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恒压系统下控制锅炉恒压的方法、装置以及恒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700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多炉体组合来实现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装置以及蒸汽稳定输出系统,本装置包含了三个炉体:进水预加热炉体、主加热炉体和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主加热炉体负责产生蒸汽,进水预加热炉体负责进水的预先加热、以确保每次向主加热炉体内加的都是高温水,而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负责将主加热炉体产生的蒸汽进行足量储存和再次加热、以确保蒸汽达到足够的容量、温度、压力和饱和度。多炉体组合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蒸汽持续产生和稳定输出,蒸汽的三大要素(压力、温度、饱和度)以及蒸汽存量,都满足了高质量熨烫的要求,解决了行业难题,提升了熨烫效果和生产效率。

A method, device and constant pressure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constant pressure of a boiler under a constant pressure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bilizing steam output by using multi furnace body combination, and a steam stable output system. The device comprises three furnace bodies: a water inlet preheating furnace body, a main heating furnace body, and a steam storage and reheating furnace body. The main body responsible for producing steam heating furnace, water pre heating furnace for water pre heating, to ensure that each to the main body of the heating furnace is high temperature water, and steam storage and reheating furnac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ain steam heating furnace produced by adequate storage and heating, steam again to ensure sufficient capacity,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satu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 furnace technology, realize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output to produce steam, the steam three factors (pressure, temperature, saturation) and steam stock, to meet th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iron industry problem, solve,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ro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恒压系统下控制锅炉恒压的方法、装置以及恒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热蒸汽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在蒸汽稳定输出系统下控制多炉体组合实现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装置以及蒸汽稳定输出系统。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同类产品,大都采用单炉体结构,加热、加水产生蒸汽等设备动作,都在一个炉体内完成,将会带来以下问题:为了能在单位时间内保证需要的蒸汽量和蒸汽压力,需要将锅炉炉体做得很大,所需要的加水量、电加热管功率都要加大,结果就是能耗的增加。由于传统产品一律采用直接向炉体内加水的方式,这个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炉体内的温度急剧下降,蒸汽温度、蒸汽压力和蒸汽产生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熨烫效果和效率。单炉体的蒸汽储存量有限,使用者在打开烫斗蒸汽开关的瞬间,炉体内储存的蒸汽已被大部分被喷出,蒸汽压力迅速下降,势必会影响熨烫效率。单炉体结构,产生的蒸汽未经过二次加热处理,直接通过蒸汽管输出到烫斗,由烫斗喷出至熨烫物表面,蒸汽会因为迅速失温失压而发生冷凝,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液态水,也就是业内普遍被困扰的“蒸汽太湿”问题,不但影响熨烫效果,而且被熨烫的服装因为含水量过大而影响出厂交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蒸汽稳定输出系统下控制多炉体组合实现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装置以及蒸汽稳定输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蒸汽锅炉在蒸汽输出方面存在的温度、压力、饱和度以及蒸汽量指标不稳定、不达标的缺陷。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一种在蒸汽稳定输出系统下控制多炉体组合实现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冷水加入主加热炉体之前,先进入进水预加热炉体进行预加热;在补水时,从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底部进入,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顶部经过单向阀和主加热炉体相连流出,所述单向阀用于避免所述主加热炉体的蒸汽倒流到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可选地,所述对进入进水预加热炉体的水进行预加热,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第三电加热管,对进水预加热炉体进行加热,在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三电加热管停止加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热水加进所述主加热炉体时,通过水位检测装置监测加水量,并通过压力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第一电加热管产生蒸汽;在所述蒸汽经过管路传输到蒸汽存储与再加热炉后,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第二电加热管对所述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再传输到蒸汽烫斗。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所述蒸汽存储与再加热炉体内的第三电加热管的启动与停止。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达到补水条件;若达到所述补水条件,则对所述主加热炉体进行补水;其中,所述补水条件包括:熨烫间隙补水,或者压力接近预设压力值时补水,或者进水预加热炉体内的水温达到预设水温时补水。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因蒸汽需求量过大、一直未能达到所述补水条件,系统则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主加热炉体进行强制补水。可选地,所述对主加热炉体进行补水,包括:冷水经过水冷式散热器、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水泵、管路和进水预加热炉体底部,并经所述预加热炉体的第二电加热管进行初步加热,从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顶部输入至所述主加热炉体。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给所述主加热炉体补水时,先经过水冷式散热器;让冷水流经过所述水冷式散热器;给水冷式散热器降温、回收热能的同时对进水进行初步加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带动双烫斗工作的情况下,当蒸汽压力低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启动所述主加热炉体的备用电加热管;蒸汽压力恢复正常值后,自动关闭所述备用电加热管。第二方面,一种在蒸汽稳定输出系统下控制多炉体组合实现蒸汽稳定输出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加热模块,用于在冷水加入主加热炉体之前,先进入进水预加热炉体的水进行预加热;补水模块,用于在补水时,从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底部进入,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顶部经过单向阀和主加热炉体相连流出,所述单向阀用于避免所述主加热炉体的蒸汽倒流到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所述预加热模块,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第二电加热管,对进水预加热炉体进行加热,在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停止加热。第三方面,一种蒸汽稳定输出系统,所述蒸汽稳定输出系统包括:上述的装置、智能供水模块、自动排污模块和自动除垢模块;其中,所述装置用于上述的方法;所述智能供水模块,用于通过水冷式散热器23、第一电磁阀5、水泵9加水到进水预加热炉体2;所述自动排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触发信号时,打开第一排污电磁阀7和第二排污电磁阀8,排出所述主加热炉体1和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3中的废水和残存蒸汽;所述自动除垢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达到预设除垢条件,所述预设除垢条件包括:累计工作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并且处于“下班键”触发状态;若达到所述预设除垢条件,则根据所述预设除垢条件启动预设除垢程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蒸汽稳定输出系统下控制多炉体组合实现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装置以及蒸汽稳定输出系统,本装置包含了三个炉体:进水预加热炉体、主加热炉体和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主加热炉体负责产生蒸汽,进水预加热炉体负责进水的预先加热、以确保每次向主加热炉体内加的都是高温水,而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负责将主加热炉体产生的蒸汽进行足量储存和再次加热、以确保蒸汽达到足够的容量、温度、压力和饱和度。多炉体组合技术的专利技术,实现了蒸汽持续产生和稳定输出,蒸汽的三大要素(压力、温度、饱和度)以及蒸汽存量,都满足了高质量熨烫的要求,解决了行业难题,提升了熨烫效果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恒压系统下控制锅炉恒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恒压系统下控制锅炉恒压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熨烫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熨烫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熨烫系统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加热炉体;2、进水预加热炉体;3、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4、单向阀;5、第一进水电磁阀;6、第二进水电磁阀;7、第一排污电磁阀;8、第二排污电磁阀;9、水泵;10、压力传感器;11、第一电加热管;12、第二电加热管;13、第三电加热管;14、辅助控制板;15、第一蒸汽电磁阀;16、第二蒸汽电磁阀;17、安全阀;18、压力开关;19、温度保险丝;20、连接管路;21、温度传感器;22、五金架;23、水冷式散热器;24、水位检测装置;25、变压器;26、主控板;27、除垢剂容器;28、除垢剂容量检测装置;29、压力设定键;30、温度设定键;31、烫斗电源键;32、压力显示;33、温度显示;34、上班ON/下班OFF控制旋钮;35、机壳;36、漏电保护开关;37、蒸汽管;38、第一烫斗;39、第二烫斗;其中,主加热炉体1用于产生蒸汽;进水预加热炉体2用于将冷水变高温水;蒸汽储存与再加热炉体3用于储存蒸汽与再加热;单向阀4用于防止蒸汽回流;第一进水电磁阀5用于加水控制;第二进水电磁阀6用于切换水和除垢剂的选择;第一排污电磁阀7用于将主炉体排污;第二排污电磁阀8用于整齐储存与再加热炉体排污;水泵9,用于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在恒压系统下控制锅炉恒压的方法、装置以及恒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冷水加入主加热炉体之前,先进入进水预加热炉体加热;在补水时,从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底部进入,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顶部经过单向阀和主加热炉体相连流出,所述单向阀用于避免所述主加热炉体的蒸汽倒流到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稳定输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冷水加入主加热炉体之前,先进入进水预加热炉体加热;在补水时,从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底部进入,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的顶部经过单向阀和主加热炉体相连流出,所述单向阀用于避免所述主加热炉体的蒸汽倒流到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进水预加热炉体,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第三电加热管,对进水预加热炉体进行加热,在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三电加热管停止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热水加进所述主加热炉体时,通过水位检测装置监测加水量,并通过压力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第一电加热管产生蒸汽;在所述蒸汽经过管路传输到蒸汽存储与再加热炉后,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第二电加热管对所述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再传输到蒸汽烫斗。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主控板和辅助控制板控制所述蒸汽存储与再加热炉体内的第三电加热管的启动与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达到补水条件;若达到所述补水条件,则对所述主加热炉体进行补水;其中,所述补水条件包括:熨烫间隙补水,或者压力接近预设压力值时补水,或者进水预加热炉体内的水温达到预设水温时补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能达到所述补水条件,则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主加热炉体进行补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主加热炉体进行补水,包括:冷水经过水冷式散热器、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水泵、管路和进水预加热炉体底部,并经所述预加热炉体的第二电加热管进行初步加热,从所述进水预加热炉体顶部输入至所述主加热炉体。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汉明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