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702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09
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涉及变电站防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变电站容易遭受水浸,进而导致站内设施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壳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水层,外壳的底部开口通过重力坝密封,外壳的顶部开口通过阻塞件密封,吸水芯位于重力坝和阻塞件之间,固定栓固定在重力坝底部,固定栓用于将重力坝固定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在变电站外围,用于为变电站防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防涝

技术介绍
由于部分变电站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站内自然排水能力有限,近年来变电站周边建筑物、道路地基不断升高,这对地势相对较低的变电站埋藏了隐患。目前变电站的防涝作业主要依靠防洪沟、雨棚等完成,虽然措施简单,容易完成,但同时存在着防涝能力不足,雨水容易聚集的问题,难以对变电站提供雨水防护,严重威胁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变电站容易遭受水浸,进而导致站内设施损坏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包括:外壳1、防水层2、阻塞件3、吸水芯4、重力坝5和固定栓6;外壳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水层2,外壳1的底部开口通过重力坝5密封,外壳1的顶部开口通过阻塞件3密封,吸水芯4位于重力坝5和阻塞件3之间,固定栓6固定在重力坝5底部,固定栓6用于将重力坝5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栓6的侧壁上设有两根弹簧管7,两根弹簧管7垂直于固定栓6呈一条直线排布,两根弹簧管7的末端均连接有串联件8。本技术能够通过重力和埋地固定在地面,抓地能力强,能够避免本技术在水流冲击下移动,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防水层(2)、阻塞件(3)、吸水芯(4)、重力坝(5)和固定栓(6);外壳(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水层(2),外壳(1)的底部开口通过重力坝(5)密封,外壳(1)的顶部开口通过阻塞件(3)密封,吸水芯(4)位于重力坝(5)和阻塞件(3)之间,固定栓(6)固定在重力坝(5)底部,固定栓(6)用于将重力坝(5)固定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防水层(2)、阻塞件(3)、吸水芯(4)、重力坝(5)和固定栓(6);外壳(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水层(2),外壳(1)的底部开口通过重力坝(5)密封,外壳(1)的顶部开口通过阻塞件(3)密封,吸水芯(4)位于重力坝(5)和阻塞件(3)之间,固定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科王喜春张贺林王宇王立靖刘鲁嘉栗大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