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耳饰用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10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1:12
提供一种自穿孔耳饰销进行抓捏拔出操作时,不会发生销夹持部位的销夹持力的增大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即使明显增强抓捏力,被压坏变形的也是上侧柔软构造部位。因此,对使位于下侧坚硬构造部位内的销夹持部位(6c)位于比手指抵接部位(11)靠下方的位置的、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几乎不存在销夹持部位(6c)的施加夹持力的增大,不会对自销进行的拔出操作产生明显的阻力。

Perforation Earrings buckle

To provide a self Piercing Earrings Pin to grab and pull out the operation, no pin clamping position pin clip buckle with perforated Earrings increased holding force. Even if the increased grip and pinch force, crushed deformation is the upper soft structural parts. Therefore, the pin clamping part (6c)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hard part of the lower par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6a)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6b) located below the finger butting part (11). Therefore, there is almost no pin clamping position (6c) increase the clamping force is exerted on the sale, not to pull out operation produces significant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穿孔耳饰用卡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在用拇指和食指对插入有穿孔耳饰的穿孔耳饰销的穿孔耳饰用卡扣进行抓捏而自该穿孔耳饰销拔出穿孔耳饰用卡扣的操作中,即使增强进行抓捏的手指的抓捏力,销夹持部位的销夹持力也不会明显增强而不易拔出。
技术介绍
图13表示现有技术的穿孔耳饰用卡扣<A>(以下称为“卡扣<A>”。)。在作为其他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穿孔耳饰用卡扣(以下称为“卡扣<B>”。)的与图13所示的卡扣<A>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构件<1>的销夹持部位<4c>位于与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亦是树脂制弹性体<9>的中心位置。)相同的位置。另外,以下的说明以及图13中“<A>”和“<B>”的附图标记是申请人为了方便而标注的,其他的用“<>”括起来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卡扣<A>和卡扣<B>只有销夹持部位<4c>的位置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全部相同。另外,卡扣<A>以及卡扣<B>共用以下的使用了图13的说明,所以只说明卡扣<A>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3说明卡扣<A>。卡扣<A>由树脂制弹性体<9>和金属制的弹簧构件<1>构成,该弹簧构件<1>利用注塑等通过一体成型内设在树脂制弹性体<9>内。就树脂制弹性体<9>而言,将上部侧形成为上侧弯曲凸部<d>,将下部侧形成为下侧弯曲凸部<e>,并在上侧弯曲凸部<d>与下侧弯曲凸部<e>之间形成以凹状弯曲形态连通而成的环状凹部<11>。弹簧构件<1>包括:金属制的基板<3>,该基板<3>在中央部形成有供销<7>通过的销孔<5>;一对弯曲部<4>(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这一对弯曲部<4>自该基板<3>的左右侧部以弯曲立起形态卷曲形成;以及销孔<5>,该销孔<5>被开孔于基板<3>。在树脂制弹性体<9>中形成有贯穿在销孔<5>以及第1弯曲部<4a>与第2弯曲部<4b>之间且比插入的销<7>小孔径的销插入孔<10>。插入在销插入孔<10>内的销<7>被由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产生的销夹持部位<4c>夹持。弯曲部<4>是金属制的比较硬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在将销<7>插入到销插入孔<10>内时,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被销<7>推向外侧而移动。此时,树脂制弹性体<9>的弹性回弹力作用于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所以插入在销插入孔<10>内的销<7>被较硬的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的销夹持部位<4c>强力地夹持。在作为树脂制弹性体<9>的底部构件的基板<3>上,形成有用于将销<7>导入到销插入孔<10>内的研钵状的凹部<12>。在树脂制弹性体<9>的中心配置有环状凹部<11>,在该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的下方位置配置有销夹持部位<4c>。上侧弯曲凸部<d>和下侧弯曲凸部<e>为相同直径相同形态,两者的上下宽度处于比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宽的形态。另外,环状凹部<11>与上侧弯曲凸部<d>以及与下侧弯曲凸部<e>的连通形成为不存在钝角的平滑的弯曲连通形态。弹簧构件<1>的销夹持部位<4c>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C>靠下方侧的位置,作为弹簧构件<1>的底部的基板<3>的底部面在研钵状的凹部<12>形成为露出形态。作为卡扣<A>,公知树脂制弹性体<9>较大的大卡扣和树脂制弹性体<9>较小的小卡扣这两种。弹簧构件<1>为如下形态:在树脂制弹性体<9>内设在小卡扣内的情况下,弹簧构件<1>较小,在树脂制弹性体<9>内设在大卡扣内的情况下,弹簧构件<1>比树脂制弹性体<9>内设在小卡扣内的情况下大。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是从连接上侧弯曲凸部<d>与环状凹部<11>的连通部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到连接环状凹部<11>与下侧弯曲凸部&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穿孔耳饰用卡扣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弹性结构体,所述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销插入孔,所述销插入孔自所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所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弹性结构体主体部,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比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靠下方的部分,且是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窄的形态;以及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所述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所述销插入孔内状态的所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并且,所述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位于比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6mm以上的位置,不存在所述销夹持硬质体的只有所述弹性结构体的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比所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靠下侧的部位形成具有所述销夹持硬质体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而增强其抓捏力时,所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为处于沿上下方向拉伸的主体部拉伸形态的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17 JP 2015-2248911.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弹性结构体,所述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销插入孔,所述销插入孔自所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所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弹性结构体主体部,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比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靠下方的部分,且是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窄的形态;以及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所述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所述销插入孔内状态的所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并且,所述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位于比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6mm以上的位置,不存在所述销夹持硬质体的只有所述弹性结构体的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比所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靠下侧的部位形成具有所述销夹持硬质体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而增强其抓捏力时,所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为处于沿上下方向拉伸的主体部拉伸形态的形态。2.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弹性结构体,所述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销插入孔,所述销插入孔自所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所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弹性结构体主体部,所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比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靠下方的部分,且是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窄的形态;以及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所述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所述销插入孔内状态的所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并且,所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上下宽度为0.6mm~2.0mm,并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具有与手指勾挂的钝角部位或锐角部位的形态,所述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治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丸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