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甘草残渣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756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甘草残渣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方法,步骤如下:⑴将甘草残渣除杂质、洗涤、挤压脱水;⑵蒸煮;⑶分散、筛选;⑷脱除非纤维素类物质;⑸通过化学改性增加纤维素纤维在水相中的分散性;⑹调节物料质量浓度为0.1~5.0%,充分搅拌、分散,然后利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均质次数根据所需产品的性能进行调节和设定,即得纤维素微纳米纤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中草药废弃物变废为宝,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以甘草为原料的天然纤维素高性能基材的途径,为甘草残渣后续的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丰富了纳米纤维素的原料;该方法借助化学法处理、机械法处理,制备过程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容易控制,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甘草残渣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浆造纸与生物质资源利用相结合
,尤其是一种利用甘草残渣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可再生资源之一,具有来源广泛,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力学性能高等优点。近年来,由于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兴起,带动了纤维素纳米纤维、纳米晶须和纤维素基纳米材料等的迅速发展。从天然纤维素中制备的纤维素微纳米纤丝不但保留了原有纤维素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可再生性等特点,还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高结晶度、高纯度等优点,使得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在造纸、汽车、建筑、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用来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原料多为化学浆,对于化学浆的生产一般是利用木材纤维进行蒸煮、化学处理除木素来实现的,动力消耗高且生产成本高。对于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而言,这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且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非木材纤维资源,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木材纤维资源一直占制浆造纸原料的很大部分。因此,发展非木材纤维原料在制浆造纸工业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甘草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甘草残渣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及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制备,步骤如下:⑴将甘草残渣进行挑选去除杂质,然后用水反复冲洗直到洗涤废水变得澄清为止,最后进行挤压脱水,达到浓缩的目的,继而收集并存储原料,备用;⑵将经过上述步骤⑴处理后的甘草残渣浆料进行蒸煮,加入NaOH溶液和蒽醌到蒸煮锅中进行蒸煮,固液比为1:5~1:20,设定蒸煮的最高温度为150~200℃、升温时间为30~90min、保温时间30~180min;蒸煮之前对其进行搅拌使蒸煮液与原料混合均匀;其中,所述NaOH的用量为甘草残渣浆料的绝干质量的10%~30%,所述蒽醌的用量为甘草残渣浆料的绝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甘草残渣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及纤维素微纳米纤丝的制备,步骤如下:⑴将甘草残渣进行挑选去除杂质,然后用水反复冲洗直到洗涤废水变得澄清为止,最后进行挤压脱水,达到浓缩的目的,继而收集并存储原料,备用;⑵将经过上述步骤⑴处理后的甘草残渣浆料进行蒸煮,加入NaOH溶液和蒽醌到蒸煮锅中进行蒸煮,固液比为1:5~1:20,设定蒸煮的最高温度为150~200℃、升温时间为30~90min、保温时间30~180min;蒸煮之前对其进行搅拌使蒸煮液与原料混合均匀;其中,所述NaOH的用量为甘草残渣浆料的绝干质量的10%~30%,所述蒽醌的用量为甘草残渣浆料的绝干质量的0.02%~0.2%;⑶将经过上述步骤⑵蒸煮后的浆料进行分散,将浆液质量浓度调节为0.1%~0.5%,进行浆料的筛选,收集通过筛板的良浆,将收集的良浆进行抽滤、脱水,并将浆块撕碎放入密封装置中平衡水分,并将处理好的细浆置于4℃的冷藏条件下贮存、备用;其中,所述良浆为通过筛缝为0.25mm的筛板的浆料;⑷将经上述步骤⑶处理后的良浆进行化学处理以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素类物质,包括:第一段采用相对于绝干浆料质量0.5%~10%的NaOH、相对于绝干浆料质量0.5%~10%的H2O2,固液比为1:5~1:20,温度30~90℃,时间40~120min;第二段采用相对于绝干浆料质量0.05%~5%的二氧化氯,固液比为1:5~1:20,温度35~100℃,时间30~100min,漂终pH控制在3.5~6.0;第三段采用相对于绝干浆料质量0.05%~5.0%的二氧化氯,固液比为1:5~1:20,温度35~100℃,时间30~60min,漂终pH控制在3.5~6.0;每段处理结束后,将浆料用清水洗至中性,过滤,脱水,收集,然后置于4℃冷藏的条件下贮存、备用;⑸通过化学改性增加纤维素纤维在水相中的分散性:取经步骤⑷处理后的脱水后固体浆加入水调成质量浓度为0.05%-5%的浆料悬浮液,取2,2,6,6-四甲基哌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苇侯庆喜王玉吴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