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1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卧式离心泵,其包括电机、泵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和泵体的底座,所述电机与泵体通过连接脚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脚架上,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泵体包括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连接脚架和所述泵体后盖,泵体后盖上还固定连接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液可用于冷却电机轴机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离心泵的泵体型腔内没有液体时,机封机构因缺乏冷却水而急剧升温,过高的温度对机封结构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离心泵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空转的卧式离心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通过旋转泵的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带动流体的转动来完成流体的输送,主要由电机、叶轮、泵体和轴封装置构成。使用时,由连接电机的叶轮将泵浦里面的液体在离心的作用下输送到出口,然后泵浦型腔形成真空又将入口液体吸入到泵浦里面形成循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封的摩擦会使自身温度急剧上升。而泵浦型腔的液体可以对机封起到降温作用,从而保护机封避免损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泵浦入口有时会出现堵塞或进入空气,导致泵浦型腔内没有液体,泵浦在无液空运转的情况下机封摩擦快速升温,在极短时间内就会损坏,造成漏液无法使用。现有的专利号为201520089571.7、专利名称为金属卧式离心泵,公开了泵体、叶轮、泵盖,以及泵盖中的机械密封机构,连接于泵盖后端的机封压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泵体的后端开口处的外压盖及穿过机封压盖和泵盖向前与所述叶轮连接的泵轴,设置于泵盖的中部空腔内的机械密封机构、通过螺栓连接于泵盖后端的机封压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泵体的后端开口处的外压盖及穿过机封压盖和泵盖向前与所述叶轮连接的泵轴,所述机械密封机构包括套筒、弹簧、压环、机封静环、机封动环及动环座。该技术专利虽然解决的密封性能,及耐腐蚀性能,但是并有解决空转的泵浦如何避免机封摩擦升温对机械密封机构的损坏问题,且更换机械密封机构即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成本,因此急需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式离心泵,通过在卧式离心泵上设置冷却装置,将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液引入到动环和静环之间,来避免离心机空转时,动环与静环之间摩擦导致机封迅速升温而造成机封的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电机、泵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和所述泵体的底座,所述电机与泵体通过连接脚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脚架上,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泵体包括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连接脚架和所述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机封机构,所述机封机构包括动环和静环,所述静环通过压盖固定于所述泵体后盖上,所述动环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摩擦副,所述离心泵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摩擦副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穿过所述压盖和所述静环。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冷却液的储存箱及连接所述储存箱与所述摩擦副的冷却管道,所述储存箱固定在所述连接脚架上。优选地,所述静环与所述压盖上均设有至少一轴向贯穿所述静环与压盖的冷却槽,所述动环上设有半开口的U型槽,所述U型槽开口端面向所述静环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上固定设有叶轮。优选地,所述动环一端具有套设于所述电机轴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有定位环。优选地,所述定位环上设有传动销,用于将所述动环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优选地,所述压盖上设有防转销,用于将压盖固定在所述泵体后盖上。优选地,所述压盖与后盖将设有第一密封圈。优选地,所述静环与所述压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避免离心泵的泵体内没有液体时,动环与静环因缺乏冷却水而急剧升温,过高的温度对机封结构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卧式离心泵部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卧式离心泵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卧式离心泵另一角度的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机,11、电机轴,12、叶轮,13、压盖,131、防转销,14、静环,141、冷却槽,15、动环,151、U型槽,16、弹簧,17、定位环;2、泵体,21、泵体后盖,22、进液口,23、出液口,24、泵体前盖,25、泵体型腔;3、连接脚架;4、冷却装置,41、冷却管道,42、储存箱;5、底座,6、前轴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结合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卧式离心泵,包括电机1、泵体2、底座5和连接脚架3,电机1通过连接脚架3固定连接在泵体2的一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连接电机和泵体,底座5作为支撑固定作用的载体固定在连接脚架3的下方,用于将电机1及泵体2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泵体2包括泵体前盖24,泵体后盖21,进液口22和出液口23,进液口22设置在泵体前盖24上,出液口23设置在泵体2上,使用过程中,电机1带动泵体2内部的叶轮12快速的旋转,使泵体型腔25内形成真空,从而使外部的液体通过进液口22迅速的流进泵体型腔25内,随着叶轮12的不断旋转,液体在压力作用下从泵体2上的出液口23流出,进而液体在泵体型腔25内不断循环更替。如图1所示,电机1包括电机轴11,电机轴11上套设有机封机构,电机轴11穿过泵体后盖21进入泵体型腔25内部,叶轮12固定安装在电机轴11的前端。而机封机构作为密封作用的机构套设在电机轴11上并封住电机轴11和泵体后盖21连接处。如图2所示,机封机构包括套设在电机轴11上的动环15和静环14以及固定在静环14外围的压盖13,压盖13与静环14通过凹凸结构的配合使两者固定连接,压盖13上设有防转销131,防转销131与泵体后盖21固定连接,从而将静环14固定在泵体后盖21上。优选地,压盖13与泵体后盖21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9,所述静环14与所述压盖1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8。如图1和图2所示,动环15一端与所述静环14相贴合形成摩擦副,另一端设有定位环17,定位环17与动环15通过的弹簧16连接,所述定位环17上设有传动销(图未示),所述传动销可固定于电机轴11上,或者固定在叶轮12上,从而使动环15随电机轴11同步旋转;在动环15与电机轴11相接处也可设置密封圈,在弹簧16的外围可设置前轴封6,动环15在定位环17与弹簧16及液体压力下与静环14相贴合,形成肉眼难以观察的间隙,当密封介质如泵体型腔25内的液体,液体通过此间隙时,会形成极薄的液膜,液膜使端面得以润滑,液膜与动环15和静环14两个端面形成的粘滞力阻止了液体向外流出。动环15高速运转过程中与静环14不断摩擦升温形成摩擦热,摩擦热通过泵体型腔25内的液体降温。而为了避免泵体型腔25内无液体时,无法给摩擦热降温,本技术还设置了一个固定在泵体2上的冷却装置4。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装置4固定在连接脚架3处,也可以固定在其离心泵的其他位置,冷却装置4包括储存箱42和冷却管道41,所述冷却管道41一端连接在储存箱42的下端,另一端与所述压盖13相连接,储存箱42上可设有箱盖,避免进入杂质使冷却管道41堵塞,储存箱42内的冷却液通过外界压力及重力作用下通过冷却管道41向下流动,为了使液体能够流进动环15与静环14形成的摩擦副处,在压盖13与静环14上开设一轴向贯通的冷却槽141,冷却管道41的出液口与冷却槽141的进液口相接,在静环14上开设有半开口的U型槽151,所述U型槽151的开口面向静环14,当泵体型腔25内没有液体时,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储存箱42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管道41及冷却槽141到达摩擦副,及时为动环15和静环14间摩擦热降温,不仅能够更好的为摩擦副引流而且又不会破坏密封机构的密封效果。优选地,冷却槽141和U型槽151可以根据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式离心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离心泵,其包括电机、泵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和泵体的底座,所述电机与泵体通过连接脚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泵体包括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连接脚架和所述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机封机构,所述机封机构包括动环和静环,所述静环通过压盖固定于所述泵体后盖上,所述动环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摩擦副,所述离心泵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摩擦副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液穿过所述压盖和所述静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0 CN 20172003069231.一种卧式离心泵,其包括电机、泵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和泵体的底座,所述电机与泵体通过连接脚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泵体包括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连接脚架和所述泵体后盖,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机封机构,所述机封机构包括动环和静环,所述静环通过压盖固定于所述泵体后盖上,所述动环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摩擦副,所述离心泵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摩擦副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液穿过所述压盖和所述静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冷却液的储存箱及连接所述储存箱与所述摩擦副的冷却管道,所述储存箱固定在所述连接脚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逢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隆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