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88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包括中心轴、主动轴、从动轴、次从动轴、螺母、外壳、直线阻尼器、柱体,所述中心轴依次穿过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所述次从动轴,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整体配合设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直线阻尼器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活动端与所述柱体一端固定,所述柱体穿过所述次从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固定,所述主动轴和所述次从动轴呈圆柱形,中心设有通孔,且一端均设有螺旋面,所述从动轴中部呈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零部件结构简单紧凑、加工简便,整体尺寸小,空间利用率高,零部件呈直线排列,外壳为直筒型,运行更加平稳,更加美观,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位置、不同的安装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
技术介绍
阻尼器应用在不同地方或不同工作环境就有不同的阻尼作用,可用于减振、防震、允许低速移动,在速度或加速度超过相应的值时闭锁,形成刚性支撑。现有的阻尼器机构普遍占据空间较大,零件偏多且复杂,安装至洗衣机盖板、马桶盖时,安装费时,适用的安装条件较单一,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缩小阻尼器机构整体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其适用安装范围。技术方案: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包括中心轴、主动轴、从动轴、次从动轴、螺母、外壳、直线阻尼器、柱体,所述中心轴依次穿过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所述次从动轴,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整体配合设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直线阻尼器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活动端与所述柱体一端固定,所述柱体穿过所述次从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固定,所述主动轴和所述次从动轴呈圆柱形,中心设有通孔,且一端均设有螺旋面,所述从动轴中部呈方形。中心轴在外界的作用力下旋转,主动轴随之旋转,从动轴呈方形,因为外壳的限制不能随之旋转,在主动轴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主动轴(2)、从动轴(3)、次从动轴(4)、螺母(5)、外壳(6)、直线阻尼器(7)、柱体(8),所述中心轴(1)依次穿过所述主动轴(2)、所述从动轴(3)、所述次从动轴(4),所述螺母(5)固定于所述中心轴(1)的一端,整体配合设于所述外壳(6)中,所述直线阻尼器(7)一端与所述外壳(6)连接,且活动端与所述柱体(8)一端固定,所述柱体(8)穿过所述次从动轴(4),与所述从动轴(3)固定,所述主动轴(2)和所述次从动轴(4)呈圆柱形,中心设有通孔,且一端均设有螺旋面,所述从动轴(3)中部呈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主动轴(2)、从动轴(3)、次从动轴(4)、螺母(5)、外壳(6)、直线阻尼器(7)、柱体(8),所述中心轴(1)依次穿过所述主动轴(2)、所述从动轴(3)、所述次从动轴(4),所述螺母(5)固定于所述中心轴(1)的一端,整体配合设于所述外壳(6)中,所述直线阻尼器(7)一端与所述外壳(6)连接,且活动端与所述柱体(8)一端固定,所述柱体(8)穿过所述次从动轴(4),与所述从动轴(3)固定,所述主动轴(2)和所述次从动轴(4)呈圆柱形,中心设有通孔,且一端均设有螺旋面,所述从动轴(3)中部呈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所述主动轴(2)、所述从动轴(3)、所述次从动轴(4)、所述直线阻尼器(7)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外壳(6)截面呈正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扣俊孙保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凯中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市吉凯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