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180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限位腔的四角设有凹槽,所述限位腔的底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上均匀开设有导气孔,且导气孔贯穿上模,所述上模通过合页铰接有上压板,上压板对应限位腔的位置设有凸板,且上压板的一侧连接有掀手,所述上模的四角设有贯穿孔,下模对应贯穿孔的位置设有沉孔,本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通过限位腔对产品贴合位置进行限定,其位置贴合精确,能够有效避免残次品的产生,通过上压板对限位腔内的产品进行压合,保证产品的平整性,避免产品起皱现象,通过导气孔抽取产品中的气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治具结构
,具体为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液晶或接触面板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有利用光学胶将两板件贴合在一起的工艺步骤,背光源贴柔性石墨片长使用这种传统方法,其缺陷为:会出现起皱、气泡、位置偏移等不良品,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位置贴合精确,不起皱,无气泡,产品合格率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限位腔的四角设有凹槽,所述限位腔的底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上均匀开设有导气孔,且导气孔贯穿上模,所述上模通过合页铰接有上压板,上压板对应限位腔的位置设有凸板,且上压板的一侧连接有掀手,所述上模的四角设有贯穿孔,下模对应贯穿孔的位置设有沉孔,所述贯穿孔和沉孔之间贯穿连接有导柱,导柱的端部裸露至下模的底部且与导套连接,位于贯穿孔和沉孔之间的导柱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分布在沉孔内,所述下模对应限位腔的位置设有封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包括上模(1)和下模(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2),限位腔(2)的四角设有凹槽(12),所述限位腔(2)的底部设有缓冲垫(14),缓冲垫(14)上均匀开设有导气孔(8),且导气孔(8)贯穿上模(1),所述上模(1)通过合页(15)铰接有上压板(4),上压板(4)对应限位腔(2)的位置设有凸板(3),且上压板(4)的一侧连接有掀手(5),所述上模(1)的四角设有贯穿孔(6),下模(11)对应贯穿孔(6)的位置设有沉孔(7),所述贯穿孔(6)和沉孔(7)之间贯穿连接有导柱(10),导柱(10)的端部裸露至下模(11)的底部且与导套(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真空贴合治具结构,包括上模(1)和下模(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2),限位腔(2)的四角设有凹槽(12),所述限位腔(2)的底部设有缓冲垫(14),缓冲垫(14)上均匀开设有导气孔(8),且导气孔(8)贯穿上模(1),所述上模(1)通过合页(15)铰接有上压板(4),上压板(4)对应限位腔(2)的位置设有凸板(3),且上压板(4)的一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