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52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06
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防水卷材层和太阳能电池层,所述防水卷材层的两面均设置有粘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自洁层、第一玻璃层、增透膜层、第二玻璃层和成品光伏电池层,所述成品光伏电池层与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层和增透膜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第一玻璃层和增透膜层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实牢靠、光电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
本技术属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现在各国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西广袤严寒、地形多样和居住分散的现实条件下,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由于太阳能量密度低,光伏电池板的铺设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空间阻碍了光伏化的发展。而屋顶面积广阔,采光效果好,自然而言成为光伏产业青睐的对象。如何利用这部分空间成为光伏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410276B,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6月8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种屋面光伏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防水卷材基材、柔性薄膜光伏电池组件、膜层和涂料层。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备屋面光伏防水卷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防水卷材基材的制备:将防水卷材基材表面的一侧清理干净备用;(2)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将表面用含氟TPT聚酯膜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封装的柔性薄膜光伏电池组件正面涂覆纳米级有机硅丙烯酸涂料或纳米级氟碳涂料;(3)合并封装:按照柔性薄膜光伏电池组件、西卡单组分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粘剂、防水卷材基材的顺序依次层叠,经过辊压和层压机抽真空处理,使各层组件紧密粘合,即得产品。该产品采用了非晶硅等柔性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可以利用不锈钢或各种聚合物等质轻柔软的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的衬底,使之具有柔软、轻薄和可绕曲等优点;兼具防水、增强抗裂和光伏发电等多重使用功能。但是非晶硅等柔性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本身的材质使得其制作成本高昂,而且由于现今的柔性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技术不是很成熟,其光电转换效率不高,这些因素导致了柔性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经济效益并不到,现阶段还无法做到大面积的应用,而且从卷材的结构可以看出,该卷材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隔热措施,对于需要在太阳底下长期暴晒其内里包含多样化学材质的产品,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诸多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实牢靠、光电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双玻光伏防水卷材。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防水卷材层和太阳能电池层,所述防水卷材层的两面均设置有粘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自洁层、第一玻璃层、增透膜层、第二玻璃层和成品光伏电池层,所述成品光伏电池层与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层和增透膜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第一玻璃层和增透膜层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自洁层为超疏水自洁材料或是内含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TiO2)的超亲水自洁材料。超疏水自洁涂料分为有机硅树脂类纳米涂料和氟碳型纳米涂料,有机硅树脂类纳米涂料涂在基材表面,由于涂料本身具有疏水特性,加上涂料可以填平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凹凸不平的小孔和毛细孔,使得材料表面光滑均匀,对水也有很强的排斥作用;而超亲水自洁材料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使膜表面吸咐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分解而除去并杀死表面微菌,达到自洁的目的。所述支架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当隔热层为空气层时,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当隔热层为真空层时,所述右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抽气的单向导气阀门。所述防水卷材层为TPO防水卷材、氯乙烯卷材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卷材、EVA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卷材中的一种。所述增透膜层为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镀层厚度为λ(2n-1)/4,其中λ为300nm到1100n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利用位于防水卷材层背面的粘接层采用冷胶工艺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建筑物基层表面,结实牢靠,利用支架在两层玻璃之间隔出的真空层可以有效增强光伏电池隔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2、本技术采用中间设置有间隙的左框架和右框架作为支架的主体结构,可以在用空气作为隔热层时防止因温度升高气体膨胀破坏粘接层。3、本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层中设置增透膜,并对其材质和厚度做了限制,这样设置的增透膜可以增加该波长段光线透过钢化玻璃的几率,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隔热层为空气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隔热层为真空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防水卷材层1,太阳能电池层2,粘接层3,自洁层4,第一玻璃层5,增透膜层6,第二玻璃层7,成品光伏电池层8,连接器9,隔热层10,支架11,左框架12,右框架13,间隙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4,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材质为TPO防水卷材、氯乙烯卷材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卷材、EVA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卷材中的一种的防水卷材层1和太阳能电池层2,所述防水卷材层1的两面均设置有粘接层3,所述太阳能电池层2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自洁层4、第一玻璃层5、增透膜层6、第二玻璃层7和成品光伏电池层8,所述增透膜层6为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镀层厚度为λ(2n-1)/4,其中λ为300nm到1100nm,所述成品光伏电池层8与连接器9相连接,连接器9连接有正负极导线,正负极导线采用封闭式雌雄快速接口,所述导线外面用防水胶为保护层,并采用防水胶条对导线进行保护,在工厂内用PP-PE材料专用胶水将连接器9粘接到防水卷材上,经过辊压和高压釜处理,使各层紧密粘合,所述第一玻璃层5和增透膜层6之间设置有空气层10,第一玻璃层5和增透膜层6之间通过支架11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1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合金、陶瓷、玻璃或有机材料,支架11包括左框架12和右框架13。当隔热层为空气层时,所述左框架12和右框架13之间设置有间隙14;当隔热层为真空层时,所述右框架13上设置有用于抽气的单向导气阀门。本防水卷材中的成品光伏电池层8采用单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较传统的多晶硅电池以及流行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是理想的光伏发电材料。本技术在制作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将氯化镁增透膜通过特殊工艺涂敷在第二玻璃层7上;步骤二:将支架11通过冷粘法粘接在经过步骤一处理过的第二玻璃层7上;步骤三:将超亲水涂层或超疏水涂层通过喷涂的方式涂敷在第一玻璃层5上;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处理过的第一玻璃层5通过冷粘法粘接在支架11上;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光伏层通过冷粘法粘接在防水卷材层1上;步骤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光伏防水卷材通过冷粘法粘接在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基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防水卷材层(1)和太阳能电池层(2),所述防水卷材层(1)的两面均设置有粘接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2)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自洁层(4)、第一玻璃层(5)、增透膜层(6)、第二玻璃层(7)和成品光伏电池层(8),所述成品光伏电池层(8)与连接器(9)相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层(5)和增透膜层(6)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0),第一玻璃层(5)和增透膜层(6)之间通过支架(11)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玻光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防水卷材层(1)和太阳能电池层(2),所述防水卷材层(1)的两面均设置有粘接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2)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自洁层(4)、第一玻璃层(5)、增透膜层(6)、第二玻璃层(7)和成品光伏电池层(8),所述成品光伏电池层(8)与连接器(9)相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层(5)和增透膜层(6)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0),第一玻璃层(5)和增透膜层(6)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洲郭嘉吴华东黄国鹏张书强刘诗银袁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