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051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解决了现有二通管中内管易爆裂、尺寸较短的问题,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具有管一和管二,管一和管二之间封接有金属膨胀结,管一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端部密封连接,管二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若干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具有多个凸边和多个凹边,所述凸边和凹边均为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且凸边与外管的内壁抵靠,凹边与内管的外壁抵靠;通过膨胀节,降低了内管爆裂的概率,同时实现了内管二端开口的功能,实现了空气的充分流动,通过定位环,降低了管一、管二和金属膨胀结之间开裂的概率。

Two pipe of solar collector and sealing method of inner tube and metal expansion jun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lar heat collecting pipe two and the inner pipe and the metal expansion junction sealing metho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asy to burst, the size of the problem of short pipe in the existing two, including the inner and outer pipe, the inner pipe has a pipe and a pipe two, a pipe and tube two sealed with a metal expansion pipe end node, a back end and the outer metal expansion junction tube sealing connection pipe two, back to the metal expansion node at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er tube seal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ner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to form a closed cavity; the close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ring. The position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edges and a plurality of concave edges, the convex edges and concave edges are arranged in circumference, and the outer convex edg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against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cave edge and inner tube against; through expansion joint,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ipe burst, also achieved two tube end The opening function realizes the full flow of the air, and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cracking between the tube one, the tube two and the metal expansion junction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集热管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热能,以对集热管内的介质起到加热效果,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现有市场上内管均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管,其在遇热后容易膨胀,导致内管易爆裂,因此现有技术中,集热管的内管均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形式,以及内管的长度较短,以此来增加内管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爆裂的概率。然而该结构状态下,集热管内的介质即空气不能有效的流通,导致其无法被有效的完全利用,以及内管较段导致其对介质的存储量较低,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具有管一和管二,所述管一和管二之间封接有金属膨胀结,管一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端部密封连接,管二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若干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具有多个凸边和多个凹边,所述凸边和凹边均为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且凸边与外管的内壁抵靠,凹边与内管的外壁抵靠。通过金属膨胀结,可有效的降低内管因受热而爆裂的概率,即当内管的温度过高时,金属膨胀结会产生适当的形变,以抵消热涨力,因此保证了内管的稳定性,从而可将内管的长度进行适当的加长,以适应使用的需求,同时内管的稳定性提高后还可实现内管两端贯通开口的效果,实现内管内的介质能够充分的流通,实现内管内的介质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定位环上的凸边与外管的抵靠,以及凹边与内管的抵靠,进一步的保证了管一和管二相对于外管的稳定性,即降低了管一和管二在外管内的震动幅度,从而降低了管一、管二与金属膨胀结之间的封接点产生开裂的概率。优选的,所述定位环具有两个,其中一个靠近管一与金属膨胀结封接的位置,另一个靠近管二与金属膨胀结封接的位置。该设置可有效的降低金属膨胀结两个封接处的震动幅度,从而保证金属膨胀结与管一和管二之间封接的稳定性,降低了封接点开裂的概率,从而保证了内管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凸边和凹边均为圆弧形设置。该设置下,可凸边和凹边产生较好的弹性形变,以对内管的震动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从而保证了管一、管二与金属膨胀结封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管一、管二和膨胀节的外表面均设有吸热层。该吸热层可起到有效的吸热作用,以对内管内的介质起到加热的效果。一种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其特征是:a、将内管和金属膨胀结固定;b、对金属膨胀结的表面进行加热氧化;c、移动内管,使内管的端部与金属膨胀结的端部对接;d、用500-700摄氏度的火焰均匀加热整个内管;e、将500-700摄氏度的火焰转换成1100-1300°的火焰对内管进行均匀加热;f、用1100-1300摄氏度的火焰对内管需封接的端部进行集中加热,使该端部软化并封住金属膨胀结的端部;g、将1100-1300摄氏度的火焰转换成500-700摄氏度的火焰,并对内管进行均匀加热;h、用玻璃纤维对内管与金属膨胀结之间的封接处进行包裹;i、自然冷却40-50分钟。优选的,500-700摄氏度的火焰采用天然气为燃料。优选的,1100-1300摄氏度的火焰采用氧丙烷为燃料。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管一、管二与金属膨胀结的有效封接,且封接的成功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太阳能集热二通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内管2具有管一22和管二21,所述管一22和管二21之间封接有金属膨胀结3,管一22背向金属膨胀结3的一端与外管1的端部密封连接,管二21背向金属膨胀结3的一端与外管1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内管2的外壁和外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同时内管的两端贯穿,介质可在内管内自由流通,本实施例中,内管内的介质为空气,即本实施例利用太阳能将内管的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有效的用于大棚供热;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若干定位环4,所述定位环4上具有多个凸边41和多个凹边42,所述凸边41和凹边42均为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且凸边41和凹边42间隔设置,且相邻的凸边41和凹边42衔接;凸边41与外管1的内壁抵靠,如图2所示,凸边41的两侧具有棱边411,实际抵靠时,为凸边41两侧的棱边411与外管1的内壁抵靠,两侧棱边411之间的部位悬空,该棱边411即为凸边41与凹边42的衔接边;凹边42与内管2的外壁抵靠,如图2所示,凹边42上具有最低边421,实际抵靠时,凹边42的该最低边421与内管2的外壁抵靠,上述抵靠方式既可保证内管2在外管1内的稳定性,还可降低定位环4与内管2及外管1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减少内管2内的热量损耗。管一22的长度大于管二21的长度,以及管二21的长度根据实际的运用所需可进行尺寸选择,因此在金属膨胀结3的作用下,内管2的长度可达到两米或以上,且膨胀系数好,不易爆裂。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4具有两个,其中一个靠近管一22与金属膨胀结3封接的位置,即该定位环4套接在管一22上,离管一22和金属膨胀结3封接处4-8cm,另一个靠近管二21与金属膨胀结3封接的位置,即该定位环4套接在管二21上,离管二21和金属膨胀结3封接处4-8cm。进一步的,所述凸边41和凹边42均为圆弧形设置,该设置下凸边41和凹边42可产生有效的弹性形变,以提供稳定的缓冲力。进一步的,所述管一22、管二21和膨胀节的外表面均设有吸热层,该设置可保证内管2整体的受热吸热均匀。一种内管2与金属膨胀结3的封接方法,其具体步骤为:a、将内管和金属膨胀结3固定与机床的转轴上;b、利用氧丙烷焊炬对金属膨胀结3的表面进行加热氧化,金属膨胀结3为铜材料,氧丙烷焊炬为以氧气和丙烷的混合为染料的焊炬;c、移动内管,使内管的端部与金属膨胀结3的端部对接;d、用500-700摄氏度的火焰均匀加热整个内管;e、将500-700摄氏度的火焰转换成1100-1300°的火焰对内管进行均匀加热;f、用1100-1300摄氏度的火焰对内管需封接的端部进行集中加热,使该端部软化并封住金属膨胀结3的端部;步骤d、e和f实现了对内管2的逐渐升温作用,保证了内管2温度上升的稳定性,降低了内管2爆裂的概率,提高了成品率。g、将1100-1300摄氏度的火焰转换成500-700摄氏度的火焰,并对内管进行均匀加热;该步骤实现了内管的缓慢降温,保证了内管的稳定降温,保证了内管与金属膨胀结3封接的稳定性。h、用玻璃纤维对内管与金属膨胀结3之间的封接处进行包裹;由于玻璃内管与金属膨胀结3的散热不同,因此利用玻璃限位进行包裹后,可实现玻璃内管和金属膨胀结3散热的均匀、同步,从而保证了两者之间封接的稳定性。i、自然冷却40-50分钟。进一步的,500-700摄氏度的火焰采用天然气为燃料。进一步的,1100-1300摄氏度的火焰采用氧丙烷为燃料,氧丙烷为氧气和丙烷的混合。需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内管指的即为管一22或是管二21,由于管一22和管二21与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及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其特征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具有管一和管二,所述管一和管二之间封接有金属膨胀结,管一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端部密封连接,管二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若干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具有多个凸边和多个凹边,所述凸边和凹边均为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且凸边与外管的内壁抵靠,凹边与内管的外壁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其特征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具有管一和管二,所述管一和管二之间封接有金属膨胀结,管一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端部密封连接,管二背向金属膨胀结的一端与外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若干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具有多个凸边和多个凹边,所述凸边和凹边均为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且凸边与外管的内壁抵靠,凹边与内管的外壁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环具有两个,其中一个靠近管一与金属膨胀结封接的位置,另一个靠近管二与金属膨胀结封接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其特征是:所述凸边和凹边均为圆弧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二通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一、管二和膨胀节的外表面均设有吸热层。5.一种内管与金属膨胀结的封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华锋太阳能集热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