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623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劳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过滤模块,箱体的侧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进风管,进风管的一端位于箱体外部,进风管的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进风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进风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的直径,进风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叶,箱体内设有吸气泵和电源,电源和吸气泵电连接,箱体的底部设有与吸气泵电连接的吸气泵开关,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吸气管上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锥形管的小径端远离箱体。本装置利用压力变化可使空气降温的原理,可使空气自动降温,无需任何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还可通过呼出的气体清理过滤模块上粘附的粉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劳动保护
,尤其涉及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
技术介绍
劳保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劳保用品种类繁多,可分为头部护具类、呼吸护具类、眼(面)护具类、防护服类和防护鞋类。其中,呼吸护具类又包括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和长管面具。这些呼吸护具类劳保用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粉尘、有毒气体等进入到人体中,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这些呼吸护具类劳保用品不能给吸入的空气降温,比如在火灾现场,消防官兵吸入的气体温度过高,会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烧伤。如果携带水箱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和降温,因水箱质量过大,故具有携带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以便在高温环境下,对空气进行过滤和降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是: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过滤模块,箱体的侧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进风管,进风管的一端位于箱体外部,进风管的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进风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进风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的直径,进风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叶,箱体内设有吸气泵和电源,电源和吸气泵电连接,箱体的底部设有吸气泵开关,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吸气管上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锥形管的小径端向箱体外侧延伸。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打开电源,吸气泵工作,将箱体内的空气吸出,箱体内的空气减少,压强变小,外界的空气压强大于箱体内部的压强,外界空气自动通过进风管进入到箱体的内部,因进风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叶,故空气通过进风管时,将推动风叶转动,从而带动进风管一同转动。进入的空气通过过滤模块,空气中含有的粉尘、有毒气体被过滤掉,然后过滤之后的气体经过吸气管,被吸入到人体内。吸气管吸气后,箱体内部的空气又减少,箱体内的压强变小,从而使外界空气在压强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到机箱内,经过进风管的空气再次推动风叶使进风管转动,进入机箱过滤之后的空气再经吸气管吸入,如此循环下去,使外界空气不断进入到箱体内,整个过程中气泵只需要在初始时工作一段时间即可,而无需一直工作,降低了系统能量的消耗,节省电能,利于装置的长时间使用。当外界空气从进风管的大径端流入到进风管的小径端时,进风管侧壁对空气的挤压作用力突然变大使得空气在进风管内的流动速度得以明显增大,从而致使空气流出进风管后,得以快速扩散而明显降温,同理,当箱体内的空气从吸气管上的锥形管通过时,先通过锥形管的大径端,再通过锥形管的小径端,从而使空气二次降温,空气的温度降低后,吸入的空气不会对身体造成烧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吸气可将箱体内过滤之后的空气吸出,从而使箱体内的空气变少,压强减少,外界空气能够自动进入到箱体内。当气体通过进风管时,气体会推动风叶转动,从而使进风管一同转动,风叶转动形成的空气旋流使箱体内形成负压,有利于外界空气进入到箱体内,当空气再次经过进风管时,又推动了风叶的转动,从而使进风管一直保持转动。故外界空气在进风管的作用下和人体吸入下,自动进入到箱体内,无需吸气泵一直工作,从而节约了电能。2、根据压力的变化使空气自然冷却,在吸气管上设有锥形管,使进风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进风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的直径,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无需在箱体内安装冷却机构,简化了箱体的结构,使箱体更加轻巧,从而携带方便。进一步,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风轮,风轮的下方设有滑轨,滑轨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滑轨的另一端与过滤模块可拆卸连接,风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箱体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呼气管,呼气管的一端位于箱体的外部,呼气管的另一端朝向风轮的叶片,呼气管的顶部和吸气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气囊,气囊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呼气管中设有单向呼气阀,吸气管中设有单向吸气阀。由于呼气管中设有单向呼气阀,吸气管中设有单向吸气阀,故呼气管只能使呼出的气体流入到箱体内,吸气管只能使吸入的气体从箱体流出。当吸气时,单向呼气阀关闭,单向吸气阀打开,箱体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吸气管进入到气囊,并通过连接管吸入到人体中。当呼气时,呼出的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气囊中,单向吸气阀关闭,单向呼气阀打开,呼出的气体从气囊中进入到呼气管中,并从呼气管中吹出。吹出的气体吹动风轮转动,风轮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杆一同转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往复滑动,从而形成曲柄滑块机构。滑块滑动时,会不断的敲击过滤模块,使过滤模块振动而将吸附的粉尘脱下,从而使过滤模块恢复洁净,防止过滤模块表面吸附的粉尘过多而将过滤模块堵塞,保证过滤模块对空气的有效过滤。通过呼出的气体吹动风轮转动,有效的利用了呼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流,无需其他驱动装置使风轮转动,节约能源,简化了结构。进一步,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可将过滤模块上敲击下落的粉尘排出,防止箱体的底部沉积过多的粉尘。进一步,过滤模块包括粉尘过滤模块和有毒气体过滤模块,粉尘过滤模块包括粉尘过滤盒,粉尘过滤盒的一侧设有进风孔,另一侧设有出风孔,进风孔与出风孔正对,粉尘过滤盒中填充有过滤棉;有毒气体过滤模块包括气体过滤盒,气体过滤盒的一侧设有进风侧网板,另一侧设有出风侧网板,进风侧网板与出风侧网板正对,气体过滤盒中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气体过滤盒和粉尘过滤盒可拆卸连接。粉尘过滤模块可过滤粉尘,有毒气体过滤模块可过滤有毒气体,二者结合,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有毒气体。进风孔和出风口正对,使从进风孔进入的空气经过过滤棉后直接从出风口吹出,减少了空气过滤时流动的路径长度,提高了过滤效率,同理,正对的进风侧网板和出风侧网板也提高了过滤的效率。并且进风侧网板和出风侧网板可以将活性炭颗粒包裹住,防止活性炭颗粒从气体过滤盒中漏出。进一步,箱体上设有弹力腰带,弹力腰带便于将箱体固定在人体的背后。进一步,第一连杆和风轮之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二连杆和滑块之间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销轴为转动连接的标准件,规格统一,便于购买和配置。进一步,排料管与箱体之间、吸气管与箱体之间、呼气管与箱体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可以防止外界空气从排料管与箱体的间隙、吸气管与箱体的间隙、呼气管与箱体的间隙中进入,影响空气过滤的效果,并且O型密封圈为常见的密封件,便于购买和配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粉尘过滤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有毒气体过滤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过滤模块2、粉尘过滤盒21、过滤棉211、出气孔212、进气孔213、气体过滤盒22、活性炭221、出风侧网板222、进风侧网板223、进风管3、风叶31、连接管4、呼气管5、单向呼气阀51、吸气管6、单向吸气阀61、锥形管7、吸气泵8、电源9、排料管10、风轮11、滑轨111、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113、滑块114、腰带12、吸气泵开关13。如图1-图3所示,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

【技术保护点】
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位于箱体外部,进风管的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所述进风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进风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的直径,进风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箱体内设有吸气泵和电源,所述电源和吸气泵电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吸气泵开关,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固定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小径端向箱体外侧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位于箱体外部,进风管的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所述进风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进风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的直径,进风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箱体内设有吸气泵和电源,所述电源和吸气泵电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吸气泵开关,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固定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小径端向箱体外侧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式空气过滤防尘防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风轮,所述风轮的下方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滑轨的另一端与过滤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风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箱体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呼气管,呼气管的一端位于箱体的外部,呼气管的另一端朝向风轮的叶片,所述呼气管的顶部和吸气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呼气管中设有单向呼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