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8615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数量的方法,通过设计意愿调查问卷,对轨道交通站点出站乘客进行问卷调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将处理好的意愿调查数据代入离散选择模型得到其参数的估计值,根据模型结果计算出出站乘客采用自行车接驳的概率,从而确定出接驳自行车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实现对接驳自行车分担率的确定,解决了实际配备接驳自行车数量与需求偏差太大的问题,提高了配备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数量的准确度;建立的模型精度高,并具有可复制性。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connecting bicycles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connected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 bicycle, through the design intention questionnaire of rail transit station outbound passengers carri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data format, a discrete choice model, the survey data into the estimation process the discrete choice model to obtain the parameter valu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passenger station by bicycle shuttle, so as to determine the connection number of bicycles. The invention establishes a discrete choice mode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nection sharing rate of bicycle, solving the actual number of bicycles equipped with feeder and needs much deviation problem,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icycles equipped with rail transit station accuracy; high precision, and has a copy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交通
,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机动化的快速发展,迅猛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根据《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在2011年,北京市每年都要因为交通堵塞问题损失将近1057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4%。轨道交通具有载客量大、方便快捷、准时安全、绿色环保的优点,是解决交通拥挤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绿色交通方式”。但是,轨道交通并不能解决乘客在轨道交通末端出行距离较长的问题。当出行者需要步行较远的距离才能到达最近的轨道交通站点时,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概率会随着步行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必须要有其他的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相配合,作为轨道交通的接驳方式,来解决客流的集散问题。自行车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在中短距离(0.5km-2km)出行中以快速灵活的优势用以弥补采用步行方式出行的缺点,从而提升居民末端出行的效率。已有的研究中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的确定,通常采用上海模型法、换乘量推算法等,这些方法通常在轨道交通站点服务区域建筑面积和人口数量数据的基础上乘以相应的系数,存在主观性大、理论性差的缺点。另一方面,出行者选择交通方式接驳轨道交通是个人选择行为,是非集计的。现有的模型通常是集计的,这在理论和逻辑方面也显出缺陷和不足,使得计算推断结果与实际需求偏差太大,模型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数量的方法,通过设计意愿调查问卷,对轨道交通站点出站乘客进行问卷调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将处理好的意愿调查数据带入离散选择模型得到其参数的估计值,根据模型结果计算出出站乘客采用自行车接驳的概率,从而确定出接驳自行车数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意愿调查问卷步骤1.1,记录轨道交通站点现存的接驳方式记录此时间段内可供出站乘客选择的接驳方式为Mi,其中i为接驳方式的数量,i=1,2,3...n;步骤1.2,选取调查目的地如图2所示,以某个轨道交通站点A为中心,划分若干调查区域,从每个划分的区域中各选择出一个调查点Dj,j为划分的区域数量;步骤1.3,设置调查问卷主体属性所述调查问卷主体属性包括:费用、行程时间、等待时间;其中,行程时间指出站乘客在选择接驳方式Mi后从点A到达调查点Dj需花费的时间,等待时间指出站乘客等待接驳方式Mi需花费的时间;步骤1.3.1,确定行程时间在步骤1.1至步骤1.3的基础上,确定出站乘客以接驳方式Mi到调查点Dj需花费的行程时间Tij;步骤1.3.2,确定等待时间确定出站乘客等待接驳方式Mi需花费的时间Wi;步骤1.3.3,确定费用定义出站乘客选择接驳方式Mi到调查点Dj所需要的费用Cij;步骤1.4,定义问卷主体属性水平值步骤1.4.1,定义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根据公式(1)计算各种接驳方式行程时间的平均值:按照公式(2)和公式(3)设置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Tki,1≤k≤3,i=1,2,3...n,Tki表示第k个接驳方式Mi的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Tki=ti+x(14)Ti1≤Tki≤Ti4(15)其中x为任意值;步骤1.4.2,定义等待时间属性水平值步骤1.4.3,定义费用属性水平值按照公式(4)计算各种接驳方式Mi的费用平均值:按照公式(5)和公式(6)设置费用属性水平值Cki,1≤k≤3,i=1,2,3...n,Cki表示第k个接驳方式Mi的费用属性水平值:Cki=ci+y(17)Ci1≤Cki≤Ci4(18)其中y为任意值;步骤1.5,主体属性水平值正交组合将设置好的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Tki、等待时间属性水平值Wi和费用属性水平值Cki进行正交组合,正交之后组合的个数为一套问卷的份数;步骤1.6,设置调查问卷基本属性步骤1.7,补充调查说明在做完上述步骤后,补充对问卷进行说明;步骤1.8,形成完整的调查问卷,具体一份调查问卷包括基本属性、步骤1.5中形成的任意一种正交组合;示例见下表1:表1调查问卷示例步骤2,获取调查数据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调查数据;步骤3,处理数据步骤3.1,数据录入录入调查采集回来的数据,并保存为CSV格式,表头中,altij表示选择枝个数,即接驳方式Mi的个数,按照1,2,3...n,1,2,3..n依次录入;cset表示接驳方式Mi的总数,录入n即可;mode表示出站乘客的选择结果,1表示出站乘客选择了该接驳方式,0表示没有选择该接驳方式;cost、intime、wtime分别表示费用、行程时间、等待时间;age、sex、income分别代表年龄、性别、收入,在sex栏中,1代表男性,0代表女性;步骤3.2,数据导入将录入好的CSV格式的数据导入NLogit软件,在“DataEditor”窗口中能够查看数据的基本情况;步骤4,建立模型步骤4.1,定义选择枝效用变量所述选择枝是指步骤1.1中确定的存在的接驳方式Mi,将主体属性作为选择枝特性变量,基本属性作为个人特性变量,定义选择枝效用变量定义表,详见表2。表2选择枝效用变量定义表步骤4.2,定义选择枝效用函数确定项基于步骤4.1,参考表2选择枝效用变量定义表,,可以确定选择枝效用函数确定项。当i∈[1,n-1]时,Vri=ASCi+β1Xi1+β2Xi2+β3Xi3+βi+n-1Xi(i+n-1)+βi+2n-2Xi(i+2n-2)+βi+3n-3Xi(i+3n-3)(19)当i=n时,Vrn=β1Xn1+β2Xn2+β3Xn3(20)在公式(7)和公式(8)中,Vri表示第i种接驳方式对出行者r的效用函数确定项,其中i∈[1,n-1];Vrn表示第n种接驳方式对出行者r的效用函数确定项;ASCi表示第i种接驳方式的常数项,其中i∈[1,n-1];Xij表示效用变量,其中当i∈[1,n-1],j∈[1,n+8],当i=n,j∈[1,3];βi表示各个变量的系数,其中i∈[1,n-1];步骤5,标定参数步骤4已经建立了模型,βi,ASCi都是未知参数,结合步骤3处理好的数据,运用NLogit软件标定未知参数;步骤6:确定出站乘客选择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概率步骤6.1:计算每位出站乘客选择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概率运用公式(9)计算步骤2中调查的每位出站乘客选择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概率。在公式(9)中,Pri表示出站乘客r选择第i种接驳方式的概率;Cn表示接驳方式选择枝集合;Vri表示出站乘客r选择第i种接驳方式的效用函数确定项;Xri表示出站乘客r选择第i种接驳方式所包含的属性;θ表示属性所对应的未知参数;j'为接驳方式;步骤6.2:计算出站乘客选择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平均概率采用概率平均法,运用公式(10)计算出站乘客选择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平均概率;在公式(10)中,Pi表示出站乘客选择第i种接驳方式的平均概率;Pri表示出站乘客r选择第i种接驳方式的概率;步骤7,确定自行车周转率自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意愿调查问卷步骤1.1,记录轨道交通站点现存的接驳方式记录此时间段内可供出站乘客选择的接驳方式为Mi,其中i为接驳方式的数量,i=1,2,3...n;步骤1.2,选取调查目的地以某个轨道交通站点A为中心,划分若干调查区域,从每个划分的区域中各选择出一个调查点Dj,j为划分的区域数量;步骤1.3,设置调查问卷主体属性所述调查问卷主体属性包括:费用、行程时间、等待时间;其中,行程时间指出站乘客在选择接驳方式Mi后从点A到达调查点Dj需花费的时间,等待时间指出站乘客等待接驳方式Mi需花费的时间;步骤1.3.1,确定行程时间在步骤1.1至步骤1.3的基础上,确定出站乘客以接驳方式Mi到调查点Dj需花费的行程时间Tij;步骤1.3.2,确定等待时间确定出站乘客等待接驳方式Mi需花费的时间Wi;步骤1.3.3,确定费用定义出站乘客选择接驳方式Mi到调查点Dj所需要的费用Cij;步骤1.4,定义问卷主体属性水平值步骤1.4.1,定义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根据公式(1)计算各种接驳方式行程时间的平均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自行车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意愿调查问卷步骤1.1,记录轨道交通站点现存的接驳方式记录此时间段内可供出站乘客选择的接驳方式为Mi,其中i为接驳方式的数量,i=1,2,3...n;步骤1.2,选取调查目的地以某个轨道交通站点A为中心,划分若干调查区域,从每个划分的区域中各选择出一个调查点Dj,j为划分的区域数量;步骤1.3,设置调查问卷主体属性所述调查问卷主体属性包括:费用、行程时间、等待时间;其中,行程时间指出站乘客在选择接驳方式Mi后从点A到达调查点Dj需花费的时间,等待时间指出站乘客等待接驳方式Mi需花费的时间;步骤1.3.1,确定行程时间在步骤1.1至步骤1.3的基础上,确定出站乘客以接驳方式Mi到调查点Dj需花费的行程时间Tij;步骤1.3.2,确定等待时间确定出站乘客等待接驳方式Mi需花费的时间Wi;步骤1.3.3,确定费用定义出站乘客选择接驳方式Mi到调查点Dj所需要的费用Cij;步骤1.4,定义问卷主体属性水平值步骤1.4.1,定义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根据公式(1)计算各种接驳方式行程时间的平均值:按照公式(2)和公式(3)设置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Tki,1≤k≤3,i=1,2,3...n,Tki表示第k个接驳方式Mi的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Tki=ti+x(2)Ti1≤Tki≤Ti4(3)其中x为任意值;步骤1.4.2,定义等待时间属性水平值步骤1.4.3,定义费用属性水平值按照公式(4)计算各种接驳方式Mi的费用平均值:按照公式(5)和公式(6)设置费用属性水平值Cki,1≤k≤3,i=1,2,3...n,Cki表示第k个接驳方式Mi的费用属性水平值:Cki=ci+y(5)Ci1≤Cki≤Ci4(6)其中y为任意值;步骤1.5,主体属性水平值正交组合将设置好的行程时间属性水平值Tki、等待时间属性水平值Wi和费用属性水平值Cki进行正交组合,正交之后组合的个数为一套问卷的份数;步骤1.6,设置调查问卷基本属性步骤1.7,补充调查说明在做完上述步骤后,补充对问卷进行说明;步骤1.8,形成完整的调查问卷,具体一份调查问卷包括基本属性、步骤1.5中形成的任意一种正交组合;步骤2,获取调查数据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调查数据;步骤3,处理数据步骤3.1,数据录入录入调查采集回来的数据,并保存为CSV格式,包括:接驳方式Mi的个数;接驳方式Mi的总数;出站乘客的选择结果;表格中的费用、行程时间、等待时间;基本属性;步骤3.2,数据导入将录入好的CSV格式的数据导入NLogit软件,在“DataEditor”窗口中能够查看数据的基本情况;步骤4,建立模型步骤4.1,定义选择枝效用变量所述选择枝是指步骤1.1中确定的存在的接驳方式Mi,将主体属性作为选择枝特性变量,基本属性作为个人特性变量,定义选择枝效用变量定义表;步骤4.2,定义选择枝效用函数确定项基于步骤4.1,参考表2选择枝效用变量定义表,确定选择枝效用函数确定项;当i∈[1,n-1]时,Vri=ASCi+β1Xi1+β2Xi2+β3Xi3+βi+n-1Xi(i+n-1)+βi+2n-2Xi(i+2n-2)+βi+3n-3Xi(i+3n-3)(7)当i=n时,Vrn=β1Xn1+β2Xn2+β3Xn3(8)在公式(7)和公式(8)中,Vri表示第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刚陈佳洁王义薛辉姜秋耘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