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海漫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良的海漫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水建筑物下游,由于水流经消力池下泄后余能仍较大,且水流扩散度不够、流速分布不均匀,会对河床造成严重冲刷现象。为进一步消除水流的余能,更好地均匀扩散水流、调整流速分布和保护河床不受冲刷,一般采取在消力池下游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以形成海漫结构,目前国内水电工程如藏木水电站、沙沱水电站等工程中消力池下游的海漫结构通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形成,由于现有的海漫结构设置单一,对水流的余能消除效果不明显,通过增加海漫结构的占地面积以保证水流消能效果,导致建筑成本高以及施工量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海漫结构对水流的余能进行了消除,但是海漫结构的尾端仍然会冲刷河床,河床在长期冲刷过程中容易受损,目前,在海漫结构的端部设有一些结构以防止冲刷河床或者通过设置防冲槽,但是往往效果不明显,而且会增加海漫结构的施工难度,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海漫结构以达到对水流余能高效消除、提高施工便捷度以及减少河床的冲刷力度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海漫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泄水建筑物的消力池下游尾端沿水流方向相继设置的混凝土板和网笼架,所述混凝土板上设有呈网格状排列的多个混凝土墩和基槽,且各个混凝土墩和基槽之间分别在混凝土板的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相互交错排列分布,混凝土墩的截面设为梯形状且沿水流方向设有迎水坡面,各个基槽内均填充有若干块石;所述混凝土板的下游尾端设置有倾斜的缓流坡板,混凝土板的尾端与所述网笼架相连接,且网笼架的一侧沿水流方向设有与缓流坡板相适应的倾斜坡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泄水建筑物的消力池下游尾端沿水流方向相继设置的混凝土板和网笼架,所述混凝土板上设有呈网格状排列的多个混凝土墩和基槽,且各个混凝土墩和基槽之间分别在混凝土板的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相互交错排列分布,混凝土墩的截面设为梯形状且沿水流方向设有迎水坡面,各个基槽内均填充有若干块石;所述混凝土板的下游尾端设置有倾斜的缓流坡板,混凝土板的尾端与所述网笼架相连接,且网笼架的一侧沿水流方向设有与缓流坡板相适应的倾斜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坡面的坡度设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大渡河沙坪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