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008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2:48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它包括下底座,下底座底面设有滚轮,下底座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下底座上方设有由多根连杆铰接而成的纵向伸缩机构,在纵向伸缩机构上方设有上底座,在上底座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槽,纵向伸缩机构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在上底座上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中部安装电动机,电动机的转轴,支撑座上方设有转盘,转盘与支撑座通过滚动机构连接,转轴端部与转盘中部连接,转盘上侧面设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上设有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方便的对目标区域冰情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监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冰情监测与冰凌灾害的预报预防是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高寒区内陆河道水文预报、水电大坝与长距离输水工程、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急需的应用技术,也是国家防汛减灾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冰情监测现场大多地处气象条件恶劣、交通、供电条件受限的野外环境,要实现对极寒区野外环境下对河流、湖泊、水库等现场冰情的连续自动监测将会遇到比常规条件下水文测报更大的困难,一般设备价格昂贵、功耗高、抗冻性差,特别是如何解决监测系统长期供电、在极低温(低于-30℃)环境下设备的正常工作的问题,是目前国际、国内水利工程与水文预报领域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能很方便的对目标区域冰情进行监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它包括下底座,下底座底面设有滚轮,下底座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下底座上方设有由多根连杆铰接而成的纵向伸缩机构,在纵向伸缩机构上方设有上底座,在上底座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槽,纵向伸缩机构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在上底座上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中部安装电动机,电动机的转轴,支撑座上方设有转盘,转盘与支撑座通过滚动机构连接,转轴端部与转盘中部连接,转盘上侧面设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上设有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上述滚动机构为滚珠或滚轮。上述连杆为伸缩杆。上述风速传感器为叶轮式叶轮式风速传感器。上述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输入口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数据接收端连接。上述控制器的供电端与太阳能供电装置连接。上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上述纵向伸缩机构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滚轴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纵向伸缩机构能很方便的控制上底座的高度,电动机能通过控制转盘的转动,从而使监测机构在不同的位置工作;监测机构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数据传回控制中心,由工作人员从接收的数据中分析覆冰的发展情况,如果工作人员分析得出该地区输电线路将会出现严重的覆冰情况,可以提前安排部署应对措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它包括下底座1,下底座1底面设有滚轮2,下底座1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3,下底座1上方设有由多根连杆4铰接而成的纵向伸缩机构5,在纵向伸缩机构5上方设有上底座6,在上底座6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槽7,纵向伸缩机构5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在上底座6上方设有支撑座8,支撑座8中部安装电动机9,电动机9的转轴10,支撑座8上方设有转盘11;如图2所示,转盘11与支撑座8通过滚动机构12连接,转轴10端部与转盘11中部连接,转盘11上侧面设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上设有风速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所述滚动机构12为滚珠或滚轮。所述连杆4为伸缩杆。所述风速传感器16为叶轮式叶轮式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15输入口连接,控制器15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数据接收端19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供电端与太阳能供电装置18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18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7。所述纵向伸缩机构5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7滚轴连接。授权公告号CN2017323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串口数据传输终端,包括与对方设备连接的RS-232C接口及其TTL电平转换电路、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其中,RS-232C接口连接RS-232C与TTL电平转换电路,RS-232C与TTL电平转换电路的接口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通讯接口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RS-232C与TTL电平转换电路模块、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电源及充电电路连接,RS-232C与TTL电平转换电路模块、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状态指示电路连接。该无线穿孔数据传输终端可直接用于本申请中,使用时,本系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通过RS-232C接口与无线串口数据传输终端连接,就能将各个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传达到控制中心。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连接,以及单片机对各个传感器的控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本申请中不在赘述。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纵向伸缩机构能很方便的控制上底座的高度,电动机能通过控制转盘的转动,从而使监测机构在不同的位置工作;如图3所示,监测机构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数据传回控制中心,由工作人员从接收的数据中分析覆冰的发展情况,如果工作人员分析得出该地区输电线路将会出现严重的覆冰情况,可以提前安排部署应对措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底座(1),下底座(1)底面设有滚轮(2),下底座(1)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3),下底座(1)上方设有由多根连杆(4)铰接而成的纵向伸缩机构(5),在纵向伸缩机构(5)上方设有上底座(6),在上底座(6)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槽(7),纵向伸缩机构(5)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在上底座(6)上方设有支撑座(8),支撑座(8)中部安装电动机(9),电动机(9)的转轴(10),支撑座(8)上方设有转盘(11),转盘(11)与支撑座(8)通过滚动机构(12)连接,转轴(10)端部与转盘(11)中部连接,转盘(11)上侧面设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上设有风速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所述风速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15)输入口连接,控制器(15)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数据接收端(19)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供电端与太阳能供电装置(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寒区冰情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底座(1),下底座(1)底面设有滚轮(2),下底座(1)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3),下底座(1)上方设有由多根连杆(4)铰接而成的纵向伸缩机构(5),在纵向伸缩机构(5)上方设有上底座(6),在上底座(6)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槽(7),纵向伸缩机构(5)的连杆分别与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在上底座(6)上方设有支撑座(8),支撑座(8)中部安装电动机(9),电动机(9)的转轴(10),支撑座(8)上方设有转盘(11),转盘(11)与支撑座(8)通过滚动机构(12)连接,转轴(10)端部与转盘(11)中部连接,转盘(11)上侧面设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上设有风速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所述风速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娜黄海洋喻圣周娟向官腾周采薇王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