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及其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7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用于主板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公连接器及匹配连接所述公连接器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一插扣件及穿设所述插扣件的PCB板;所述插扣件包括二基板、分别连接各所述基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插脚与第二插脚、及分别穿设所述基板的若干固定件;所述PCB板包括PCB母板、及分别设置于该PCB母板相对两面上的若干焊盘与若干金手指。上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PCB板及其金手指的连接结构,保证公连接器的电气连接稳定性;同时,金手指一体成型于PCB板上,可克服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动的问题,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等现象,确保产品质量,有效地提高公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The internal Type C ma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rnal Type C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s between the motherboard, the internal Type C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es a male connector and a female connector, connecting the male connector; the male connector comprises a PCB plate inserted fastener and penetrated the inserting of the inserting fastener; the fastener comprises a two substrat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each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ubstrate pin pins,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substrate and are respectively penetrated several fixing parts; the PCB board comprises a PCB plate, a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number pa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motherboard and the number of PCB gold finger. The internal Type C connector assembly,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PCB board and the golden finger, guarantee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public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finger shaped in the PCB board,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long time loosening after use, to avoid the bad contact phenomenon,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a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及其公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及其公连接器。
技术介绍
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多应用为PC、工作站等设备的内外部数据传输,因为具有轻便的体积、快速的传输速率,在市场上逐渐被推光实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内部Type-C连接器多为工程塑料成型(housing)+端子(冲压,电镀)结构组成,往往一套连接器组件,生产出来需要做很多工程塑料模及冲压模模,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开模周期较长,维护复杂。并且传统的内部Type-C连接器里面的端子,多是组装式的插入塑胶,使用到一定的寿命后,容易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内部Type-C连接器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及其公连接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有效提高使用寿命。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用于主板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公连接器及匹配连接所述公连接器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一插扣件及穿设所述插扣件的PCB板;所述插扣件包括二基板、分别连接各所述基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插脚与第二插脚、及分别穿设所述基板的若干固定件;所述PCB板包括PCB母板、及分别设置于该PCB母板相对两面上的若干焊盘与若干金手指;所述PCB板穿设于二所述基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件进行限位固定;所述PCB板具有所述金手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母连接器内。上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PCB板及其金手指的连接结构,保证公连接器的电气连接稳定性;同时,金手指一体成型于PCB板上,可克服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动的问题,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等现象,确保产品质量,有效地提高公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之间设有间隙;各所述基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母板的相对两腰处分别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脚的一侧凸设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插脚的一侧凸设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长度;所述第一插脚端部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定位槽,用以定位连接所述母连接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连接器包括一底模、自所述底模内相对两侧分别凸设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若干连接端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所述金手指分别对应抵接各所述连接端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长度;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端部相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底模的内壁分别形成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对应安装所述插扣件的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槽对应安装所述插扣件的第二插脚。一种公连接器,用于连接一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一插扣件及穿设所述插扣件的PCB板;所述插扣件包括二基板、分别连接各所述基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插脚与第二插脚、及分别穿设所述基板的若干固定件;所述PCB板插设于所述母连接器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包括PCB母板、及分别设置于该PCB母板相对两面上的若干焊盘与若干金手指;所述PCB板穿设于二所述基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件进行限位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的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的分离示意图;图4为图1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4所述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4所述插扣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公连接器;20-插扣件,21-基板,22-第一插脚,220-第一凸台,230-第二凸台,23-第二插脚,24-固定件,25-通孔,26-定位棱,27-定位槽;30-PCB板,31-PCB母板,32-焊盘,33-金手指,34-缺口;40-线缆,41-线芯,42-绝缘层;50-金属壳,51-第一卡片,52-第二卡片,53-弹片;60-绝缘体,61-凹陷;70-母连接器,71-底模,711-第一安装座,712-第二安装座,72-连接端子,73-连接壳,74-连接片,75-第一插槽,76-第二插槽,77-第一定位柱,78-第二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用于主板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公连接器10及匹配连接所述公连接器10的母连接器70,所述母连接器70安装于主板上。所述公连接器10包括一插扣件20、穿设插扣件20的PCB板30、连接PCB板30的线缆40、及同时套设所述插扣件20与PCB板30的金属壳50。所述插扣件20包括二基板21、分别连接各基板21相对两端的第一插脚22与第二插脚23、及分别穿设二基板21的若干固定件24。二所述基板21呈平行设置,且二所述基板21之间设有间隙,用以容纳安装所述PCB板30。各基板21的相对两端对应设有一通孔25,配合所述固定件24可将PCB板30固定安装于插扣件20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1与第一插脚22、第二插脚23为一体成型设置,保证插扣件20的连接强度。请再次参阅图7,第一插脚22的一侧凸设第一凸台220,所述第二插脚23的一侧凸设第二凸台230,所述第一凸台2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台230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插脚22端部的外表面、第二插脚23端部的外表面均凸设一定位棱26,所述定位棱26大致呈“L”字形,便于匹配连接所述金属壳50。更进一步地,第一插脚22端部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定位槽27,用以定位连接所述母连接器70。所述PCB板30包括一PCB母板31、及分别设置于该PCB母板31相对两面的若干焊盘32及若干金手指33,所述焊盘32与所述金手指33相对设置于PCB母板31的相对两端。所述PCB母板31的相对两腰处分别设有一缺口34,所述缺口34与所述插扣件20的通孔25一一对应,组装时PCB板30穿设于插二所述基板21之间,并通过固定件24对应卡接所述缺口34,将PCB板30限位固定于插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710743161.html" title="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及其公连接器原文来自X技术">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及其公连接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用于主板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公连接器及匹配连接所述公连接器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一插扣件及穿设所述插扣件的PCB板;所述插扣件包括二基板、分别连接各所述基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插脚与第二插脚、及分别穿设所述基板的若干固定件;所述PCB板包括PCB母板、及分别设置于该PCB母板相对两面上的若干焊盘与若干金手指;所述PCB板穿设于二所述基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件进行限位固定;所述PCB板具有所述金手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母连接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用于主板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公连接器及匹配连接所述公连接器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一插扣件及穿设所述插扣件的PCB板;所述插扣件包括二基板、分别连接各所述基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插脚与第二插脚、及分别穿设所述基板的若干固定件;所述PCB板包括PCB母板、及分别设置于该PCB母板相对两面上的若干焊盘与若干金手指;所述PCB板穿设于二所述基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件进行限位固定;所述PCB板具有所述金手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母连接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间隙;各所述基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母板的相对两腰处分别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的一侧凸设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插脚的一侧凸设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长度;所述第一插脚端部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定位槽,用以定位连接所述母连接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Type-C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器包括一底模、自所述底模内相对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铭基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