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79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公开了一种苗木支撑架,包括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设在同一轴线上;还包括上端部与上定位环(1)连接的支撑杆(3),支撑杆(3)环形均布排列在上定位环(1)的下方,下定位环(2)与支撑杆(3)的下端连接,下定位环(2)的上设有均布排列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端部均设有与连接杆(4)铰接的套环(5),套环(5)套设在支撑杆(3)上且可在支撑杆(3)上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苗木的生长情况调节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之间的距离,避免对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随着苗木的生长,对苗木挤压造成损害。

A seedling suppor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discloses a seedling supporting frame, 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ring (1) and a lower positioning ring (2), on the positioning ring (1) and a lower positioning ring (2) in the same axis; also comprises an upper end part and the upper positioning ring (1) support bar connection (3), supporting rods (3) are arranged in the annular cloth on the positioning ring (1) below the positioning ring (2) and the supporting rod (3)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a lower positioning ring (2) is provided with a uniform arrangement of the connecting rod (4), a connecting rod (4). The end are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rod (4) hinged collar (5), ring (5) is sleev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3) and the supporting rod (3) slide up and down. The utility model regulat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positioning ring and the lower positioning ring through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and avoids damage to the seedling extrusion caused by the upper positioning ring and the lower positioning ring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苗木支撑架。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城市绿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树木在移栽过后需要支撑架加以固定,以防止树木因大风等原因发生倒伏现象。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三到四个竹竿或者木头用绳索固定支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竿和木头都会腐朽,其强度也会降低,支撑保护能力也随之降低,而且使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的支撑架的长短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树木的具体高度进行调节,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自动调节,支撑能力弱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支撑能力强的苗木支撑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苗木支撑架,包括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设在同一轴线上;还包括上端部与上定位环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环形均布排列在上定位环的下方,下定位环与支撑杆的下端连接,下定位环的上设有均布排列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均设有与连接杆铰接的套环,套环套设在支撑杆上且可在支撑杆上上下滑动;支撑杆包括支撑管和设在支撑管内的伸缩杆,伸缩杆在支撑管内上下移动,上定位环与伸缩杆的上端部铰接,套环套设在支撑管上。作为优选,伸缩杆的下端上设有向下倾斜的调节齿,支撑管的内部设有与调节齿配合的定位齿,定位齿与支撑管的内壁铰接,定位齿通过转轴在支撑管内上下转动,转轴的外壁上设有与转轴固定连接的限位片,支撑管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片配合的定位片。作为优选,转轴通过固定杆与支撑管连接,限位片设在转轴的下方且向支撑管的内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定位片设在转轴的下方,定位片的下端与支撑管固定连接且向远离支撑管内壁方向倾斜设置。作为优选,支撑管上设有与支撑管固定连接的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套环设在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作为优选,支撑管的底端设有与支撑管固定连接的圆形支撑座,支撑管与圆形支撑座铰接且在圆形支撑座上转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将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分别套在苗木上,随着苗木的生长带动通过套环带动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向上移动,避免下定位环嵌入到苗木中,影响苗木的生长,通过苗木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实用性,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M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N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上定位环、2—下定位环、3—支撑杆、4—连接杆、5—套环、6—支撑管、7—伸缩杆、8—调节齿、9—定位齿、10—转轴、11—限位片、12—定位片、13—上限位环、14—下限位环、15—圆形支撑座、16—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苗木支撑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设在同一轴线上;还包括上端部与上定位环1连接的支撑杆3,支撑杆3环形均布排列在上定位环1的下方,下定位环2与支撑杆3的下端连接,下定位环2的上设有均布排列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端部均设有与连接杆4铰接的套环5,套环5套设在支撑杆3上且可在支撑杆3上上下滑动;支撑杆3包括支撑管6和设在支撑管6内的伸缩杆7,伸缩杆7在支撑管6内上下移动,苗木生长时,伸缩杆7随之向上移动,上定位环1与伸缩杆7的上端部铰接,方便根据苗木的大小调节支撑杆3与地面的角度,保证支撑杆3支撑苗木的稳定性,套环5套设在支撑管6上,套环5带动下定位环2在支撑管6上上下移动。在苗木生长时,由于苗木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随着苗木的生长,苗木带动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向上移动,避免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挤压苗木影响苗木的生长,伸缩杆7的下端上设有向下倾斜的调节齿8,支撑管6的内部设有与调节齿8配合的定位齿9,定位齿9与支撑管6的内壁铰接,定位齿9通过转轴10在支撑管6内上下转动,转轴10的外壁上设有与转轴10固定连接的限位片11,支撑管6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片11配合的定位片12。上定位环1向上移动时,带动伸缩杆7向上移动,此时调节齿8逐渐向上移动,定位时,调节齿8落下与定位齿9卡合,由支撑管6支撑伸缩杆7,避免将伸缩杆7的重力施加在苗木上。转轴10通过固定杆16与支撑管6连接,限位片11设在转轴10的下方且向支撑管6的内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定位片12设在转轴10的下方,定位片12的下端与支撑管6固定连接且向远离支撑管6内壁方向倾斜设置。在伸缩杆7向上移动时,调节齿8推动定位齿9向支撑管6内部方向转动,伸缩杆7固定时,转轴10向下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调节齿8卡合在定位齿9内,此时限位片11与定位片12卡合定位,防止转轴10带动定位齿9向下转动,造成伸缩杆7向下滑动,使伸缩杆7的重力施加在苗木上,影响苗木的生长。支撑管6上设有与支撑管6固定连接的上限位环13和下限位环14,套环5设在上限位环13和下限位环14之间。套环5在支撑管6上滑动并带动下定位环2在合理的范围内上下移动,下定位环2过于在苗木的下端时,在苗木生长时对苗木产生挤压,保证下定位环2与苗木之间留有空隙,同时避免下定位环2在安装时向上滑出支撑管6对调节齿8造成磨损。支撑管6的底端设有与支撑管6固定连接的圆形支撑座15,支撑管6与圆形支撑座15铰接且在圆形支撑座15上转动。圆形支撑座15埋在地下时,增大泥土与圆形支撑座15的接触面积,提高圆形支撑座15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支撑杆3的稳定性。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苗木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苗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设在同一轴线上;还包括上端部与上定位环(1)连接的支撑杆(3),支撑杆(3)环形均布排列在上定位环(1)的下方,下定位环(2)与支撑杆(3)的下端连接,下定位环(2)的上设有均布排列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端部均设有与连接杆(4)铰接的套环(5),套环(5)套设在支撑杆(3)上且可在支撑杆(3)上上下滑动;支撑杆(3)包括支撑管(6)和设在支撑管(6)内的伸缩杆(7),伸缩杆(7)在支撑管(6)内上下移动,上定位环(1)与伸缩杆(7)的上端部铰接,套环(5)套设在支撑管(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上定位环(1)和下定位环(2)设在同一轴线上;还包括上端部与上定位环(1)连接的支撑杆(3),支撑杆(3)环形均布排列在上定位环(1)的下方,下定位环(2)与支撑杆(3)的下端连接,下定位环(2)的上设有均布排列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端部均设有与连接杆(4)铰接的套环(5),套环(5)套设在支撑杆(3)上且可在支撑杆(3)上上下滑动;支撑杆(3)包括支撑管(6)和设在支撑管(6)内的伸缩杆(7),伸缩杆(7)在支撑管(6)内上下移动,上定位环(1)与伸缩杆(7)的上端部铰接,套环(5)套设在支撑管(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伸缩杆(7)的下端上设有向下倾斜的调节齿(8),支撑管(6)的内部设有与调节齿(8)配合的定位齿(9),定位齿(9)与支撑管(6)的内壁铰接,定位齿(9)通过转轴(10)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杰张伟王菁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翔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