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72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的四角处分别装有支柱,平台本体的内部有空腔,空腔内装有蓄电池组和型号为STM32F103的ARM微控制器的调控芯片,平台本体上装有太阳能电池,平台本体上表面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平台本体底部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与螺旋桨推进器、蓄电池组相连,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上装有水质传感器,平台本体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第一支柱装有天线,第二支柱装有GPS导航定位仪,第三支柱装有向上的支杆,支杆顶部装有摄像头,第四支柱装有风力传感器,平台本体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装有声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利用光能、风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特别是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和西部由于自然因素长期地域性缺水,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却因人为的水环境污染出现水质性缺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水污染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除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外,更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传统的水质监测过程,通常是在水域内放置多个固定的检测装置,进行定点检测,随机性大,可靠性不高,面积大的水域需要检测不同水域的水质情况,需要的设备更多,工作量更大,装置的投放和回收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工作效率低下;已有的自动型水质监测装置也含有成本高、设备过于笨重、可工作时间短、方向转变困难、取样装置过于复杂等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以进行长时间和远距离监测的水质设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可有效解决已有的自动型水质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1),其特征是:平台本体(1)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20)、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13)和第四支柱(8),平台本体(1)的内部有空腔(26),空腔(26)内装有蓄电池组(24)和调控芯片(25),所述调控芯片(25)型号为STM32F103的ARM微控制器,平台本体(1)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电池(2)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14),防水电机(14)与均布在平台本体(1)四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1),其特征是:平台本体(1)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20)、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13)和第四支柱(8),平台本体(1)的内部有空腔(26),空腔(26)内装有蓄电池组(24)和调控芯片(25),所述调控芯片(25)型号为STM32F103的ARM微控制器,平台本体(1)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电池(2)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14),防水电机(14)与均布在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下部的4台螺旋桨推进器(15)、蓄电池组(24)相连,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水质传感器(19),平台本体(1)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第一支柱(20)的顶部装有天线(21),第二支柱(3)的顶部装有GPS导航定位仪(22),第三支柱(13)的顶部底座(11)上装有向上的支杆(12),支杆(12)顶部装有摄像头(10),第四支柱(8)的顶部装有风力传感器(9),平台本体(1)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23)装有声纳(17),所述水质传感器(19)接调控芯片(25)的PA0、PA1脚,风力传感器(9)接调控芯片(25)的PA2、PA3脚,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接调控芯片(25)的PA4、PA5脚,天线(21)接调控芯片(25)的PA6、PA7脚,风力发电装置接调控芯片(25)的PC11、PC12脚,防水电机(14)接调控芯片(25)的PC6-PC9脚,声纳(17)接调控芯片(25)的PC4、PC5脚,蓄电池组(24)接调控芯片(25)的Vref+、Vref-脚,GP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功张中海郭常伟陈家顺王银玲胡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