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02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与净化器主机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与净化器主机为一体式结构,基座内设有除灰腔,除灰腔左侧内壁设有第一滑移槽,除灰腔内顶壁挨近第一滑移槽一侧设有第二滑移槽,除灰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移腔,第一滑移槽内设有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右侧设有除灰台,除灰台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移槽,除灰台内设有第二滑移腔,第二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限制块,限制块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延向设置的导移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自动完成除灰以及清洗冲净工作,同时可实现吸灰以及清洗冲净角度的调节,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A practical air purifi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actical air purifier,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base is fixed with the purifier host, the base and the host purifier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dust removing chamber, the ash cavity left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the ash cavity near the top wall of the first slide groove secon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lide groove. In addition to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cavity in the bottom wall of ash,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iral rod, the first spiral shaped spiral rod is matched with a first sliding block,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ash, ash at the bottom end station is equipped with fourth sliding groove, in addition to a second slip cavity in the ash. Second slip slip cavity is matched with a limit block, a left end fixed with a limiting block to the left extension to set guide moving ro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ash removal and clea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dust absorption and cleaning angle of cleaning and rinsing. It is convenient to operate, save time and labor,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空气污染的严重化和人们环保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单位选择安装实用的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空气,保护人体健康。但是大部分使用实用的空气净化器的家庭和单位长期不清洗净化器内部的过滤网,这直接导致净化器净化效果变差,内部细菌滋生反而加剧环境空气质量降低。要清洗过滤网,必须人手动进行清洗,目前的净化器均不具备除灰功能,而手动清洗不够干净、到位,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与净化器主机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与净化器主机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基座内设有除灰腔,所述除灰腔左侧内壁设有第一滑移槽,所述除灰腔内顶壁挨近所述第一滑移槽一侧设有第二滑移槽,所述除灰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移腔,所述第一滑移槽内设有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右侧设有除灰台,所述除灰台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移槽,所述除灰台内设有第二滑移腔,所述第二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延向设置的导移杆,所述导移杆左侧延向段穿通所述除灰台左侧端面且滑移配合连接,所述导移杆左侧尾梢与所述第一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块左侧的所述第二滑移腔内的所述导移杆外表面设有簧件,所述除灰台顶部设有降振座,所述降振座顶部设有夹固器,所述第二滑移槽内设有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底部端面内设有除灰马达,所述除灰马达底部设有探进所述除灰腔内的吸灰器,所述第一滑移腔两侧对应设有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导移块,所述导移块两侧设有探进所述第三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移块,所述除灰腔右后侧内壁固定设有清洗冲净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洗冲净器上方的吸灰装置,所述除灰台内设置有降振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状杆上下延向设置,所述第一螺状杆顶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顶部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与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底侧壁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状杆左右延向设置,所述第二螺状杆左侧端与第二马达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滑移槽右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滑移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移块底部端面内设有螺状孔,所述螺状孔内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底部穿通所述基座底部端面且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螺状杆底部尾梢设有运转柄。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移槽内设有第一楔形面,所述导移块顶部右侧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楔形面滑移配合连接的第二楔形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冲净器包括调转马达、与所述调转马达底部配合连接的螺状纹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状纹竖杆左侧的转圆盘,所述转圆盘与所述基座后侧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转圆盘右侧设有用以与所述螺状纹竖杆配合连接的螺状纹侧面,所述转圆盘前端面设有清洗马达,所述清洗马达左侧连接有清洗冲头。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吸灰装置包括吸灰器,所述吸灰器左侧连接有第一吸管,所述第一吸管左侧端连接有上下延向设置的第二吸管,所述第二吸管顶尾梢以及底部尾梢分别设有向左侧延向设置的第三吸管和第四吸管,所述第三吸管左侧尾梢设有第一吸灰头,所述第四吸管左侧尾梢设有向下延向设置的第五吸管,所述第五吸管尾梢设有第二吸灰头,所述第一吸灰头位于吸灰器右侧位置,所述第二吸灰头位于清洗冲头上侧位置,所述第三吸管上设有第一闸门,所述第四吸管上设有第二闸门。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降振装置包括第一降振橡胶层、第二降振橡胶层,所述第一降振橡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除灰台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二降振橡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腔右侧端壁上,所述第一楔形面上固定设置有滑移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除灰台底部端面内设第四滑移槽,除灰台内设第二滑移腔,第二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限制块,限制块左侧端固定设向左侧延向设置的导移杆,导移杆左侧延向段穿通除灰台左侧端面且滑移配合连接,导移杆左侧尾梢与第一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限制块左侧的第二滑移腔内的导移杆外表面设簧件,除灰台顶部设降振座,降振座顶部设夹固器,从而实现过滤网的固定除灰以及清洗冲净工作。2.通过清洗冲净器包括调转马达、与调转马达底部配合连接的螺状纹竖杆以及设置在螺状纹竖杆左侧的转圆盘,转圆盘与基座后侧壁运转配合连接,转圆盘右侧设用以与螺状纹竖杆配合连接的螺状纹侧面,转圆盘前端面设清洗马达,清洗马达左侧连接清洗冲头,从而实现清洗角度的调节。3.通过吸灰装置包括吸灰器,吸灰器左侧连接第一吸管,第一吸管左侧端连接上下延向设置的第二吸管,第二吸管顶尾梢以及底部尾梢分别设向左侧延向设置的第三吸管和第四吸管,第三吸管左侧尾梢设第一吸灰头,第四吸管左侧尾梢设向下延向设置的第五吸管,第五吸管尾梢设第二吸灰头,第一吸灰头位于吸灰器右侧位置,第二吸灰头位于清洗冲头上侧位置,第三吸管上设第一闸门,第四吸管上设第二闸门,从而减少内部积灰。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自动完成除灰以及清洗冲净工作,同时可实现吸灰以及清洗冲净角度的调节,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基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楔形面与第一楔形面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楔形面与第一楔形面抵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基座内部清洗冲净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移块远离除灰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用的空气净化器整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除灰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与净化器主机3固定连接的基座4,所述基座4与净化器主机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基座4内设有除灰腔41,所述除灰腔41左侧内壁设有第一滑移槽43,所述除灰腔41内顶壁挨近所述第一滑移槽43一侧设有第二滑移槽44,所述除灰腔41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移腔42,所述第一滑移槽43内设有第一螺状杆431,所述第一螺状杆431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8,所述第一滑移块8右侧设有除灰台82,所述除灰台82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移槽822,所述除灰台82内设有第二滑移腔821,所述第二滑移腔821内滑移配合连接有限制块811,所述限制块811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延向设置的导移杆81,所述导移杆81左侧延向段穿通所述除灰台82左侧端面且滑移配合连接,所述导移杆81左侧尾梢与所述第一滑移块8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块811左侧的所述第二滑移腔821内的所述导移杆81外表面设有簧件812,所述除灰台82顶部设有降振座83,所述降振座83顶部设有夹固器84,所述第二滑移槽44内设有第二螺状杆441,所述第二螺状杆441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二滑移块7,所述第二滑移块7底部端面内设有除灰马达71,所述除灰马达71底部设有探进所述除灰腔41内的吸灰器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与净化器主机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与净化器主机为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座内设有除灰腔,除灰腔左侧内壁设有第一滑移槽,除灰腔内顶壁挨近第一滑移槽一侧设有第二滑移槽,除灰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移腔,第一滑移槽内设有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右侧设有除灰台,除灰台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移槽,除灰台内设有第二滑移腔,第二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限制块,限制块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延向设置的导移杆,导移杆左侧延向段穿通除灰台左侧端面且滑移配合连接,导移杆左侧尾梢与第一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限制块左侧的第二滑移腔内的导移杆外表面设有簧件,除灰台顶部设有降振座,降振座顶部设有夹固器,第二滑移槽内设有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底部端面内设有除灰马达,除灰马达底部设有探进除灰腔内的吸灰器,第一滑移腔两侧对应设有第三滑移槽,第一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导移块,导移块两侧设有探进第三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移块,除灰腔右后侧内壁固定设有清洗冲净装置以及设置在清洗冲净器上方的吸灰装置,所述除灰台内设置有降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与净化器主机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与净化器主机为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座内设有除灰腔,除灰腔左侧内壁设有第一滑移槽,除灰腔内顶壁挨近第一滑移槽一侧设有第二滑移槽,除灰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移腔,第一滑移槽内设有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右侧设有除灰台,除灰台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移槽,除灰台内设有第二滑移腔,第二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限制块,限制块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延向设置的导移杆,导移杆左侧延向段穿通除灰台左侧端面且滑移配合连接,导移杆左侧尾梢与第一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限制块左侧的第二滑移腔内的导移杆外表面设有簧件,除灰台顶部设有降振座,降振座顶部设有夹固器,第二滑移槽内设有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上螺状配合连接有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底部端面内设有除灰马达,除灰马达底部设有探进除灰腔内的吸灰器,第一滑移腔两侧对应设有第三滑移槽,第一滑移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导移块,导移块两侧设有探进第三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移块,除灰腔右后侧内壁固定设有清洗冲净装置以及设置在清洗冲净器上方的吸灰装置,所述除灰台内设置有降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状杆上下延向设置,所述第一螺状杆顶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顶部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与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底侧壁内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实用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状杆左右延向设置,所述第二螺状杆左侧端与第二马达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滑移槽右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科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