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景秀专利>正文

壁挂式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79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之两池分立壁挂式或假壁挂式坐便器,属卫浴技术领域,是在现有坐便器基础上加以完善而成。现有坐便器的不妥之处在于如下方面:占用空间较大;在所有的时间里仅适用于部分人(健康成年人),若干群体的人不适用或不能安全地使用,如学龄前儿童和老弱病残人群中的许多人;在部分时间里所有的人都不能使用,如停水时,而且坐便器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基本符合大众卫生标准的补救方式;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卫生间,这就使上述的困扰倍加严重。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坐便器在上述三个方面是合格的,它基本克服了以上弱点,几乎可以让人人、在处处、在时时均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包括停水时也有基本合乎大众卫生标准的救急方式来使用该坐便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壁挂式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浴
,涉及到坐便器,具体涉及到两池分离壁挂式或假壁挂式坐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是英国人率先专利技术的,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早先的坐便器是由椅子和抽水马桶两部分构成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椅子不见了,其功能由陶瓷质地的马桶取代,并与水箱结为一体,即是今日常见之陶瓷坐便器(抽水马桶)。从中可以看出,由于陶瓷材质的抽水马桶根本无法安装扶手,出于迁就而舍弃了这一对老弱病残还有些作用的唯一安全措施。这种发展演化过程并非人类技术发展之必然,明显是对华丽陶瓷的偏爱导致的,这种坐便器对健康成年人来说即好用又好看,但是老弱病残在使用时却会受到限制,现有坐便器的不便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在所有的时间里仅适用于部分人(健康成年人),若干群体的人不适用或不能安全地使用,如学龄前儿童和老弱病残人群中的许多人;在部分时空里所有的人都不能使用,如停水时或缺水的地区,而且坐便器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基本符合大众卫生标准的补救方式,这就使上述的困扰倍加严重,也就是说,它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即使不比它所带来的便利多,也不会比之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两池分离壁挂式或假壁挂式坐便器;实际上,坐便器可看做由坐器和便器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承担安全、舒适地就坐和把人体排泄物以符合卫生标准的方式排入下水道的任务;本专利技术之技术方案与传统的坐便器技术发展方向相反,它将安全座椅的成分尽可能地强化,同时把便器即马桶的成分尽可能地简化;在节约用水和节省空间的同时,几乎可以让所有人在所有的时空均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之;即两全:全人群,从刚会跑动儿童,伤病员,直到在别人帮助下还可以下床的老人都可以使用,这一点对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品质和长寿极有益处;全时空:即指停水时或极端缺水地区也可以在基本符合大众卫生标准的情况下使用之;并可使缺水(无自来水和下水道系统)地区的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两池分立壁挂式或假壁挂式坐便器,假壁挂是指看起来像壁挂;本专利技术之坐便器主要由壁挂或假壁挂坐便椅和壁挂或假壁挂两池分立便器即马桶两部分组成;其关键是,基于尽可能地强化坐器,简化便器的原则,两池分离壁挂式或假壁挂式坐便器的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之壁挂或假壁挂坐便椅部分主要包括向前伸展的平衡底座8、在后部靠墙壁与之固定连接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椅腿(9)、椅腿上部不同高度装有两根水平导轨6、折叠椅框3及椅框后端面设置的数组滚轮7组成。其中平衡底座8既可平衡整个坐便椅及其负载所产生的扭转力矩,又可在缺水乡村地区充当将卫生间与化粪池严密隔离的盖板。椅框3上的数组滚轮与导轨配合滚动,可使折叠椅具有向一边自由移动几十厘米的自由度;此举可为无法下蹲的伤病人士坐着进行便后清洁提供方便。折叠椅框3上还可以装有安全扶手5和安全带。此举主要可提高无自持平衡能力的病人和老年人接手和洗浴时的安全性。折叠椅框内装有可折叠座便椅,坐便椅面2应使用扩面缩缝技术方案。扩面缩缝技术方案,即扩大坐面,缩小中缝的技术;现有坐便垫中孔的长度约为31cm,宽度约为22cm,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它的宽度太大了,把此中孔的宽度收窄至8至12cm,使之成为一个长方形或后方收窄的梯形中缝,所余面积转化为坐面(见图4);不仅成年人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而且适用范围可扩大至刚学会跑路的儿童。该技术同时适用于现有技术的所有坐便器皿。坐便椅面2还可按照成人骨骼结构(坐骨),在中缝两侧做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对称凹陷设计;这样,不管成人还是儿童在使用时,均可提高舒适程度。本专利技术之壁挂或假壁挂两池分立便器(即马桶)部分中的两池分立技术方案,是指与现有技术的大小便共用坐便池不同;将之分成两个,分别为大便池和小便池;与某些动物只有一个排泄口不同,我们人体是具有两处排泄出口的,分别承担大便和小便任务;也就是说,人体结构是两便分流的,受此启发,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让两便在人体外继续分流一段过程的两便分流或两池分立技术方案,以便为我所用。关键是,基于简化便器的原则,随着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可设计诸多种对应的壁挂或假壁挂的,两池分立便器实施方案的设计方法。它可以带来多层次的有益效果;首先整个便器的体积和重量可大为缩减、由之带来便器的少量移动自由度、再带来节省空间和节约用水、以致无需用水(详见实施例4),在此例陈述中,基本符合大众卫生标准的坐便器的适用范围可以扩大至极端缺水地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壁挂式坐便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假壁挂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代表大便池,2代表坐便椅面,3代表折叠椅框,4代表小便池,5代表扶手,6代表轨道,7代表滚轮,8代表平衡底座,9代表椅腿,10代表滑槽,11代表斜撑,12代表墙体,13代表托架,14代表滑环,15代表把手,16代表上水管,17大便池上水接口,18输尿管。图3为实施例4所述便器部分结构示意图。301和302代表可自由插拔离合式铰链的两部分,303代表大便池开口钢环,304代表把手,305代表按压式阀门,306代表上水管,307代表小便池开口钢环,308代表输尿管。图4为坐便椅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5所述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金属骨架加塑料贴面结构的金属骨架部分)图6为实施例5所述独立式折叠椅结构示意图。(除坐面为塑料贴面外,其余均为金属骨架部分)图7为实施例5所述铰链关节结构示意图。图8、图9、图10均为实施例6所述独立式折叠椅结构示意图,其中除坐面是木制的外,其余均为金属骨架部分(下同)。图11为实施例7所述具有单边扶手、可独自折叠坐便面的独立式折叠坐便椅结构示意图。图12、图13均为实施例8所述洗浴小室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9所述的与所述坐便器配合使用的球式通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以下实施例1、2分别陈述假壁挂坐便椅和壁挂式坐便椅,实施例3、4、分别陈述适合于城市和缺水乡村的两种两池分立便器。实施例1、2、和3、4、之间可两两组合。实施例1、假壁挂式坐便椅主要包括平衡底座8、椅腿9、轨道6、滚轮7,和折叠椅框3组成。滚轮7以前部分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介绍已较详尽,不再累述。折叠椅框3内装置有靠背和坐便椅面2,坐便椅面2的后端与折叠椅框3铰接,坐便椅面2借助自身后部设置的限位销与折叠椅框3上设置的限位挡板的配合、与折叠椅框3形成锁紧配合结构,实现展开。在折叠椅框3的两侧面上开设滑槽10,扶手5的后端在合适位置与折叠椅框3铰接,扶手5的前端与斜撑11的上端铰接,斜撑11的下端可以在滑槽10内上下滑动,当斜撑11的后端处于滑槽10最底端时,扶手5被顶住并且处于水平状态。扶手前端装有磁铁,不用时,向上翻转扶手5,利用磁铁将扶手5吸附在折叠椅框3上即可,坐便椅面折叠起来时,也用此法实现稳定。折叠椅框的上部还可以用螺丝固定安全带、输液挂架、淋浴喷头支架等。实施例2壁挂式坐便椅,在外界条件许可时,可以取消平衡底座8和椅腿9,直接将轨道6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适合在城市中使用的两池分立壁挂式便器,主要包括托架13、大便池1、把手15、小便池4、分离式壁挂水箱或定量阀门等。其中托架13在相应位置固定于椅腿9或墙壁12上;大便池1固定安装在托架13上,大便池1仍然使用陶瓷材质,形状为圆台形的漏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壁挂式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便器,其关键是,基于尽可能地强化坐器,简化便器的原则,壁挂式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的坐便器的设计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31 CN 2016109654166;2017.06.07 CN 201710421.一种坐便器,其关键是,基于尽可能地强化坐器,简化便器的原则,壁挂式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的坐便器的设计方法。2.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坐便椅,包括平衡底座、椅腿、导轨、滚轮和折叠椅框;其中折叠椅框内装有靠背和坐便椅面,还可以选装扶手、安全带、输液吊架、淋浴喷头挂架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底座既可平衡整个坐便椅及其负载所产生的扭转力矩,又可在缺水乡村(无自来水及下水道系统)地区充当将卫生间与化粪池严密隔离的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便椅面应使用扩面缩缝技术方案,即扩大坐面,缩小中缝的技术;即,把坐便椅面(垫)中孔的宽度收窄至8至12cm,使之成为一个长方形或后方收窄的梯形中缝,所余面积转化为坐面;该技术同时适用于现有技术的坐便器皿。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便椅面还可按照成人骨骼结构(坐骨),在中缝两侧做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对称凹陷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关键是,基于尽可能地简化便器的原则,随着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可设计诸多种对应的壁挂或假壁挂的,大便池与小便池分开各自独立的便器的设计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关键是,集中尿液冲洗大便池的使用方法。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关键是,大便池和小便池的池壁均由塑料薄膜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壁挂或假壁挂式两池分立坐便器,关键是,用可自由插拔离合式铰链作为便器的托架。10.一种座椅,一种折叠收拢后,仍可独自站立的折叠椅,主要包括由底板(或平衡底座)与后腿、靠背构成的静止不动部分,和三者可联动折叠的扶手、坐面(或坐便椅面)和前腿构成的可动部分两部分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独立式折叠椅,所述座椅(具)的上述各部件在座椅一侧的(1)、(2)、(3)(4)四处,通过铰链作为关节连接(另一侧相同);其技术特征还包括,以处于(1)、(2)、(3)、(4)四点铰链的轴心的垂直投影为四角的顶点的四边形,应为平行四边形,即设计时须要使该四边形对边相等。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独立式折叠椅,平衡底座或底板的长度设计得必须足够长,使前腿的底脚压在平衡底座或底板上,底板或平衡底座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45度。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独立式折叠椅,将上述前腿和一小节扶手制成一个完整结构件,绕过前述直角位置,再通过关节连接扶手其余部分,即可解决座椅折叠收拢问题;(见示意图5)同样地,将扶手和一小节前腿制成一个完整结构件,绕过直角位置,再通过关节连接前腿其余部分,也可解决座椅折叠收拢问题。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独立式折叠椅,在座椅的一侧设有发条(或两侧均设),发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后腿背面和坐面背面的边缘,其在坐面放展时所产生的弹性力应小于等于座椅可转动折叠部分的重力,其扭转区间应大于九十度,即座椅折叠收拢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景秀
申请(专利权)人:宋景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