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6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所述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包括悬挑架和设置于所述悬挑架同侧两端的吊架和配重箱,所述配重箱短于所述吊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吊架包括至少三层叠设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框结构,其底端设有钢笆片,每两个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吊架远离配重箱的一侧。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使用过程简单、快捷并且能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吊升安装过程中,耗时短、节省人力、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施工用操作架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施工用移动悬挑操作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建筑业不断发展,建筑产品外墙设计越来越趋于新颖,外墙施工作业周期越来越长,大面积的外墙的施工也一直是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及难点。传统工艺往往采取在外墙外搭设落地操作架作为外墙的施工操作平台,材料占用率较大,施工效率低,而且在某些特殊部位不能满足落地架的搭设,往往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保证落地操作架的搭设,大幅增加了施工难度,这也是目前国内建筑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传统外墙施工操作架搭设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屋面安装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施工过程中只需通过一次安装便可移动使用操作架,使用过程简单、快捷并且能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吊升安装过程中,耗时短、节省人力、安全可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包括悬挑架和设置于所述悬挑架同侧两端的吊架和配重箱,所述配重箱短于所述吊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吊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框结构,其底端设有钢笆片,多个所述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用于攀爬的爬梯,所述爬梯位于吊架远离配重箱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悬挑架包括立柱、与立柱十字交叉设置的悬挑杆、以及对称设置在立柱和悬挑杆之间的斜撑,所述立柱、悬挑杆和斜撑形成三角形房屋顶结构,所述配重箱和吊架设置于所述悬挑杆同侧的两端。优选的,所述配重箱包括配重块、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下部的移动机构,所述配重块远离所述吊架设置。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底座四个角处的万向轮。优选的,多个所述爬梯位于吊架外侧的同一边。优选的,所述吊架和悬挑杆的悬挑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基于屋面安装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施工过程中只需通过一次安装便可移动使用操作架,使用过程简单、快捷并且能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吊升安装过程中,耗时短、节省人力、安全可靠。同时,在外墙施工时只需要推动操作架就可以覆盖整个外墙区域,该操作架具有拆装方便、重复利用率高、加快施工进度以及降低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技术提供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外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包括悬挑架和设置于所述悬挑架同侧两端的吊架和配重箱。所述悬挑架包括立柱1、与立柱1十字交叉设置的悬挑杆2、以及对称设置在立柱1和悬挑杆2之间的斜撑3,所述立柱1、悬挑杆2和斜撑3形成三角形房屋顶结构,增加结构稳固性。立柱1、悬挑杆2及斜撑3采用截面40mm*80mm的方钢。所述配重箱用截面50mm*50mm的角钢焊接而成,以上均为标准型材,采购方便,缩短操作架的加工时间,且能够快速实现更换,维修方便。所述配重箱和吊架设置于所述悬挑杆2同侧的两端,所述配重箱短于所述吊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配重箱放置于女儿墙10内侧的楼层板上,女儿墙10的墙体位于所述配重箱与吊架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吊架位于女儿墙10的外侧,由此形成一种悬挑结构,便于进行外墙加工。所述吊架和悬挑杆2的悬挑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便快速拆装。所述吊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操作平台7,所述操作平台7为矩形框结构,每两层操作平台7的间距为1.8m。每层操作平台7的底端设有钢笆片9,所述钢笆片9具有均匀菱形孔状的结构,具有防滑、耐磨、强度大、承载重量大、耐高温等功能,更适宜于外墙施工的危险作业中。所述操作平台7采用截面20mm*40mm的方钢焊接而成,操作平台7的数目可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整。多个操作平台7之间设有用于攀爬的爬梯8,所述爬梯8位于吊架远离配重箱的一侧,即吊架的外侧,人攀爬时可与相对侧的配重箱保持力平衡。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爬梯8在吊架外侧的同一边,便于人在同一方向上直接上到需要层级的操作平台7上作业,节省辅助时间。所述配重箱包括配重块4、底座5及设置于所述底座5下部的移动机构6,所述移动机构6为设置在所述底座5的四个角处的万向轮,方便对操作架进行移动,以便覆盖整个外墙区域,实现外墙作业面的连续施工。使用中需将万向轮固定,人员可在吊架三个操作平台施工作业,通过解锁万向轮可实现平台移动,从而完成整个外墙的施工作业。所述配重块4远离所述吊架设置,由此形成平衡稳定的结构,通过配重块4平衡下吊架的人物重量,防止倾覆,提高外墙操作的安全性。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基于屋面安装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施工过程中只需通过一次安装便可移动使用操作架,使用过程简单、快捷并且能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吊升安装过程中,耗时短、节省人力、安全可靠。同时,在外墙施工时只需要推动操作架就可以覆盖整个外墙区域,该操作架具有拆装方便、重复利用率高、加快施工进度以及降低成本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架和设置于所述悬挑架同侧两端的吊架和配重箱,所述配重箱短于所述吊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吊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框结构,其底端设有钢笆片,多个所述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用于攀爬的爬梯,所述爬梯位于吊架远离配重箱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架和设置于所述悬挑架同侧两端的吊架和配重箱,所述配重箱短于所述吊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吊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框结构,其底端设有钢笆片,多个所述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用于攀爬的爬梯,所述爬梯位于吊架远离配重箱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吊式外墙移动悬挑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架包括立柱、与立柱十字交叉设置的悬挑杆、以及对称设置在立柱和悬挑杆之间的斜撑,所述立柱、悬挑杆和斜撑形成三角形房屋顶结构,所述配重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吴浩然吴梦杰陈晓宋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