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梅专利>正文

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905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包括阀体,阀体顶部的左端设有出水接头,阀体顶部左端的内侧从左到右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右侧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阀芯和第二密封阀芯,阀体顶部的右端设有套管,套管内侧的左端套设有限位套件,限位套件的内侧套设有连杆,限位套件的右侧设有限位顶筒,限位顶筒的右端设有紧固盘,紧固盘中部的内腔穿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体的内部分别设置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配合在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的内侧设置的第一密封阀芯和第二密封阀芯,使得该给水栓,具有双重密封效果,大大提升了给水栓的密封防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
本技术涉及农田水利灌溉
,具体为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
技术介绍
给水栓是农田水利管道灌溉工程中供水管网上的放水、出水设备,是田间用水的关键构件,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正常抗旱放水浇地作业的进行,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传统的给水栓使用损失率大,资料显示:新建管道灌溉工程给水栓五年内的保有率几乎为零,给水栓被盗损坏是我国农田管道灌溉工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一些具有防盗性的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通常为单阀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漏水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具备密封防漏效果好,检修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目前农田灌溉用的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的防漏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包括阀体和阀体外侧设置的隐蔽结构,所述阀体顶部的左端设有出水接头,所述阀体顶部左端的内侧从左到右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所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右侧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阀芯和第二密封阀芯,所述阀体顶部的右端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包括阀体(1)和阀体(1)外侧设置的隐蔽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顶部的左端设有出水接头(2),所述阀体(1)顶部左端的内侧从左到右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法兰(6)和第二密封法兰(7),所述第一密封法兰(6)和第二密封法兰(7)右侧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阀芯(8)和第二密封阀芯(9),所述阀体(1)顶部的右端设有套管(10),所述套管(10)内侧的左端套设有限位套件(11),所述限位套件(11)的内侧套设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远离限位套件(11)的一端与第二密封阀芯(9)相连接,且连杆(15)的左端还贯穿第二密封阀芯(9)与第一密封阀芯(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隐蔽螺杆自压式给水栓,包括阀体(1)和阀体(1)外侧设置的隐蔽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顶部的左端设有出水接头(2),所述阀体(1)顶部左端的内侧从左到右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法兰(6)和第二密封法兰(7),所述第一密封法兰(6)和第二密封法兰(7)右侧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阀芯(8)和第二密封阀芯(9),所述阀体(1)顶部的右端设有套管(10),所述套管(10)内侧的左端套设有限位套件(11),所述限位套件(11)的内侧套设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远离限位套件(11)的一端与第二密封阀芯(9)相连接,且连杆(15)的左端还贯穿第二密封阀芯(9)与第一密封阀芯(8)相连接,所述连杆(15)右端的内腔设有空腔(16),所述限位套件(11)的右侧设有限位顶筒(12),所述限位顶筒(12)的右端设有紧固盘(13),所述紧固盘(13)中部的内腔穿接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位于紧固盘(13)两侧且靠近紧固盘(13)位置的外侧均设有固定盘(17),所述紧固盘(13)螺纹安装在套管(10)的内侧,所述套管(10)右端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梅
申请(专利权)人:葛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