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辉专利>正文

高效散热的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60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磨床,包括“L”型结构的机架、工作平台、磨轮罩、吸水泵、蓄水箱和“U”型结构的出水板,所述磨轮罩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端,磨轮罩上端设有一安装孔,磨轮罩内设有一砂轮,出水板焊接固定于安装孔中,出水板下端顺着安装孔延伸至磨轮罩内部,出水板两侧的直板设置于砂轮的两侧,直板内部均设有一第一空腔,出水板上端的弧形板内部设有一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之间均相同,直板朝向砂轮的侧面处均设有一个以上与第一空腔相同的出水孔,弧形板上端固定安装一与第二空腔相通的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整体的降低砂轮上的温度,避免了砂轮上的温度传递到电机上,避免了电机的烧毁。

High efficiency heat dissipating gr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inder for efficient radiation, including the \L\ type structure frame, working platform, wheel cover, water pump, water tank and water in the \U\ type structure, the grinding wheel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working platform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grinding wheel,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grinding the wheel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wheel, welding fixed in the mounting hole, a mounting hole extending along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plate to cover the internal grinding wheel, on both sides of the water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ght, straight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vity, a water outlet plate upper arc plate has an internal cavity between the cavity and the second, second the first cavity is the same, straight toward the side of the grinding wheel and a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cavity of the same arc plate fixedly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a water inlet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n the grinding wheel as a whole, and avoid the temperature on the grinding wheel to be transmitted to the motor, thereby avoiding the burnout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散热的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磨床。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磨床是广泛被使用的装置,它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使用过程中,磨床通过高速旋转的砂轮来回磨削加工件,从而对加工件进行打磨加工。现如今在加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砂轮与加工件之间的温度过高,会对准砂轮与加工件之间的磨削面进行喷水,以避免加工件燃烧,但是这样喷水的方式只降低了加工件和砂轮外圈面上的温度,砂轮的两侧面与中间的温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降温,使得砂轮上的温度会传递到电机上,直至电机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磨床,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整体的降低砂轮上的温度,避免了砂轮上的温度传递到电机上,避免了电机的烧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磨床,包括“L”型结构的机架、工作平台、磨轮罩、吸水泵、蓄水箱和“U”型结构的出水板,所述工作平台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磨轮罩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端,磨轮罩下端开口,磨轮罩上端设有一安装孔,磨轮罩内设有一砂轮,砂轮下端顺着磨轮罩的开口延伸至外界,砂轮通过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为一电机,电机一端与所述的机架固定连接,出水板焊接固定于安装孔中,出水板下端顺着安装孔延伸至磨轮罩内部,出水板两侧的直板设置于砂轮的两侧,直板内部均设有一第一空腔,出水板上端的弧形板内部设有一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之间均相同,直板朝向砂轮的侧面处均设有一个以上与第一空腔相同的出水孔,弧形板上端固定安装一与第二空腔相通的进水管。作为优选,蓄水箱固定安装于工作平台一侧面上,蓄水箱朝向工作平台的一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水孔,工作平台内部正对于进水孔处均设有一倾斜设置的第一通道,工作平台表面上正对于第一通道处均垂直设有一条以上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上端与外界相通,第二通道上的开口中均固定安装一过滤网。作为优选,吸水泵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蓄水箱内部,吸水泵的吸水端上固定安装一吸水管,吸水管下端延伸至蓄水箱的底部,吸水泵的出水端上固定安装一软管,软管一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整体的降低砂轮上的温度,避免了砂轮上的温度传递到电机上,避免了电机的烧毁。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编码分别为:1为磨轮罩,2为软管,3为砂轮,4为第二通道,5为过滤网,6为工作平台,7为机架,8为第一通道,9为进水孔,11为蓄水箱,12为吸水管,13为吸水泵,14为出水板,15为进水管,16为第一空腔,17为安装孔,18为出水孔,19为第二空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高效散热的磨床,包括“L”型结构的机架7、工作平台6、磨轮罩1、吸水泵13、蓄水箱11和“U”型结构的出水板14,所述工作平台6固定安装于机架7上,磨轮罩1设置于工作平台6上端,磨轮罩1下端开口,磨轮罩1上端设有一安装孔17,磨轮罩1内设有一砂轮3,砂轮3下端顺着磨轮罩1的开口延伸至外界,砂轮3通过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为一电机,电机一端与所述的机架7固定连接,出水板14焊接固定于安装孔17中,出水板14下端顺着安装孔17延伸至磨轮罩1内部,出水板14两侧的直板设置于砂轮3的两侧,直板内部均设有一第一空腔16,出水板14上端的弧形板内部设有一第二空腔19,第二空腔19与第一空腔16之间均相同,直板朝向砂轮3的侧面处均设有一个以上与第一空腔16相同的出水孔18,弧形板上端固定安装一与第二空腔19相通的进水管15。蓄水箱11固定安装于工作平台6一侧面上,蓄水箱11朝向工作平台6的一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水孔9,工作平台6内部正对于进水孔9处均设有一倾斜设置的第一通道8,工作平台6表面上正对于第一通道8处均垂直设有一条以上的第二通道4,第二通道4上端与外界相通,第二通道4上的开口中均固定安装一过滤网5,避免铁屑进行第二通道中。吸水泵13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蓄水箱11内部,吸水泵13的吸水端上固定安装一吸水管12,吸水管12下端延伸至蓄水箱11的底部,吸水泵13的出水端上固定安装一软管2,软管2一端与进水管15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进行打磨时,启动吸水泵,通过吸水泵能有效的将蓄水箱中的水顺着软管注入出水板中,直至从出水板上的出水孔喷出,喷出的水能有效的对砂轮的两侧面进行降温,使砂轮进行整体的降温,喷出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的往下掉落,直至顺着磨轮罩下端的开口流出,流出的水能有效的与工作平台上的加工件接触,有效的带走加工件上的热量,落在工作平台上的水会顺着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进水孔重新的流动蓄水箱中,使水能形成循环,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整体的降低砂轮上的温度,避免了砂轮上的温度传递到电机上,避免了电机的烧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散热的磨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散热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结构的机架(7)、工作平台(6)、磨轮罩(1)、吸水泵(13)、蓄水箱(11)和“U”型结构的出水板(14),所述工作平台(6)固定安装于机架(7)上,磨轮罩(1)设置于工作平台(6)上端,磨轮罩(1)下端开口,磨轮罩(1)上端设有一安装孔(17),磨轮罩(1)内设有一砂轮(3),砂轮(3)下端顺着磨轮罩(1)的开口延伸至外界,砂轮(3)通过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为一电机,电机一端与所述的机架(7)固定连接,出水板(14)焊接固定于安装孔(17)中,出水板(14)下端顺着安装孔(17)延伸至磨轮罩(1)内部,出水板(14)两侧的直板设置于砂轮(3)的两侧,直板内部均设有一第一空腔(16),出水板(14)上端的弧形板内部设有一第二空腔(19),第二空腔(19)与第一空腔(16)之间均相同,直板朝向砂轮(3)的侧面处均设有一个以上与第一空腔(16)相同的出水孔(18),弧形板上端固定安装一与第二空腔(19)相通的进水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结构的机架(7)、工作平台(6)、磨轮罩(1)、吸水泵(13)、蓄水箱(11)和“U”型结构的出水板(14),所述工作平台(6)固定安装于机架(7)上,磨轮罩(1)设置于工作平台(6)上端,磨轮罩(1)下端开口,磨轮罩(1)上端设有一安装孔(17),磨轮罩(1)内设有一砂轮(3),砂轮(3)下端顺着磨轮罩(1)的开口延伸至外界,砂轮(3)通过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为一电机,电机一端与所述的机架(7)固定连接,出水板(14)焊接固定于安装孔(17)中,出水板(14)下端顺着安装孔(17)延伸至磨轮罩(1)内部,出水板(14)两侧的直板设置于砂轮(3)的两侧,直板内部均设有一第一空腔(16),出水板(14)上端的弧形板内部设有一第二空腔(19),第二空腔(19)与第一空腔(16)之间均相同,直板朝向砂轮(3)的侧面处均设有一个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