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结构和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96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镜结构和吸顶灯,其中,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灯珠的凹槽,所述安装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电源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电源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镜结构的出光效果好,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镜结构的吸顶灯的出光效果和组装的方便性都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结构和吸顶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透镜结构及应用该透镜结构的吸顶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顶灯通常会在灯板上布满灯珠以实现灯罩出光均匀,并采用灯珠上面固定透镜的光学设计。这样的结构使得吸顶灯的生产和安装维修都比较麻烦,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吸顶灯需要有冷光,暖光或冷暖混光切换的功能,现有的吸顶灯设计往往是降低灯珠的功率或减少灯珠数量来实现上述功能,使得设计难度加大。同时,现有的吸顶灯难以做到模块化设置,使得吸顶灯的生产及安装过程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结构,旨在提升吸顶灯的出光效果和组装的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透镜结构,应用于LED灯,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灯珠的凹槽,所述安装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电源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电源腔设置。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壁形成有相连接的第一入光曲面和第二入光曲面,所述第一入光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入光曲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入光曲面将灯珠的部分光线导向所述透镜结构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入光曲面将灯珠的部分光线导向所述透镜结构的边缘区域。可选的,所述第一入光曲面向所述透镜结构的中心方向凸设,所述第二入光曲面向所述透镜结构的边缘方向凸设。可选的,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还形成有出光曲面,所述出光曲面包覆所述凹槽设置。可选的,所述透镜结构于水平面的投影呈圆形,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透镜结构的中心,所述凹槽呈环形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周缘。可选的,所述透镜结构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将所述主体部间隔为相对称的两部分,所述横梁连接两主体部和安装部,所述横梁形成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连通所述安装部的电源腔。可选的,所述安装部还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电源腔的散热孔。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吸顶灯,包括光源组件以及电源驱动模块,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上述的透镜结构,以及与所述透镜结构固定连接的灯板,所述灯板对应所述透镜结构的凹槽的位置安装有多个灯珠,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容纳于所述透镜结构的电源腔内。可选的,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电源盒盖,所述灯板开设有与所述电源盒盖相适配的避让口,所述透镜结构的安装部于所述电源腔的开口周缘设置有卡扣,所述电源盒盖的周缘设置有扣位,所述电源盒盖部分容置于所述避让口,并通过卡扣和扣位的配合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透镜结构,将电源驱动模块闭合于所述电源腔内。可选的,该吸顶灯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灯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透镜结构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光源组件通过锁紧件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可选的,所述底盘还开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安装孔,两安装孔之间的间距D的范围为55毫米到65毫米。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于透镜结构的主体部设置用于容纳灯珠的凹槽,在吸顶灯的工作过程中,多种容纳于凹槽内的灯珠发出的冷、暖光可通过凹槽的槽壁以及透镜的折射作用均匀射出,使得吸顶灯的出光均匀,出光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减少了灯珠的使用数量,也降低了吸顶灯的成本。此外本技术的透镜结构还通过在安装部形成用于容纳吸顶灯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电源腔,可将电源驱动模块与透镜结构进行结合,从而吸顶灯的灯板、透镜结构及电源驱动模块可以组装在一起形成模块化设计,如此吸顶灯的生产组装效率,以及安装维修的方便性都得到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透镜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透镜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透镜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吸顶灯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吸顶灯的完全分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800吸顶灯10主体部600灯罩11凹槽500底盘111第一入光曲面501第一连接孔113第二入光曲面503安装孔115出光曲面400电源驱动模块30安装部300电源盒盖31电源腔303扣位33散热孔200灯板35卡扣201第二连接孔50横梁202避让口51过线槽100透镜结构101第三连接孔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透镜结构100,应用于LED灯,具体而言为吸顶灯。请结合参照1和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透镜结构100包括主体部10以及与主体部10连接的安装部30,主体部10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灯珠的凹槽11,安装部30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电源腔31,凹槽11环绕电源腔31设置,并位于电源腔31的外围。本实施例透镜结构100的主体部10和安装部30为一体结构,当其应用于吸顶灯时,吸顶灯的灯珠容纳于凹槽11内,灯珠所发出的光线贯穿所述主体部10并射向吸顶灯800的灯罩600。安装部30的电源腔31的开口与凹槽11的开口位于透镜结构100的同一侧。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于透镜结构100的主体部10设置用于容纳灯珠的凹槽11,在吸顶灯的工作过程中,多种容纳于凹槽11内的灯珠发出的冷、暖光可通过凹槽11的槽壁以及透镜结构100的折射作用均匀射出,使得吸顶灯的出光均匀,出光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减少了灯珠的使用数量,也降低了吸顶灯800的成本。此外本技术的透镜结构100还通过在安装部30形成用于容纳电源驱动模块400的电源腔31,可将电源驱动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镜结构和吸顶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结构,应用于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灯珠的凹槽,所述安装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电源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电源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结构,应用于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灯珠的凹槽,所述安装部形成有容纳LED灯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电源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电源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形成有相连接的第一入光曲面和第二入光曲面,所述第一入光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入光曲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入光曲面将灯珠的部分光线导向所述透镜结构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入光曲面将灯珠的部分光线导向所述透镜结构的边缘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曲面向所述透镜结构的中心方向凸设,所述第二入光曲面向所述透镜结构的边缘方向凸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还形成有出光曲面,所述出光曲面包覆所述凹槽设置。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于水平面的投影呈圆形,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透镜结构的中心,所述凹槽呈环形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周缘。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将所述主体部间隔为相对称的两部分,所述横梁连接两主体部和安装部,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胡新春陈涛生曾欢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美的贵雅照明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