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平安专利>正文

婴儿床底架及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67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4:12
一种婴儿床底架及婴儿床,属于婴儿用品领域,婴儿床底架包括承重板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承重板相对的两侧。婴儿床包括围栏和上述婴儿床底架,围栏设置于婴儿床底架的承重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本婴儿床底架结构简单,可以轻松折叠,以便缩小体积,方便运输和存放,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婴儿床采用上述的婴儿床底架,可以轻松折叠从而缩小体积,以便运输和存放,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Crib and crib

A baby crib undercarriage and baby crib belong to the field of baby products. The infant bed underframe includes a load-bearing plate and two supporting frames, and the two supporting frames are respectively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wo sides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 crib consists of a fence and the above crib underframe, and the load-bearing board set on the underframe of the crib is far from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underframe of the baby crib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an be easily fold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volume, convenient for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and effectively make up the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baby bed adopts the above crib chassis, which can be easily folded to reduce the volume, so as to transport and store it, and effectively make up the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床底架及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婴儿床底架及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是专门供婴儿使用的床。现有的婴儿床有一些是固定的,不能摆动,另外一些是可以摇摆的。但是,现有的婴儿床,无论是可以固定的还是摇摆的,普遍存在形态固定,体积大,运输和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底架,其结构简单,可以折叠从而缩小体积,方便运输和存放。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其可以轻松折叠而缩小体积,以便运输和存放。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婴儿床底架,其包括承重板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底梁,所述底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底梁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梁远离所述弧形面的一侧设置有轮子。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婴儿床底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柱,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柱卡接配合。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架均设置有可转动的卡块,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卡块上。一种婴儿床,其包括围栏以及上述的婴儿床底架,所述围栏设置于所述婴儿床底架的承重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围栏包括第一栏板、第二栏板、第三栏板以及第四栏板,所述第一栏板、第二栏板、第三栏板以及第四栏板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的边缘。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栏板、第二栏板、第三栏板以及第四栏板均包括支撑框架和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框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上,多根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婴儿床底架主要安装于婴儿床上,其包括承重板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相对的两侧。使用状态下,承重板水平设置,两个支撑架位于承重板底部且垂直于承重板,需要运输和存放时,两个支撑架可以转动并贴紧承重板,这样就可以减小整个婴儿床底架所占空间。整个婴儿床底架结构简单,可以轻松折叠,以便缩小体积,方便运输和存放,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婴儿床采用上述的婴儿床底架,可以轻松折叠从而缩小体积,以便运输和存放,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底架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折叠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婴儿床底架;101-支撑架;110-支架本体;111-支撑框架;112-支撑梁;113-支撑条;120-底梁;130-轮子;200-婴儿床;210-第一栏板;220-第二栏板;230-第三栏板;240-第四栏板;250-承重板;260-第一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婴儿床底架100,其包括承重板250和两个支撑架101,两个支撑架101分别转动连接于承重板250相对的两侧。其中,承重板250为长方形板。支撑架101包括支架本体110和底梁120。支架本体110包括大致呈U形的支撑框架111和设置于支撑框架111围成的区域内的支撑梁112,两个支撑框架111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承重板250的相对的两侧且位于承重板250的顶部,支撑梁1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框架相对的两侧内壁。为了提高整个支架本体110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本实施例中,支撑梁112和支撑框架111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多根支撑条113,每根支撑条1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梁112和支撑框架111的相对的内壁上,多根支撑条113沿支撑梁1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101的一侧设置有底梁120,底梁120呈长条形且包括六个表面,其中一个面为弧形面。底梁120设置于支架本体110远离承重板的一侧(即U形的支架本体110的开口处)长度方向大致与支撑梁112相同。底梁120绕自身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支架本体110上。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很多,本实施例中,底梁120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婴儿床底架及婴儿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床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底梁,所述底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底梁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底梁,所述底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底梁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远离所述弧形面的一侧设置有轮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底架,其特征在于,婴儿床底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安
申请(专利权)人:夏平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