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国渊专利>正文

水带护桥结构以及消防输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1166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带护桥结构以及消防输水系统,属于消防设备领域,包括第一桥座、第二桥座以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桥体,多个桥体位于第一桥座与第二桥座之间且并排设置,每个桥体设置有供水带穿过的桥洞,多个桥体的多个桥洞并排设置;相邻桥体可拆卸连接,与第一桥座相邻的桥体与第一桥座可拆卸连接,与第二桥座相邻的桥体与第二桥座可拆卸连接。该水带护桥结构安装在公路上,水带需要横跨公路时,将水带穿过位于水带护桥结构上的桥洞,水带能够顺利到达公路对面,且车辆在护桥结构上行走,既不会影响交通,也不会造成水带被挤压损坏的情况发生,水带的使用范围广。

Structure of water belt protecting bridge and water conveyanc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se support bridge structure and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first bridge seat, second seat and two or more than two of the bridge, a bridge bod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eat and side by side bridge and a second bridge, each bridg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upply zone through the bridge, a bridge a bridge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adjacent bridge body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idge, adjacent to the bridge and the first bridge seat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and the bridge seat adjacent to the bridge and the bridge seat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is installed on the bridge on the road, across the road to hose, hose in hose will be through the bridge structure of the bridge, the water can reach across the road, and the vehicles at supporting the bridge, traffic is not affected, will not cause water being squeezed broken, use water guangzho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带护桥结构以及消防输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带护桥结构以及消防输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消防救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水源在道路的一侧而火灾现场则在道路的另一侧的情形,因而消防用的水带便需横穿道路,过往车辆碾压消防水带时会影响消防水带的正常供水乃至使消防水带爆裂,使消防救灾工作中断。反之,如果为了保障消防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道路实施临时封闭,那么毫无疑问会造成车辆积压、过往行人拥堵。在道路上临时架设对消防水带保护的护桥可以解决前述问题。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消防救援过程中水带的设置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在需要横跨公路进行水的输送时,水带直接置于公路上,受到来往车辆的碾压,容易损坏,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带护桥结构,以改善传统的效果救援过程中水带直接暴露在公路上易被碾压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输水系统,以改善传统的效果救援过程中水带直接暴露在公路上易被碾压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带护桥结构,包括第一桥座、第二桥座以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桥体,多个所述桥体位于所述第一桥座与所述第二桥座之间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桥体设置有供水带穿过的桥洞,多个所述桥体的多个所述桥洞并排设置;相邻所述桥体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一桥座相邻的所述桥体与所述第一桥座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二桥座相邻的所述桥体与所述第二桥座可拆卸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桥座的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的远离所述桥体的侧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二桥座的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的远离所述桥体的侧面设置为斜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桥体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相邻所述桥体的两个侧面相贴合,每个所述桥体的两个所述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卯结构和榫结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卯结构设置为凸起,所述榫结构设置为凹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为燕尾槽或者T形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桥体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且相对设置的安装面和通行面,所述凹槽的长度的延伸方向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且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安装面和所述通行面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桥体沿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具有两个连接面,每个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耳,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位于桥洞的径向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凸耳沿平行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凸出对应的所述连接面,相邻所述桥体的所述第一凸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桥座上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与与所述第一桥座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桥座上设置有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与与所述第二桥座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耳通过螺栓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耳呈矩形板状,相邻所述第一凸耳的相对应的板面贴合。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第一桥座10、所述第二桥座20以及所述桥体上设置有所述缓冲层。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输水系统,包括所述的水带护桥结构,还包括消防水带,所述消防水带穿过对应的所述桥洞。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带护桥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水带护桥结构安装在公路上,水带需要横跨公路时,将水带穿过位于水带护桥结构上的桥洞,水带能够顺利到达公路对面,且车辆在护桥结构上行走,既不会影响交通,也不会造成水带被挤压损坏的情况发生,水带的使用范围广。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带护桥结构,包括有第一桥座、第二桥座和多个桥体,多个桥体位于第一桥座和第二桥座之间且并排设置,相邻桥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桥体和第一桥座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桥体和第二桥座可拆卸连接,在确定需要通过的水带数量后,在第一桥座和第二桥座之间安装相应数量的桥体,每个桥体内设置有一个桥洞,可供一根水带穿过。水带穿过桥洞后,水可以正常输送,且车辆从护桥结构上通过,不会有压力直接作用在水带上,水带的使用安全可靠。按需设置桥体的数量,操作时更加便捷灵活,能够根据现场情况来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救援作业更加顺利的展开。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输水系统包括上述的水带护桥结构,具有上述水带护桥结构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带护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带护桥结构的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带护桥结构的桥体的一侧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带护桥结构的桥体的另一侧向视图。图标:10-第一桥座;11-第二凸耳;20-第二桥座;21-第三凸耳;30-桥体;32-连接面;34-通行面;35-桥洞;36-第一凸耳;37-卯结构;38-榫结构;40-缓冲层;5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在消防救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水源在道路的一侧而火灾现场则在道路的另一侧的情形,因而消防用的水带便需横穿道路,过往车辆碾压消防水带时会影响消防水带的正常供水乃至使消防水带爆裂,使消防救灾工作中断。反之,如果为了保障消防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道路实施临时封闭,那么毫无疑问会造成车辆积压、过往行人拥堵。鉴于此,本技术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水带护桥结构以及消防输水系统,需要横跨公路的地段,将水带护桥结构设置在公路上,然后,将水带穿过护桥结构的桥洞35,此时,水带能够顺利进行水的输送,且车辆和行人从护桥结构上通过,不会直接踩压水带,水带的使用寿命长。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带护桥结构以及消防输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座、第二桥座以及两个以上的桥体,多个所述桥体位于所述第一桥座与所述第二桥座之间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桥体设置有供水带穿过的桥洞,多个所述桥体的多个所述桥洞并排设置;相邻所述桥体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一桥座相邻的所述桥体与所述第一桥座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二桥座相邻的所述桥体与所述第二桥座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座、第二桥座以及两个以上的桥体,多个所述桥体位于所述第一桥座与所述第二桥座之间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桥体设置有供水带穿过的桥洞,多个所述桥体的多个所述桥洞并排设置;相邻所述桥体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一桥座相邻的所述桥体与所述第一桥座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二桥座相邻的所述桥体与所述第二桥座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座的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的远离所述桥体的侧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二桥座的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的远离所述桥体的侧面设置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轴线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相邻所述桥体的两个侧面相贴合,每个所述桥体的两个所述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卯结构和榫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卯结构设置为凸起,所述榫结构设置为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为燕尾槽或者T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带护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桥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国渊
申请(专利权)人:邵国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