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573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包括坝体,砌石护坡Ⅰ、壤土斜墙、趾板、连接梁、防渗墙、垂直集渗井、导渗通道、砌石护坡Ⅱ、排渗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趾板下方设置两个连接梁,两个所述连接梁下方分别设置防渗墙,所述坝体背水面设置砌石护坡Ⅱ,所述坝体背水面坝基处设置排渗棱体,所述垂直集渗井,沿平行坝轴线方向上设置,所述垂直集渗井之间开挖有导渗通道,所述导渗通道内埋设塑料盲管,所述导渗通道与塑料盲管之间设置双层复合土工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趾板下方设置两道防渗墙,整体效果明显,坝体纵横综合多层排渗体系的设计,能快速收集渗液,花管和土工布的配合使用,能够减少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
技术介绍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万余座不同规模的水库堤坝及土坝,对于水库土坝的民生作用毋庸赘述,它可以解决局部范围的防汛抗旱,发展农田灌溉、为乡镇提供发电资源、供水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了水利工程方面的安全隐患越益严重。在建设中小型水库土坝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渗漏等工程问题。尤其是建筑施工设计的不规范,施工工艺落后和机械化利用率低下,导致了大多数中小型水库土坝的工程质量不佳,大部分的土坝出现渗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长期不给予处理的话,将会造成管涌和流土等渗透变形的不良后果,这将严重危及到坝体的安全。土坝渗漏是小型水库土石坝最为普遍的安全隐患,土坝渗漏病险不仅造成水库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效益,还可能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土石坝的防渗及排渗处理是水库除险加固的重点内容,因此土坝防渗及排渗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有良好的防渗结构和合理的排渗结构,能够减轻渗漏,保证排渗畅通,能够确保土坝安全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包括坝体(1),砌石护坡Ⅰ(2)、壤土斜墙(3)、趾板(4)、连接梁(5)、防渗墙(6)、垂直集渗井(7)、导渗通道(8)、砌石护坡Ⅱ(9)、排渗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迎水面由坝体(1)中心向外侧依次设置壤土斜墙(3)、砌石护坡Ⅰ(2),所述壤土斜墙(3)、砌石护坡Ⅰ(2)的坝基交汇处设置趾板(4),所述壤土斜墙(3)与坝体(1)之间设置双层复合土工布,所述趾板(4)下方设置两个连接梁(5),两个所述连接梁(5)下方分别设置防渗墙(6),所述坝体(1)背水面设置砌石护坡Ⅱ(9),所述坝体(1)背水面坝基处设置排渗棱体(10),所述垂直集渗井(7),沿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坝防渗及排渗结构,包括坝体(1),砌石护坡Ⅰ(2)、壤土斜墙(3)、趾板(4)、连接梁(5)、防渗墙(6)、垂直集渗井(7)、导渗通道(8)、砌石护坡Ⅱ(9)、排渗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迎水面由坝体(1)中心向外侧依次设置壤土斜墙(3)、砌石护坡Ⅰ(2),所述壤土斜墙(3)、砌石护坡Ⅰ(2)的坝基交汇处设置趾板(4),所述壤土斜墙(3)与坝体(1)之间设置双层复合土工布,所述趾板(4)下方设置两个连接梁(5),两个所述连接梁(5)下方分别设置防渗墙(6),所述坝体(1)背水面设置砌石护坡Ⅱ(9),所述坝体(1)背水面坝基处设置排渗棱体(10),所述垂直集渗井(7),沿平行坝轴线方向上设置,所述垂直集渗井(7)之间开挖有导渗通道(8),所述导渗通道(8)内埋设塑料盲管,所述导渗通道(8)与塑料盲管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宋志国王汝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