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秦鸣专利>正文

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74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属于缓冲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门窗的吸合结构缓冲效果不佳、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本吸合结构包括拉杆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内开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触发滑块;滑道的一端为卡止端,另一端为吸合端,安装座上设有阻尼器和复位弹性件,阻尼器的伸缩杆与触发滑块连接且阻尼器具有阻止触发滑块由滑道的卡止端向吸合端移动的阻力;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触发滑块与安装座上且复位弹性件具有使触发滑块由滑道的卡止端移向吸合端的弹性复位力;拉杆的一端能够在滑道的卡止端与触发滑块相卡接或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吸合结构提高了缓冲效果,并保证了其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
本技术属于定位和缓冲器件
,涉及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平开门窗的开启或关闭时,需要注意门窗的缓冲,以防止其剧烈的碰撞产生损坏和噪声,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设置缓冲垫来实现的;门窗开启或关闭后,需要保持稳定,防止其异常开闭或晃动,现有的门窗结构中通常采用门吸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648010,公告日:2004-10-13)公开了一种推拉门吸门器组合装置,该推拉门吸门器组合装置包括:一安装在推拉门与门框闭合处上轨道内的吸门器,吸门器的主体部分为一安装盒,该安装盒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条镂空的且一端具有一喇叭形开口的导槽,该安装盒内部位于导槽的一侧平行设置有一压力弹簧并开设有该压力弹簧的圆柱形容槽,圆柱形容槽的下方围绕于该圆柱形容槽的外轮廓线还设置有一条等宽度的拐形狭槽,导槽的另一侧是一具有等厚度的导轨,在圆柱形容槽及其下方的拐形狭槽和导槽另一侧的等厚度导轨所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一触发滑动块,该触发滑动块借助于压力弹簧和触发滑动块上设有的弹性条的作用,在导槽两端分别具有一稳定状态;一安装在推拉门门扇上并且对应于具有喇叭形开口的导槽位置处的闭门器销,当闭门器销在推拉门的闭合推动下,通过导槽的喇叭形开口进入导槽中时,首先在触发滑动块上弹性条的作用下而稳定于喇叭形开口端的该触发滑动块将被闭门器销带动脱离这一初始的稳定状态,随后该触发滑动块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沿拐形狭槽和导轨向另一端移动,并最终稳定在导槽的另一端,同时该触发滑动块带动闭门器销沿导槽滑动并将该闭门器销限定在导槽的另一端内,从而将推拉门稳定在闭合处;当打开推拉门时,闭门器销推动触发滑动块从该闭合端的稳定状态移动到喇叭形开口端的稳定状态,并将闭门器销从吸门器的导槽中释放出来,从而将推拉门打开。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吸门器组合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推拉门的吸合,但是没有设置缓冲结构,关门过程中容易因为冲击力过大造成装置的损坏,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另外,该装置中当推拉门稳定在闭合处时,如果出现闭门器销与触发滑动块相脱离的情况时,不容易实现自动还原,故障率高,而且需要拆卸后进行修理,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吸合结构的缓冲效果并保证吸合结构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包括拉杆和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能够往复滑动的触发滑块;所述滑道的一端为卡止端,另一端为吸合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阻尼器和复位弹性件,所述阻尼器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连接且所述阻尼器具有阻止所述触发滑块由所述滑道的卡止端向吸合端移动的阻力;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触发滑块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复位弹性件具有使所述触发滑块由所述滑道的卡止端移向吸合端的弹性复位力;所述拉杆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滑道的卡止端与所述触发滑块相卡接或脱离。其工作原理如下:拉杆和缓冲组件分别安装在相对的两个位置,其中一个安装在门板上,另一个安装在门框或墙体踢脚线上;以关门吸合为例,缓冲组件安装在门板靠近外边沿的位置,拉杆安装在门框上,初始状态,触发滑块位于滑道的卡止端,门板将与门框接触时,拉杆先接触缓冲组件,拉杆的端部伸入到安装座内接触到滑道上的触发滑块并触发该触发滑块,然后在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复位力以及拉杆的推动下触发滑块由滑道的卡止端向吸合端移动,到达吸合端后,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力下,触发滑块能够稳定的保持在滑道的吸合端,在此过程中,阻尼器具有优良的缓冲作用和缓冲效果,显著降低了门板的冲击力度,有效防止因为剧烈冲击造成的冲击噪声和部件损坏,从而也能使本结构长期可靠使用;开门时,通过施加足够大的外力,克服复位弹性件的作用力,缓冲组件随门板移动,拉杆带动触发滑块移动至滑道的卡止部,拉杆与触发滑块相脱离,完成脱离复位。本技术方案中拉杆的一端与触发滑块形成卡接,相比传统的磁铁吸合方式,更加稳固可靠;本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实际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复位弹性件,保证复位弹性件足够的弹性复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本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实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上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中,所述拉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具有安装板,另一端具有凸出的卡接头;所述触发滑块上间隔设有触发件和卡接件,所述触发件靠近所述滑道的吸合端,所述卡接件靠近所述滑道的卡止端,当所述卡接头与所述触发件相接触抵靠并推动所述触发滑块移动后所述卡接头能够与所述卡接件形成反方向上的卡接限位。拉杆插入安装座内时,通过卡接头首先推动触发件使得触发滑块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卡接头与卡接件形成反方向上的卡接限位,这样在实现拉杆与触发滑块相卡接或脱离时,避免卡接头与卡接件碰撞干涉,通过卡接头与卡接件卡接的方式能够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会因为轻微形变还出现异常脱离现象。在上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中,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杆体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杆体能够绕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杆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当意外出现触发滑块位于滑道的吸合端,而拉杆的卡接头与触发滑块上的卡接件相脱离的故障时,只需要重新推动一下,使得拉杆再次向触发滑块移动,挤压卡接头后,卡接头通过杆体的摆动绕过卡接件并再次与之实现卡接,就能简单快速的解决该故障,提高吸合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自动修复能力,从而提升其使用的可靠性和持续性。作为替换方案,卡接头或卡接件采用塑胶等柔性材质制成,两者通过挤压变形使得卡接头绕过卡接件与之实现卡接复位。在上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中,所述触发件的高度大于卡接件的高度,所述卡接件朝向所述拉杆的一侧具有倾斜的导向面一,所述卡接头朝向所述触发滑块的一侧具有圆滑的导向面二,另一侧具有限位平面。卡接头通过端面与触发件接触抵靠,并能够推动触发件移动,卡接头的限位平面与卡接件卡接限位,这样能够保证卡接头推动触发滑块移动的稳定可靠性,同时通过上述导向面一和导向面二能够保证拉杆与触发滑块卡接顺畅快捷,提高自动修复精准可靠性。在上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中,所述卡接头为圆锥型、半球型、鹰嘴钩型或锄头型。通过卡接头保证拉杆与触发滑块连接的稳定可靠。卡接头的具体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描述的四种典型类型,凡是拉杆端部形成的凸缘,靠近拉杆一侧具有限位平面、另一侧具有圆滑面;能够实现与触发滑块相卡接的形状结构均为本文所定义的卡接头。在上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中,所述安装座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阻尼器位于所述安装槽一内,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拉簧且所述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槽二内,所述复位拉簧的弹性复位力大于所述阻尼器的复位力;所述滑道的卡止端具有能够使触发滑块保持在卡止端的卡止部;所述卡止部的端点位于所述复位弹性件所在的轴线上,所述阻尼器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的端部铰接或柔性连接;所述卡接头朝向所述触发件的端面上或者所述触发件朝向所述卡接头的侧面上设有缓冲垫。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器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的端部形成球铰接。复位弹性件既能够使得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包括拉杆(1)和缓冲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内开设有滑道(21a),所述滑道(21a)内设有能够往复滑动的触发滑块(22);所述滑道(21a)的一端为卡止端(21a1),另一端为吸合端(21a2),所述安装座(21)上设有阻尼器(23)和复位弹性件(24),所述阻尼器(23)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22)连接且所述阻尼器(23)具有阻止所述触发滑块(22)由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向吸合端(21a2)移动的阻力;所述复位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触发滑块(22)与所述安装座(21)上且所述复位弹性件(24)具有使所述触发滑块(22)由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移向吸合端(21a2)的弹性复位力;所述拉杆(1)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与所述触发滑块(22)相卡接或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包括拉杆(1)和缓冲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内开设有滑道(21a),所述滑道(21a)内设有能够往复滑动的触发滑块(22);所述滑道(21a)的一端为卡止端(21a1),另一端为吸合端(21a2),所述安装座(21)上设有阻尼器(23)和复位弹性件(24),所述阻尼器(23)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22)连接且所述阻尼器(23)具有阻止所述触发滑块(22)由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向吸合端(21a2)移动的阻力;所述复位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触发滑块(22)与所述安装座(21)上且所述复位弹性件(24)具有使所述触发滑块(22)由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移向吸合端(21a2)的弹性复位力;所述拉杆(1)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与所述触发滑块(22)相卡接或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包括杆体(11),所述杆体(11)的一端具有安装板(12),另一端具有凸出的卡接头(13);所述触发滑块(22)上间隔设有触发件(22a)和卡接件(22b),所述触发件(22a)靠近所述滑道(21a)的吸合端(21a2),所述卡接件(22b)靠近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当所述卡接头(13)与所述触发件(22a)相接触抵靠并推动所述触发滑块(22)移动后所述卡接头(13)能够与所述卡接件(22b)形成反方向上的卡接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2)上具有凸出的连接部(12a),所述杆体(11)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连接部(12a)上且所述杆体(11)能够绕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杆体(11)与所述安装板(12)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14)。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2a)的高度大于卡接件(22b)的高度,所述卡接件(22b)朝向所述拉杆(1)的一侧具有倾斜的导向面一(22b1),所述卡接头(13)朝向所述触发滑块(22)的一侧具有圆滑的导向面二(13a),另一侧具有限位平面(13b)。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13)为圆锥型、半球型、鹰嘴钩型或锄头型。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一(21b)和安装槽二(21c),所述阻尼器(23)位于所述安装槽一(21b)内,所述复位弹性件(24)为复位拉簧且所述复位弹性件(24)位于所述安装槽二(21c)内,所述复位拉簧的弹性复位力大于所述阻尼器(23)的复位力;所述滑道(21a)的卡止端(21a1)具有能够使触发滑块(22)保持在卡止端(21a1)的卡止部(21a3);所述卡止部(21a3)的端点位于所述复位弹性件(24)所在的轴线上,所述阻尼器(23)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22)的端部铰接或柔性连接;所述卡接头(13)朝向所述触发件(22a)的端面上或者所述触发件(22a)朝向所述卡接头(13)的侧面上设有缓冲垫。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的上侧开设有安装槽一(21b);所述阻尼器(23)位于所述安装槽一(21b)内,所述复位弹性件(24)为复位拉簧且所述复位拉簧套设在所述阻尼器(23)上;所述复位拉簧的弹性复位力大于所述阻尼器(23)的复位力;所述阻尼器(23)的壳体与所述安装座(21)相铰接,所述阻尼器(23)的伸缩杆与所述触发滑块(22)的端部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3)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且并排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一(21b)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窗的阻尼缓冲吸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秦鸣
申请(专利权)人:张秦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