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68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包括烧水壶和加热底座,加热底座上设有自动出水弯头和加热区,烧水壶放置在加热区上,所述烧水壶包括壶柄、壶盖及壶体,所述壶盖一侧铰接在壶柄上,所述壶盖与壶柄之间的铰接部位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自动出水弯头包括竖直出水座体和弯头体,所述竖直出水座体一端固定在加热底座上,另一端与弯头体的一端枢接,所述弯头体的另一端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高度高于壶体的壶口平面同时低于壶盖的最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出水弯头上设置抵接件与烧水壶的壶盖配合,控制抵接件旋转推动烧水壶的壶盖相对壶体的水平旋转,无需在烧水壶中设置实现自动开关盖的电机驱动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An intelligent water burning device with a new open cov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device with intelligent water cover open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kettle and a heating base, a heat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automatic water heating kettle and elbow area, placed in the heating zone, the kettle comprises a kettle handle, a kettle cover and the kettle body, wherein the kettle lid is hinged on the side the handle on the kettle cover and the kettle handle between the hinge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automatic water outlet seat comprises a vertical elbow and elbow body, the vertical water base is fixed on the heating ba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lbow body pivotall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lbow stopper, the abutment member is high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kettle body Hukou plane while lower than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pot lid.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automatic water outlet elbow arranged on the stopper and the kettle lid with control stopper rotating push kettle lid of the kettle body relative horizontal rotation, without motor automatic cover drive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kett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
本技术涉一种烧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烧水装置普遍需要在烧水壶中设置驱动壶盖开关的驱动装置,大部分为电机驱动装置,这就需要解决对电机驱动装置的供电和控制问题。其中一些智能烧水装置在烧水壶上设置无线充电和无线通讯装置来解决,一些智能烧水装置通过电线连接烧水壶和加热底座来实现供电和控制。这些结构均需要在烧水壶中设置控制壶盖开关的电驱动装置,这样一来,烧水壶的结构便更加复杂并且还需要考虑其中的电路结构以及电机的防水问题。有鉴于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包括烧水壶和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上设有自动出水弯头和加热区,所述烧水壶放置在加热区上,所述烧水壶包括壶柄、壶盖及壶体,所述壶盖一侧铰接在壶柄上,所述壶盖与壶柄之间的铰接部位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直连接轴和弹簧,所述竖直连接轴大致与壶体的壶口平面相垂直,所述竖直连接轴的一端连接在壶盖的一侧,另一端与壶柄枢接,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壶柄上,另一端与竖直连接轴的外壁连接;所述自动出水弯头包括竖直出水座体和弯头体,所述竖直出水座体一端固定在加热底座上,另一端与弯头体的一端枢接,所述弯头体的另一端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高度高于壶体的壶口平面同时低于壶盖的最高点;所述弯头体以竖直出水座体为轴转动,其运动轨迹包括使抵接件抵接到壶盖并推动壶盖使其与壶口分离,所述壶盖同时受到竖直连接轴的限制,从而在抵接件的推动下以竖直连接轴为轴在壶体的壶口平面旋转,实现壶盖与壶口的闭合和分离,当壶盖与壶口分离时,壶盖带动竖直连接轴转动使弹簧受到拉力伸长。进一步的,所述抵接件呈圆环状,所述弯头体的出水口设于该圆环状抵接件的圆环内。进一步的,所述抵接件为硅胶或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连接轴靠近壶柄的一端外壁设有连接凸块,所述弹簧连接在该连接凸块上。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连接轴靠近壶柄的一端套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外壁上设有连接凸块,所述弹簧连接在该连接凸块上。进一步的,所述壶柄顶部设有安装槽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罩设在该安装槽顶部,所述连接板上表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下表面设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安装孔,所述竖直连接轴穿过该连接孔进入安装槽的安装孔中,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该连接杆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凸块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朝向连接板上方的凸孔,所述竖直连接轴上与壶盖连接的一端为阶梯轴,该阶梯轴包括外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和第三阶梯轴,所述第一阶梯轴的外径大于连接孔的孔径,其下表面抵接在连接孔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阶梯轴的外径与连接孔的孔径大致相同,并穿入到连接孔中与其间隙配合,所述第三阶梯轴延伸到安装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连接轴上设有连接键,所述传动件上对应该连接键设有键槽,所述竖直连接轴与传动件连接时,该连接键对应插入到该键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壶盖与壶体完全闭合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最小。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底座内部安装有主控电路,所述竖直出水座体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弯头体连接,所述电机与主控电路结构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控制电机运转从而带动弯头体转动。本技术的自动出水弯头上设置抵接件与烧水壶的壶盖配合,控制抵接件旋转推动烧水壶的壶盖相对壶体的水平旋转,当弯头体带动抵接件复位时,再利用弹簧拉力使壶盖复位,实现开盖和合盖,无需在烧水壶中设置实现自动开关盖的电机驱动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烧水壶呈开盖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烧水壶去除连接板后呈开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烧水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4,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包括烧水壶和加热底座,加热底座上设有自动出水弯头60和加热区70,烧水壶放置在加热区70上,烧水壶包括壶柄30、壶盖20及壶体10,壶盖20一侧铰接在壶柄30上,壶盖20与壶柄30之间的铰接部位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竖直连接轴40和弹簧50,弹簧50为拉簧,竖直连接轴40大致与壶体10的壶口11平面相垂直,竖直连接轴40的一端连接在壶盖20的一侧,另一端与壶柄30枢接,弹簧50一端固定在壶柄30上,另一端与竖直连接轴40连接。自动出水弯头60包括竖直出水座体61和弯头体62,竖直出水座体61一端固定在加热底座上,另一端与弯头体62的一端枢接,弯头体62的另一端设有抵接件63,抵接件63的高度高于壶体10的壶口11平面同时低于壶盖20的最高点。抵接件63为硅胶或橡胶材质,可减少与壶盖20的磨损。加热底座内部安装有主控电路,竖直出水座体61内部设有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弯头体62连接,电机与主控电路结构电连接,主控电路控制电机运转从而带动弯头体62转动。弯头体62以竖直出水座体61为轴转动,其运动轨迹包括使抵接件63抵接到壶盖20并推动壶盖20使其与壶口11分离,壶盖20同时受到竖直连接轴40的限制,从而在抵接件63的推动下以竖直连接轴40为轴在壶体10的壶口11平面旋转,实现壶盖20与壶口11的闭合和分离,当壶盖20与壶口11分离时,壶盖20带动竖直连接轴40转动使弹簧50受到拉力伸长。竖直连接轴40靠近壶柄30的一端套设有传动件42,传动件42外壁上设有连接凸块,弹簧50连接在该连接凸块上。壶柄30顶部设有安装槽32和连接板31,连接杆312罩设在该安装槽32顶部,连接板31上表面设有连接孔311,连接板31下表面设有连接杆312。安装槽32中设有安装孔321,所述竖直连接轴40穿过该连接孔311进入安装槽32的安装孔321中。竖直连接轴40穿过该连接孔311进入安装槽32中,弹簧50一端固定在该连接杆312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凸块上。连接孔311为朝向连接板31上方的凸孔,竖直连接轴40上与壶盖20连接的一端为阶梯轴41,该阶梯轴41包括外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和第三阶梯轴,第一阶梯轴的外径大于连接孔311的孔径,其下表面抵接在连接孔311的上表面,第二阶梯轴的外径与连接孔311的孔径大致相同,并穿入到连接孔311中与其间隙配合,第三阶梯轴延伸到安装槽32中。竖直连接轴40上设有连接键,传动件42上对应该连接键设有键槽,竖直连接轴40与传动件42连接时,该连接键对应插入到该键槽中,通过连接键与键槽的配合使传动件42与阶梯轴41连接固定。当壶盖20与壶体10完全闭合时,这时连接凸块与弹簧50大致处于同一直线,弹簧50受到的拉力最小。要将壶盖20打开时,推动壶盖20沿水平方向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壶盖20带动竖直连接轴40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42旋转,传动件42上的连接凸块也跟着旋转,弹簧50受到连接凸块牵引而拉伸,完成开盖。抵接件63呈圆环状,弯头体62的出水口设于该圆环状抵接件63的圆环内,由主控电路控制电机运转使弯头体62转动,当弯头体62带动抵接件63向壶盖20施加推力,慢慢推开壶盖20,当弯头体62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包括烧水壶和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上设有自动出水弯头和加热区,所述烧水壶放置在加热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水壶包括壶柄、壶盖及壶体,所述壶盖一侧铰接在壶柄上,所述壶盖与壶柄之间的铰接部位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直连接轴和弹簧,所述竖直连接轴大致与壶体的壶口平面相垂直,所述竖直连接轴的一端连接在壶盖的一侧,另一端与壶柄枢接,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壶柄上,另一端与竖直连接轴的外壁连接;所述自动出水弯头包括竖直出水座体和弯头体,所述竖直出水座体一端固定在加热底座上,另一端与弯头体的一端枢接,所述弯头体的另一端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高度高于壶体的壶口平面同时低于壶盖的最高点;所述弯头体以竖直出水座体为轴转动,其运动轨迹包括使抵接件抵接到壶盖并推动壶盖使其与壶口分离,所述壶盖同时受到竖直连接轴的限制,从而在抵接件的推动下以竖直连接轴为轴在壶体的壶口平面旋转,实现壶盖与壶口的闭合和分离,当壶盖与壶口分离时,壶盖带动竖直连接轴转动使弹簧受到拉力伸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包括烧水壶和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上设有自动出水弯头和加热区,所述烧水壶放置在加热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水壶包括壶柄、壶盖及壶体,所述壶盖一侧铰接在壶柄上,所述壶盖与壶柄之间的铰接部位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直连接轴和弹簧,所述竖直连接轴大致与壶体的壶口平面相垂直,所述竖直连接轴的一端连接在壶盖的一侧,另一端与壶柄枢接,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壶柄上,另一端与竖直连接轴的外壁连接;所述自动出水弯头包括竖直出水座体和弯头体,所述竖直出水座体一端固定在加热底座上,另一端与弯头体的一端枢接,所述弯头体的另一端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高度高于壶体的壶口平面同时低于壶盖的最高点;所述弯头体以竖直出水座体为轴转动,其运动轨迹包括使抵接件抵接到壶盖并推动壶盖使其与壶口分离,所述壶盖同时受到竖直连接轴的限制,从而在抵接件的推动下以竖直连接轴为轴在壶体的壶口平面旋转,实现壶盖与壶口的闭合和分离,当壶盖与壶口分离时,壶盖带动竖直连接轴转动使弹簧受到拉力伸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呈圆环状,所述弯头体的出水口设于该圆环状抵接件的圆环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为硅胶或橡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轴靠近壶柄的一端外壁设有连接凸块,所述弹簧连接在该连接凸块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智能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周荣邱象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越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