而下一个螺栓与再下一个螺栓之间的间距为80mm,这样,上述的风炮机构无法适用于这样的管桩模具。因此,上述的风炮机构还无法达到自动化程度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本技术可自动地对铰接的工件进行旋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上设有轨迹槽;直线驱动机构,该直线驱动机构位于第二支架内,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或者抓取铰接工件的机构,直线驱动机构上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二支架上的轨迹槽中,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或者油缸或者直线电机,或者升降机构由电机和丝杆机构组成。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立板,在两个立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的轨迹槽,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位于两个立板之间。所述轨迹槽由矩形槽段以及弧形槽段组成。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套壳,所述气缸的缸体位于该套壳中,气缸的缸体与该套壳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套壳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轴承、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与轴承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为包括连杆,该连杆的一端设有封闭或者非封闭的套圈。采用了上述方案,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钩移动,当钩移动至螺栓下并越过螺栓,升降机构工作,依次带动套壳以及气缸进行上升,从而,钩也随之上升,钩在上升的过程中,同时气缸的活塞杆回缩,这样,钩将螺栓紧紧钩住,而升降机构继续上升,套壳、气缸以及钩也随之继续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套壳上连接的导向机构的端部间隙配合在所述的轨迹槽中,因此,套壳、气缸以及钩的上升的路径是沿着轨迹槽的轨迹进行的,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轨迹槽是由矩形槽段和弧形槽段组成的,因此,沿着该轨迹槽行走,从而可以使螺栓绕其铰接点以180度的角度进行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管桩模具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升降机构、第二支架、直线驱动机构、导向机构,下面对每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支架由呈门框形的主支架1以及滑动设置在主支架1上的滑动架2组成,滑动架2沿着主支架的横向可以滑动。升降机构3设置于第一支架上,升降机构3为气缸或者油缸或者直线电机,或者升降机构3由电机和丝杆机构组成,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3优先选择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滑动架2上。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上设有轨迹槽,优选地,轨迹槽由矩形槽4段以及弧形槽段5组成。第二支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立板6,在两个立板6上均设置有所述的轨迹槽,第二支架还可以包含上框体7,两个立板6通过上框体7与第一支架的滑动架2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直线驱动机构连接。直线驱动机构位于第二支架内,本实施方式中,直线驱动机构位于两个立板5之间。优选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8、套壳9,气缸8的缸体位于该套壳9中,气缸8的缸体与该套壳9固定连接,升降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与套壳9固定连接。直线驱动机构上设有导向机构10,导向机构10的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二支架上的轨迹槽中,导向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套壳上。优选地,导向机构包括轴承、连接轴,轴承间隙配合在第二支架上的轨迹槽中,连接轴的一端与轴承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由于轴承的外圈可以转动,因此可以减小轨迹槽槽壁面之间的磨损。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或者抓取铰接工件的机构,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置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为连杆11,该连杆的一端设有封闭或者非封闭的套圈12。以旋转铰接在管桩模具上的螺栓为例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进行以下说明:气缸8的活塞杆伸出,驱动连杆11移动,当套圈12移动至螺栓下方(从图示方向看)并越过螺栓,升降机构3工作,依次带动套壳9以及气缸8进行上升(从图示方向看),从而,连杆11也随之上升,连杆11在上升的过程中,同时气缸8的活塞杆回缩,这样,套圈12将螺栓紧紧钩住,而升降机构3继续上升,套壳9、气缸8以及连杆11也随之继续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套壳9上连接的导向机构10的端部间隙配合在所述的轨迹槽中,因此,套壳9、气缸8以及连杆11的上升的路径是沿着轨迹槽的轨迹进行的,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轨迹槽是由矩形槽段4和弧形槽段5组成的,因此,沿着该轨迹槽行走,从而可以使螺栓绕其铰接点以180度的角度(即半个圆)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上设有轨迹槽;直线驱动机构,该直线驱动机构位于第二支架内,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或者抓取铰接工件的机构,直线驱动机构上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二支架上的轨迹槽中,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直线驱动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上设有轨迹槽;直线驱动机构,该直线驱动机构位于第二支架内,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钩住铰接工件的机构或者抓取铰接工件的机构,直线驱动机构上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二支架上的轨迹槽中,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直线驱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或者油缸或者直线电机,或者升降机构由电机和丝杆机构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工件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立板,在两个立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的轨迹槽,所述直线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力锅炉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