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国川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0673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1~5份、黄柏3~6份、黄芩4~8份、黄栀子4~8份、生大黄2~6份、苦参3~6份、虎杖2~8份、生地榆2~8份、紫草4~6份、白芨1~5份、五倍子2~8份、天花粉2~8份、冰片3~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通过选择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制备出一种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安全度高,见效快,治疗烧烫伤效果好,能快速消除烧烫伤引起的疼痛、红肿等并发症,并防止烧烫伤面扩大、感染化脓,促使烧烫伤面快速愈合,不留疤痕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burn and scal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nc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treating burn and sca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1 to 5 of medical alcohol solution, Coptis Phellodendron 3 - 6, 4 - 8, baicalin Yellow Gardenia 4 ~ 8, 2 ~ 6 of rhubarb and Sophora 3 ~ 6 A, 2 - 8, Polygonum cuspidatum Sanguisorba 2 - 8, 4 - 6, shikonin from 1 to 5, Bletilla WuBeiZi 2 - 8, 2 - 8, trichosanthin - 5, borneol 3 75% 10 ~ 20.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proportion of pure natural, prepared a no stimulation, no side effect,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high safety, quick effect, burn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can quickly eliminate burns caused by pain, rednes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to prevent burns the expansion, purulent infection, promote rapid healing of burn surfa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ncture for treating burn s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皮肤热力烧伤(如火焰、开水等)最为多见。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烧伤深度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Ⅰ度烧伤损伤最轻,烧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Ⅱ度烧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Ⅲ度烧伤损伤最深,烧伤表面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Ⅲ度烧伤区域因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一般没有痛觉,烧伤后常常要经过几天才能区分深Ⅱ度与Ⅲ度烧伤。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患,主要是由沸水、沸油、摩托车排气管、太阳紫外线等接触人体表面,而导致局部皮肤、组织损伤,造成人体功能障碍、疼痛、局部坏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常伴潮红水肿,表面大量液体渗出,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痂为主要表现症状。烫伤轻者损及皮毛,甚则伤及肌肉筋内,严重者,火毒炽盛,伤津耗液,邪毒侵入营血,内攻脏腑而生诸症。临床上根据烫伤程度,将其分三度:Ⅰ度烫伤: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Ⅱ度烫伤:烫伤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Ⅲ度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中医学认为,烧烫伤是由于火热毒邪侵袭机体,导致肌表受损,脉络不通,热盛肉腐,肌表不全,津液淋沥,机体阴液亏损,可出现局部红肿、水泡、疮疡等临床症状,故外用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止痛为主。烧烫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四大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因行动不慎引起的皮肤烧伤或烫伤,轻者疼痛发红、重者起泡甚至表皮剥脱坏死,伤至骨头。如不及时医治,病邪和细菌侵入,不仅会扩大创面,皮肤溃烂,甚至造成感染,产生败血症,导致死亡。采用西药治疗烧烫伤虽然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的优点,但西药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但是这些组合物都存在下述问题,即见效慢,疗程长,效果差,不能自然愈合,甚至感染化脓,易留疤痕,且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烧烫伤药物以湿润烧伤膏为主,该膏体外擦,一天5次,每次外擦时需先清除上一次涂抹的药膏,这样造成患者痛苦不堪,而且费时费力,患者不易接受。那么如何对传统烧烫伤药剂的考察、比较研究和不断改进,以期或得一种广谱性医用和家庭用治疗烧烫伤的药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制备出一种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安全度高,见效快,治疗烧烫伤效果好,能快速消除烧烫伤引起的疼痛、红肿等并发症,并防止烧烫伤面扩大、感染化脓,促使烧烫伤面快速愈合,不留疤痕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1~5份、黄柏3~6份、黄芩4~8份、黄栀子4~8份、生大黄2~6份、苦参3~6份、虎杖2~8份、生地榆2~8份、紫草4~6份、白芨1~5份、五倍子2~8份、天花粉2~8份、冰片3~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0~20份。进一步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2~5份、黄柏4~6份、黄芩5~8份、黄栀子5~8份、生大黄3~6份、苦参4~6份、虎杖3~8份、生地榆3~8份、紫草5~6份、白芨2~5份、五倍子3~8份、天花粉3~8份、冰片4~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5~20份。进一步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4份、黄柏5份、黄芩6份、黄栀子6份、生大黄5份、苦参5份、虎杖5份、生地榆5份、紫草6份、白芨4份、五倍子5份、天花粉5份、冰片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6份。本专利技术配方所采用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栀子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生大黄性寒,味苦,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主治于跌打损伤,热毒痈疡等。苦参为豆科苦参属的变种,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植物中草药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虎杖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火解毒之功效。生地榆为蔷薇科地榆属植物;味苦、酸;性寒;归肝、肺、肾、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紫草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白芨性微寒,味辛、苦、甘、涩,归肺、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血、敛疮生肌之功效。五倍子性寒,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具有凉血止血、敛肺降火之功效。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气清香,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清凉泻火的功效。75%的医用酒精溶液,其中75%为体积分数,75%的医用酒精溶液具有下述作用:1)在涂药时杀灭伤口细菌;2)有效清洁伤口;3)可有效浸泡出中药组分内的有效成分;4)可保证药物长期贮存不变质。经实验证明,较其他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75%的医用酒精溶液杀菌作用最强。进一步地,所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在使用时,先摇晃使其内部组分混合均匀,再用药棉取用液体涂擦伤口,每次1~2遍,每天4~5次至伤口痊愈。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2)将黄连、黄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1~5份、黄柏3~6份、黄芩4~8份、黄栀子4~8份、生大黄2~6份、苦参3~6份、虎杖2~8份、生地榆2~8份、紫草4~6份、白芨1~5份、五倍子2~8份、天花粉2~8份、冰片3~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1~5份、黄柏3~6份、黄芩4~8份、黄栀子4~8份、生大黄2~6份、苦参3~6份、虎杖2~8份、生地榆2~8份、紫草4~6份、白芨1~5份、五倍子2~8份、天花粉2~8份、冰片3~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2~5份、黄柏4~6份、黄芩5~8份、黄栀子5~8份、生大黄3~6份、苦参4~6份、虎杖3~8份、生地榆3~8份、紫草5~6份、白芨2~5份、五倍子3~8份、天花粉3~8份、冰片4~5份、75%的医用酒精溶液15~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4份、黄柏5份、黄芩6份、黄栀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川
申请(专利权)人:谭国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