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及其排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160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及其排放方法,该设备包括焚烧炉、内置有一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一腔体、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正下方的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二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三腔体、也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四腔体、位于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正下方的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水油烟分离机的第五腔体和内置多层分隔式除毒除臭装置的第六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焚烧炉焚烧后的垃圾废气经过两级水帘喷淋、两级水循环过滤装置和水油烟分离机分离后将清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废气最后进行除毒除臭,消除废气中的最后有害物质后进入排放烟囱进行排放,最终达到无害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及其排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及其排放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形势的告诉发展,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近几年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但多为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既不能满足现在城市发展的形式要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的彻底处理,同时过多的垃圾填埋还不利利于环境的保护。针对上述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焚烧站,但现有焚烧站其废气是在焚烧完之后就直接进行排放,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这是与目前提倡环保的要求相违背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及其排放方法,可对垃圾焚烧的废气进行无公害的排放,从而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包括焚烧炉、内置有一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一腔体、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正下方的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二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三腔体、也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四腔体、位于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正下方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及其排放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内置有一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一腔体、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正下方的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二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三腔体、也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四腔体、位于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正下方的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水油烟分离机的第五腔体和内置多层分隔式除毒除臭装置的第六腔体;所述焚烧炉与第一腔体之间、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之间、第四腔体与第五腔体之间、第五腔体与第六腔体之间及第六腔体与排放烟囱之间均通过烟道连接连接;且第五腔体与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之间相连;垃圾进入焚烧炉焚烧后,废气经由烟道进入第一腔体由一级水帘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冲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内置有一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一腔体、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正下方的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二级水帘喷淋装置的第三腔体、也内置有油水拦截板的第四腔体、位于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正下方的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内置水油烟分离机的第五腔体和内置多层分隔式除毒除臭装置的第六腔体;所述焚烧炉与第一腔体之间、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之间、第四腔体与第五腔体之间、第五腔体与第六腔体之间及第六腔体与排放烟囱之间均通过烟道连接连接;且第五腔体与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之间相连;垃圾进入焚烧炉焚烧后,废气经由烟道进入第一腔体由一级水帘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冲洗,油污经多次冲洗后进入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经由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初次过滤后清水回收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废气继续行进入第二腔体内,废气中的油水经油水拦截板拦截后滴入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废气继续向前行进,进入第三腔体由二级水帘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冲洗,油污经多次冲洗后进入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经由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再次过滤后清水回收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废气继续行进,废气中的油水再次经油水拦截板拦截后再次滴入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后清水回收进行循环利用;废气继续向前行进,在第五腔体内由水油烟分离机对油水进行分离后滴入油水收集器;再由油水收集器流入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后清水回收进行循环利用;废气继续向前行进,进入第六腔体由多层分隔式除毒除臭装置进行除毒除臭,消除废气中的最后有害物质,再经由烟道进入排放烟囱进行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设置第六腔体与烟囱之间的烟道上的强力风机,通过强力风机废气才会由烟道经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内进行行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的顶端设置有停电转换燃烧排放装置,停电后通过打开该停电转换燃烧排放装置进行通风;所述焚烧炉的焚烧炉胆底部设置有可翻转炉桥装置,通过可翻转炉桥装置对结块或石块进行清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电转换燃烧排放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手柄、转换盖和固定在排放烟囱下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转换盖的其中一末端均套接在第一转轴上,且第一调节手柄与转换盖的该末端相固定连接后两者可沿着第一转轴进行翻转,焚烧炉的上端向上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凸起部,通风口开设在该凸起部上,所述转换盖的底端内向上凹陷设置一与凸起部相适配的盖合槽;转换盖旋转至盖合在通风口时凸起部插入该盖合槽内后两者相密封后停止通风;转换盖旋转至离开通风口后,焚烧炉通过通风口和排放烟囱进行通风。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炉桥装置包括靠近焚烧炉胆底部两侧边设置的两个第二转轴和两个翻转炉桥,每个翻转炉桥的末端均套接在第二转轴上且可沿着第二转轴进行翻转;所述焚烧炉胆底部端面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大孔;每个翻转炉桥上设置有挡板,每个挡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小孔;每个挡板旋转至位于大孔区域上方时,挡板封闭大孔;每个挡板旋转至离开大孔区域时,大孔裸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翻转炉桥还包括第二调节手柄,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和挡板的其中一末端均套接在第二转轴上,且第二调节手柄与挡板的该末端相固定连接后两者可沿着第二转轴进行翻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循环过滤装置与第一腔体及第二水循环过滤装置与第三腔体之间均相连接,且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的顶端上均设置有喷淋头;一级水帘喷淋装置和二级水帘喷淋装置均包括多个由上之下依次分布的水帘板,每个水帘板均倾斜设置在喷淋腔体内,且相邻两个水帘板的延长线相交叉,且水由喷淋头喷出或废气从烟道排出后依次流向每个水帘板后均形成水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水帘喷淋装置和二级水帘喷淋装置均还包括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三腔体中间且呈竖直分布的折板,其中几个水帘板设置在该折板上,另外几个设置在第一腔体及第三腔体的一侧内壁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焚烧站的无害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水帘板分布为一层水帘板、二层水帘板、三层水帘板、四层水帘板和五层水帘板;所述一层水帘板与折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二层水帘板和四层水帘板设置在喷淋腔体的一侧内壁上,三层水帘板和五层水帘板设置在折板上;水由喷淋头喷出至一层水帘板后形成第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宾张增逸张小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