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85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并且主要对前掌区和后跟区进行有针对性的仿生设计,根据鸵鸟足第Ⅲ趾下方的足垫及内部三条趾缓冲垫的仿生设计,将缓震前掌区和缓震后跟区均分为内层缓震结构、中间层过渡结构及外层承压结构,内层结构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三个内层缓震结构,三个内层缓震结构的宽度比为3:6:5,厚度比为5:8:7,长度比为10:14: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改善运动鞋的缓震效果。

A kind of bionic slow epicenter of sports sho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nic sports shoes bottom and mainly to slow the epicenter, forefoot area and the heel area for the bionic design of bionic design, according to Article III of the ostrich foot below the toe pads and internal three toe cushion, the forefoot cushioning area moderate shock reg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ner heel the cushioning,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outer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transition structure, the inner structure includes three parallel inner set cushioning, three inner cushioning structure width is 3:6:5, thickness is 5:8:7, the length ratio of 10:14:13.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ushioning effect of the sports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
本技术属于工程仿生
,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仿鸵鸟足垫结构及材料特性的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
技术介绍
运动鞋的缓震性能是指鞋底吸收或降低震荡波的能力,是运动鞋最主要的性能之一。目前提高运动鞋缓震性能主要从鞋底材料和鞋底结构两方面入手,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面向整个足部,且效果有限。很少有研究将前掌区及后跟区的材料选取与结构设计作为重点,缓震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而运动中前掌区和后跟区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有效分散这两个区域的压力,成为高性能缓震运动鞋中底设计的关键,具有优异缓震性能的运动鞋中底研制势在必行。鸵鸟生活在沙漠及荒原地区,是现存最大的双足平胸鸟类,它不会飞行,但具有极强的奔跑能力,能以60km/h的速度奔跑30min而不感觉疲惫,冲刺速度可以达到80km/h,是名不虚传的赛跑健将。研究发现,鸵鸟足优异的缓冲性能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足部结构,鸵鸟足仅有两趾(第Ⅲ趾和第Ⅳ趾),并且两趾下方都覆盖有厚厚的足垫,在高速奔跑触地过程中,足部与地面发生接触产生巨大的冲击,足垫受压并通过自身形变特点,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当鸵鸟足部离地瞬间,受压的足垫恢复原状,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震前掌区、缓震后跟区;所述缓震前掌区包括前掌缓震内层结构、前掌中间层过渡结构以及前掌外层承压结构,前掌缓震内层结构位于前掌外层承压结构内部,前掌中间层过渡结构填充在前掌外层承压结构与前掌缓震内层结构之间;缓震后跟区包括后跟缓震内层结构、后跟中间层过渡结构以及后跟外层承压结构,后跟缓震内层结构位于后跟外层承压结构内部,后跟中间层过渡结构填充在后跟外层承压结构与后跟缓震内层结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震前掌区、缓震后跟区;所述缓震前掌区包括前掌缓震内层结构、前掌中间层过渡结构以及前掌外层承压结构,前掌缓震内层结构位于前掌外层承压结构内部,前掌中间层过渡结构填充在前掌外层承压结构与前掌缓震内层结构之间;缓震后跟区包括后跟缓震内层结构、后跟中间层过渡结构以及后跟外层承压结构,后跟缓震内层结构位于后跟外层承压结构内部,后跟中间层过渡结构填充在后跟外层承压结构与后跟缓震内层结构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中间层过渡结构与前掌外层承压结构的厚度比例为1:1;后跟中间层过渡结构与后跟外层承压结构的厚度比例为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缓震内层结构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一号内层缓震结构、二号内层缓震结构、三号内层缓震结构;一号内层缓震结构、二号内层缓震结构及三号内层缓震结构之间的宽度比为3:6:5,厚度比为5:8:7,长度比为10:14:1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王海涛于海滨韩佃雷吉巧丽凌雷李国玉孙殿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