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华专利>正文

晴雨两用折叠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2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晴雨两用折叠帽是新型方便帽具,它张开时就具立体状,直径约45公分(还可造得更大),并可保持帽面与用者头部留有间距,利于透气隔热;它可易被扭叠成约呈直径15公分厚2公分的扁圆状,便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成本约每件2~3元,材料易得,由家庭妇女也易造出,已曾造数个样品试用,性能良好。它还可发展成多种形状、色彩的立体形折叠帽系列。(*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来遮阳挡雨的帽具的改进。帽是日常用品,应用它时无需靠手撑拿,且简便经济。但目前倘无一种帽具能兼共有下述四点性能A、既能张开有较大遮面,又可缩叠成较小尺寸;B、帽面与用者头部可留有适当间距,以利隔热透气;C、既可遮阳,又可挡雨;D、无需靠复杂且易出故障的伞骨状刚性骨架支撑,结构简,成本低,维修易。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兼有上述A至D点功能的新型帽具,它是这样实现的用一弹性外环撑张开软帽面,形成较大的遮面,并通过帽面等牵张其内面所设的弹性内撑结构撑起帽体成立体状,以保证帽面与用者头部留有间距;因整个帽体不采用大尺寸的刚性构件,所以可易被扭叠成较小尺寸且轻软不怕压坏;帽面还可联拼成有显眼色彩的,以易被觉察,增加用者安全。本技术应用时比撑伞轻便,不会象穿雨衣那样遮阻视听,也不会象新出的帽伞那样有凸角而易勾碰周围物体,骑车者用它可比用别的遮具减少交通事故;它张开时直径约45公分(也可造得更大,工作量也差不多),它折叠起来约呈直径15公分厚2公分的扁圆状态,更适合装在衣袋或小提包里。它结构简,故障少,成本约只有帽伞的0.6倍。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下述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据本技术提出的晴雨两用折叠帽的仰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构件〔1〕至〔10〕主由图2中表示。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其结构细节帽面〔1〕用数片浅色为主的防雨织物或薄膜靠以上盖下形式的层叠接缝〔2〕缝合或粘合成,在它的外周边上联有一扁钢丝造的弹性外环〔5〕,它的内面适当部位还联有数个软塑料造的弹性垫子〔9〕;弹性内环〔6〕和弹性柱〔4〕用软塑料管造,它们靠布造的可适应多向扭转的活络套〔3〕联结成易被扭折而又复原力强的内撑结构,并靠布造的活动套合式的活联套〔7〕在帽面〔1〕内套联定位,便形成一个无刚性构件的且张开时就能撑起有立体状态的帽体;头箍〔8〕和系带〔10〕可用软塑料或布造,以利用者戴系。整个帽体由缝纫或粘合就可制成,由家庭妇女也可造出,已曾造出几个样品试用,达到上述性能。它还可发展成多种形状、色彩的立体形折叠帽系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晴雨两用折叠帽是日用新型帽具,其特征是靠弹性外环[5]来撑张不漏雨的软帽面[1],在帽面[1]内设联有弹性内环[4]和弹性柱[6]及弹性垫子[9],形成一个无刚性构件且能张开时就撑起有立体状态的帽体,以保证帽面[1]与用者头部留有间距,利于透气。

【技术特征摘要】
1.晴雨两用折叠帽是日用新型帽具,其特征是靠弹性外环[5]来撑张不漏雨的软帽面[1],在帽面[1]内设联有弹性内环[4]和弹性柱[6]及弹性垫子[9],形成一个无刚性构件且能张开时就撑起有立体状态的帽体,以保证帽面[1]与用者头部留有间距,利于透气。2.据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弹性柱〔6〕和弹性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华罗启尚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