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652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属于烘干设备领域,包括烘干室和加热室,烘干室和加热室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烘干室分隔为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通过通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组风机口,所述第一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一组风机,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组风机口,所述第二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二组风机,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热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烘干后的热空气并不立即排出,而是循环至加热室,重复加热,循环使用。不仅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而且热空气在烘干室内流通性能好,烘干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利用烘干设备来进行烘干物料,例如农副产品、工矿产品等物料经常需要进行烘干。烘干设备需要包括热源,为烘干提供热量。现有的热源一般为燃煤、电加热等。并且近几年热泵烘干设备逐渐成为烘干设备的新兴发展趋势。烘干设备通过燃煤、电加热或热泵等方式获得热量,加热烘干设备内的空气,进行烘干脱水。以热泵为例,热泵在蒸发器中通过冷媒蒸发吸取外界空气中的热量,此热量通过冷媒运送到室内冷凝器冷凝散发出来,用于对农副产品、工矿产品的烘干脱水。在烘干脱水的过程中,大量的高温高湿空气会排到烘干设备外,这其中包含的热能就白白浪费掉了,并且在烘干过程中,烘干设备内的热空气流通差,烘干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本技术不仅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而且热空气在烘干室内流通性能好,烘干均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和加热室,所述烘干室和加热室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烘干室分隔为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通过通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组风机口,所述第一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一组风机,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组风机口,所述第二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二组风机,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热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竖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烘干室的端面连接,所述通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烘干室的端面留有一定空隙,所述空隙作为通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风机和第二组风机均能够正转和反转。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进风阀,所述烘干室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风机和第二组风机的数量均为多个。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数量为2个,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烘干室的一个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或烘干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阀、出风阀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有PLC控制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热源加热加热室内的空气,第一组风机正转,第二组风机反转,使得加热室内的热空气穿过第一组风机和第一组风机口进入烘干室内的第一烘干区,热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内流动,烘干第一烘干区内的产品;然后第一烘干区内的热空气经过通风口进入第二烘干区,在第二烘干区内流动,烘干第二烘干区内的产品;最后热空气穿过第二组风机和第二组风机口,重新进入加热室内,重复受热源加热,如此循环。本技术中,烘干后的热空气并不立即排出,而是循环至加热室,重复加热,循环使用。不仅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而且热空气在烘干室内流通性能好,烘干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的俯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1和加热室2,烘干室1和加热室2通过第一隔板3隔开,烘干室1内设置有第二隔板4,第二隔板4将烘干室1分隔为第一烘干区5和第二烘干区6,第一烘干区5和第二烘干区6通过通风口7连接,第一隔板3位于第一烘干区5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组风机口,第一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一组风机8,第一隔板3位于第二烘干区6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组风机口,第二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二组风机9,加热室2内设置有热源。本技术尤其适用于热泵烘干设备,此时热源为热泵。本技术中,通过热泵等热源加热加热室内的空气,第一组风机正转,第二组风机反转,使得加热室内的热空气穿过第一组风机和第一组风机口进入烘干室内的第一烘干区,热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内流动,烘干第一烘干区内的产品;然后第一烘干区内的热空气经过通风口进入第二烘干区,在第二烘干区内流动,烘干第二烘干区内的产品;最后热空气穿过第二组风机和第二组风机口,重新进入加热室内,重复受热源加热,如此循环。本技术中,烘干后的热空气并不立即排出,而是循环至加热室,重复加热,循环使用。不仅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而且热空气在烘干室内流通性能好,烘干均匀。前述的描述是第一组风机正转,第二组风机反转的情况,也可以是第二组风机正转,第一组风机反转,只要第一组风机和第二组风机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可。本技术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方向决定了烘干室和加热室的布局,优选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均竖向设置。通风口是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的通道,决定了烘干室内的热空气流通,通风口可以有多种形式:通风口的第一个实施例:第二隔板4的一端与第一隔板3连接,另一端与烘干室1的端面连接,通风口7开设在第二隔板4上。此时第二隔板将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完全隔开,在第二隔板上开设窗口作为通风口。通风口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隔板4的一端与第一隔板3连接,另一端与烘干室1的端面留有一定空隙,空隙作为通风口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如果第一组风机和第二组风机只有一个转动方向,那么热空气只会有一个循环方向,先烘干一个烘干区,再烘干另一个烘干区,后一个烘干区的烘干效果差于前一个烘干区。故本技术中,第一组风机8和第二组风机9均能够正转和反转。使得热空气有两个循环方向,两个方向各循环一段时间,烘干效果更均匀。烘干设备内的空气在烘干时,会带出水分,故烘干设备内的空气不能无限循环使用,需要每个一段时间排出带有大量水分的热空气,吸入外界空气,重新加热烘干。此时烘干设备还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10优选设置在加热室2上,进风口10上设置有进风阀,出风口11优选设置在烘干室1上,出风口11上设置有出风阀。循环烘干一段时间后,打开进风阀和出风阀,高温高湿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进一步的,第一组风机8和第二组风机9的数量均为多个,数量根据烘干设备的体积灵活调整。优选的,进风口10数量为2个,进风口10位于加热室2的两个侧壁上,出风口11位于烘干室1的一个侧壁上。为监测烘干设备内的温度,加热室2或烘干室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风阀、出风阀和温度传感器可以连接有PLC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和加热室,所述烘干室和加热室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烘干室分隔为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通过通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组风机口,所述第一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一组风机,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组风机口,所述第二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二组风机,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热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和加热室,所述烘干室和加热室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烘干室分隔为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第二烘干区通过通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组风机口,所述第一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一组风机,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烘干区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组风机口,所述第二组风机口上设置有第二组风机,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热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竖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烘干室的端面连接,所述通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隔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热量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南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