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喆专利>正文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261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涉及工业余料回收领域。该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换热器、蓄水装置以及供暖装置,热泵主机包括有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该控制器分别与该加热装置、该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该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具有工作人员工作量小以及用户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余料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建立。一些工厂(如火力发电厂、冶铁厂等)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余量,特别在钢铁、化工、石油、建材、轻工和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丰富的余热资源,若将这部分余热排与空中,不仅是对能量的一种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供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温度较高的水从供暖装置的入水口流入,经供暖装置将热量散发后从供暖装置的出水口流出,散发的热量即为用户供暖,所以,通过余热资源对水先进行加热,然后通过供暖装置为用户供暖,可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是,由于工业余热的不稳定性,使得加热水的温度不确定,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判断通过余热加热的水的温度是否满足用户日常生活的需求,若通过余热加热的水的温度小于供暖装置需要的温度,则还需要通过热泵对水进行二次加热,然后才能给用户供暖,从而非常不方便。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以达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实施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换热器、蓄水装置以及供暖装置,所述热泵主机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第三泵体、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一工业废料排放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供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预存储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小于所述预存储的温度数据,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数据信号后,将所述数据设置为所述预存储的温度数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为双层管。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管包括输送管与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套设于所述输送管外且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连接,且所述输送管与所述保护套管形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保温绝缘材料。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绝缘材料为硅酸铝纤维。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连接,所述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大于所述预存储的温度数据,则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处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后调节所述电磁阀的开合度或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值。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进一步的,所述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放水装置,所述放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换热器以及供暖装置,所述热泵主机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一泵体的入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预存储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小于所述预存储的温度数据,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数据信号后,将所述数据设置为所述预存储的温度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该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一方面,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判断通过余热加热水后的温度是否已经能够达到供暖装置所需温度,如果没有达到供暖装置所需的温度,则控制器会控制加热装置对水进行二次加热,从而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判断,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第二方面,由于控制装置包括有无线通信模块,用户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如手机)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使用户能够设定控制器预存储的温度数据,方便了用户调节供暖装置的温度。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的交互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工业余热回收系统;110-热泵主机;111-第一泵体;112-第二泵体;113-第三泵体;114-温度控制装置;1141-控制器;1142-第一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换热器、蓄水装置以及供暖装置,所述热泵主机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第三泵体、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一泵体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供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换热器、蓄水装置以及供暖装置,所述热泵主机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第三泵体、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一泵体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供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为双层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管包括输送管与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套设于所述输送管外且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连接,且所述输送管与所述保护套管形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保温绝缘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为为硅酸铝纤维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王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